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龙
【摘 要】豫剧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融合了各地的风俗习惯和语言特色,现代豫剧具有明显的跨区域特征。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北城被称为梆剧,在山东、江苏一带被称为梆子戏。豫剧艺术的创作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无论是豫剧的编曲形式还是豫剧曲目的剧情发展,都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形成了现代豫剧表演艺术。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被大多数人喜爱。本文首先对豫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对豫剧现代戏表演艺术的去梆子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豫剧;现代戏;梆子化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4-0050-01
一、豫剧的发展历程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戏。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豫剧逐渐融入现代戏剧表演内容和艺术。近年来,在豫剧表演伴奏中,梆子的使用越来越少,除了垛板、快板、紧二八等节奏快或者紧凑的板式外,节奏较慢或者中速的唱段已经很少会听有梆子的伴奏了。豫剧现代戏表演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去梆子化,体现了戏剧的创新和改革。
豫剧在表演过程中,为了给观众带来新的视听感受,逐渐吸收现代戏的表演成分和表演理念。豫剧的相关研究人员表示,豫剧大概起源于清朝时期,受当时封建思想的影响较深,其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豫剧在早期所表达的大多是封建社会人们的生活现状和生活理念,强调的是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道德基准。
豫剧曲目的发音准确,唱法通俗易懂,没有一些夸张的语言进行修饰,豫剧在表演过程中,会很快带动观众的情绪,观众也可以从豫剧曲目的前奏和基调理解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变革,豫剧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最具有特色的戏曲文化。
建国时期,豫剧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民间戏曲。豫剧伴奏会随着剧中角色的情绪发生变化,豫剧表演艺术中对表演者的唱功唱腔和舞台功底都有较高的要求,豫剧专业演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舞台训练才能掌握豫剧表演艺术的精髓。
二、豫剧现代戏表演艺术的去梆子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人们对于戏剧的欣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豫剧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演奏形式和演奏内容也在发生变化。为了满足现代听众的审美需求,豫剧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早期的豫剧表演中,多以梆子进行伴奏,在现代社会,乐器的种类多种多样,豫剧现代戏的表演不断加入现代艺术成分,不断融合多种现代元素,将豫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在豫剧表演中,所谓去梆子化,也就是消除传统豫剧在早期表演时所带有浓重的地域文化和典型的地域特色。由于豫剧起源于河南一带,所以无论是剧情内容还是曲风编排,都离不开河南一带的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想要对传统豫剧表演艺术进行改革和创新,就要融入现代戏的表演元素,这也是豫剧表演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时代在变革,人们的思想和审美也在发生变化,豫剧表演艺术想要在现代社会占有一席之地,需要进行创新和发展,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这也是传统戏剧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
豫剧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主要原因还是表演中带有浓重的地域特色。在豫剧舞台表演中,梆子味较浓重的是念、唱二功,其中还包括了豫剧中的曲牌、板式、调性等元素,这些都是豫剧的精华所在。将豫剧与现代戏剧相结合,应该尽可能保留这一部分内容。而豫剧中的做、打二功,经过了多年来的发展,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在去梆子化的过程中,可以大胆地去除。实现豫剧现代戏表演艺术风格的多元化,既应该对传统豫剧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有所保留,也应该对其中的封建思想和传统理念进行剔除。
在豫剧与现代戏融合的過程中,不仅要在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上进行调整和创新,也要在豫剧唱腔和舞台表演技巧上引用现代戏剧的表演艺术,这也是豫剧现代戏表演艺术去梆子化的重要体现。河南地区的锣戏和卷戏是当地的文化特色,豫剧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部分锣戏和卷戏的唱腔,其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偏向于河南民歌和戏曲的变现形式,与现代戏有很大的差异。而现代戏的舞台表演内容具有多样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其思想大多积极向上,更加符合大多数观众的观剧心理。
三、结语
传统豫剧的表演由于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其表演内容和艺术形式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将传统豫剧与现代戏相融合,在豫剧现代戏的表演艺术中逐渐实现去梆子化,对豫剧的精华部分加以保留,并且不断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形成新的表演风格。
参考文献:
[1]李玉昆.豫剧现代戏表演艺术的“去梆子化”反思[J].戏曲艺术,2017,38(02):112-116+121.
[2]王俊霞.常香玉对豫剧表演艺术的创新[J].大舞台,2014,(06):7-8.
[3]董伟,黄在敏,徐培成,陈涌泉,张关正,刘景亮,罗怀臻,赓续华,李利宏,姚欣.汪荃珍 河南豫剧的领军人 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汪荃珍表演艺术研讨会[J].中国戏剧,2012,(07):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