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斓轩
【摘 要】在音乐界,贝多芬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他知名的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已经成为了贝多芬早期知名的代表作品。而对于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来说,是极具悲剧性的,彰显出了贝多芬与命运抗衡的英勇和决心,人物个性被表达地淋漓尽致。本文主要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的悲剧性为论点,重点阐述贝多芬的钢琴演奏技巧。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悲剧;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4-0076-01
在贝多芬的作品中,钢琴曲的创作一直闪耀着光芒,其中,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是不可替代的一个经典作品,在创作背景和演奏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悲剧性特征,令人深思。因此,要对贝多芬这部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中有所感悟、有所学习,形成思想共鸣,进而彰显出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的魅力。
一、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悲剧性的创作背景
(一)个人层面。首先,在经济方面,贝多芬的亲人们去世以后,他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而他的两个兄弟反而利用贝多芬的同情心。由于家庭的悲剧,贝多芬有着多份兼职工作,每天的创作时间也是少之又少,贝多芬始终坚持不懈,专研其中,进而他的创作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1]
其次,在爱情方面,贝多芬有心仪的女子,然而都是无缘之人。同时,他的朋友和勃朗宁夫人一家人对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教给了他一些人生的大道理。然而,贝多芬的内心仍然是孤助无依的,心灵是极度寒冷的。
(二)社会层面。18世纪,法国大革命风起云涌,贝多芬所提倡的启蒙反封建思想没有得以证实,专政政体非常盛行。然而贝多芬勇于突破传统,敢于创新。在《悲怆第一乐章》中,将自身内心追求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维也纳人民进行了有机整合,并借助音乐传承起来。由于时代的不断演变,严重影响着贝多芬钢琴悲剧性的创作,在启蒙思想与黑暗现实的冲击下,贝多芬树立了高度的斗争观念,后来衍生出了脱离传统形式的《悲怆第一乐章》。
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的悲剧性的演奏技巧
(一)引子。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中,融入了众多种音符的震音和弦,结构极具伸缩性,主要分为引子、呈示部、展开部以及尾声等。在引子中,力度和音区的对比性比较显著,突破了传统奏鸣曲的限制,通过C小调和E大调的顺利转变,将悲壮与痛苦并存的心情充分表达了出来,而通过低沉和弦的多次使用,乐曲忽然极具爆发力,而这种极具紧张感的引子为第一乐章后部分的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呈示部。在呈示部中,双音旋律比较明显,充分体现除了贝多芬勇于战胜黑暗的决心和斗志,呈示部集中整合了低音与快节奏高音,通过手指在半音阶阶段弹奏中的频繁敲弹,展现贝多芬斗志满满,并需要使用下行渐强处理方法,所以演奏者需要体现出八度震音,对十指重量进行合理控制,结合音色和节奏的迅速掠过,将音质的刚柔和起伏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手腕的角度也不容忽视,手腕要由内向外慢慢移动,手指也要处于较低的高度,以便于所有手指都能够接触到键盘。在演奏时,要充分了解音色、力度以及情感变化,将其集中起来,做到统筹兼顾,从而完美地演绎这部经典巨作。
(三)展开部。在展开部中,通过由弱变强的周期性节奏,可以深刻领会到贝多芬勇于与黑暗进行抗衡的英勇决心,并不甘于屈服命运的英勇气魄。在这一部分的展开中,体现了由低谷向愤怒的情绪变化,其中,演奏技巧就是要合理控制弹奏力度,不同的力度,相應的弹奏音色也会发生改变[2],要想将贝多芬的弹奏力度充分彰显出来,并且体现出力度的刚韧有力,就必须要将力量集中在指尖,用心浑身解数敲击琴键,营造出宽广气魄的氛围。
(四)再现部。在再现部中,显示了贝多芬战胜黑暗的盛况,通过曲中多种不同手法的应用,比如较多变奏、扩大等,虽然这一段的小节并不长,然而演奏者必须要处理好踏板、和弦以及旋律等,做到紧密衔接。同时,在尾声中,对PP低音进行了大量的使用,这与引子部分有着相同的地方,然而引子主要是说明贝多芬绝望无助的心里情绪,结尾四即将告别黑暗前的祈祷。这一部分要控制好力度,注重演奏者情感的渗透,引发听众的共鸣,要将其体现在每一个音符之中。而踏板的加入,可以增强声音的圆润性,以免声音过于枯燥。尾声也切忌迅速降低速度,要做到循序渐进的律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贝多芬的经典巨作--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来说,是极具悲剧性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这个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充分表达出了贝多芬不屈服命运、敢于与命运作斗争的英勇气魄,使作品具有感染力和爆发力,增强人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发挥出贝多芬这部优秀作品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李艳波.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的分析与研究[J].艺术评鉴,2017,(23):1-2+15.
[2]刘叶子.浅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的悲剧性[J].音乐时空,2016,(0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