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的佛教意识释略

2018-06-08 09:28李红伟
戏剧之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意蕴意象

李红伟

【摘 要】韩国导演金基德以独特的方式完美呈现了佛教意识的人文性和神秘性对电影艺术的影响,佛教意识中“不可道”的神秘性使电影表达镜下之象的方式、技巧等极具神秘性,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他的《春夏秋冬又一春》里的佛教意识简单释义,分别从因果轮回、因果报应以及色即是空、意象表达四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意蕴;因果;轮回;色即是空;意象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4-0124-01

一、因果轮回—《春》的主题意蕴

(一)因果报应的佛学释义

所谓“因果报应”,是指“佛教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并支持其宗教体系的基本理论。‘因也称因缘;‘果也称果报。”佛教认为,任何思想和行为都必然导致相应的后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不作一定之业因,不会得到相应之结果。①

(二)电影《春》对照佛学因果轮回

1.季节交替的环形背景铺垫。整部影片的节奏比较舒缓,春夏秋冬每一次的开篇都是从门的打开作为引子。四季有不同的颜色,春夏秋冬本来就是一个轮回,春天里的勃勃生机、夏天里的热情似火,恰巧和故事的节奏吻合。春天的相遇,夏天的结合,以及男主角顿悟归来时候的冬季,导演将故事的背景铺垫得非常巧妙,使得观者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共鸣。冥冥之中很契合整个影片基调。

2.老少接替的殊人同命。影片所展示的内容更趋向于慧能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教徒慧能秉持“心性本净,本来是佛,不必经过复杂的形式修炼即可以进入佛的境界。”也就是所谓的顿悟。影片最后,我们看到了醒悟之后的小和尚回到庙里,有位蒙着头纱的母亲将自己的孩子放在了佛像面前,出门的时候由于慌张掉进冰窟溺亡。第二天,小和尚抱着婴儿发现了她的尸体。从这个情节看来,我们可以想象出小和尚的身世,或许并不雷同,但是婴儿、小和尚、老和尚恰巧和人生的轮回契合。

3.淫邪执念的果业轮回。所谓的果业轮回,其实说的是生死轮回:“众生在三界、六道的生死世界中循环不已。” 影片中又一个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中年和尚恍然已是老年,被遗弃的男婴也长成了七八岁的小和尚,此时的他也开始在水里嬉戏玩耍,把小石头分别放进了青蛙、蛇和小鱼的嘴巴里,看到它们不能动弹时感到开心满足,如此这般往复循环。镜头所到之处无疑让我们联想到影片的开头:溪水、老和尚、庙宇、小和尚、山林、佛像等,似乎涅槃的老和尚变成了眼前的小和尚,然后开始了其循环往复的一生。

(三)《春》中的因果轮回观照出的现实意蕴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里,梦幻般的意境就是逍遥,然而梦幻是文人雅士们的自觉选择、主观向往。通过对照现实,用洒脱、逍遥的境界对现实进行达观俯瞰,通过逍遥意境的对比来反思自身,反思现实社会。“中国传统的老庄哲学与禅宗教义对自然的立场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采取了一种准泛神论的亲近立場,要求自身与自然合为一体,希望从自然中吸收灵感或了悟,来摆脱人事的羁糜,获得心灵的解放。”②

二、因果报应—《春》的叙事线索

(一)以小见大

影片中处处可以窥见意象的神话式表达。如,春花灿烂的时节,年轻的俊男美女,天时地利人和的场景,青年和尚和女施主的感情在这个时候萌芽。终于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青年和尚和女施主初尝禁果。电影中两人情感萌芽的时候选择用鸳鸯隐喻。“鱼”被放进了鞋子里,暗示着这样的“鱼水之欢”终究不是好的结局。“鱼”在这里的隐喻与最初的“蛇”相同,代表着“性”。佛教里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诚然不是单纯指“性”,但在该影片中,我们暂且将金基德的这种意象表达缩小到一件典型的事情上。这当然也是他所擅长的——以小见大、以表及里,以情动人。佛教里讲人的“贪、嗔、痴、恋”,在小和尚、青年和尚、老年和尚身上都隐约可见。这部影片似乎透露着人的这层轮回,必定躲不过这四大念想,只有经历了品尝了这四种念想,才得以灵魂的安稳,才得以更好地做到成佛。

(二)由表及里

佛教里主张“形尽神不灭”,也就是肉体与精神分离的时候,人就能够得到解脱。影片中老和尚用写着“闭” 字的纸条糊住了自己,然后坐在摆着木柴的船上,拔掉船上的榫子,湖水就慢慢灌入船中,然后点燃木柴,终结自己的生命。这种方式其实是禅宗里谈到的最后的解脱——涅槃,源自佛教。老和尚选择以火化结束生命,获得解脱和新生。老和尚觉得小和尚犯下的过错也是自己的管教过失,而小和尚已经通过牢狱之苦获得了相应的果,因此自己就以涅槃方式获得解脱,进而折射出因果报应的佛学意义——不生不灭,不诟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

注释:

①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②董群.禅宗伦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杨超.金基德悲剧电影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让·科克托.关于电影[M].周小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

猜你喜欢
意蕴意象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玉人”意象蠡测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