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沛
【摘 要】美术学院的校园不仅仅是美术高等教育的载体,同时能充分反映时代的背景与文化特征。学生生活在校园中,与之“对话”,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美术学院的校园更应该作为精神的聚居地,它的环境与空间承载、凝聚磁体的作用。校园形态和高等美术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社会形态、文化观念是如何影响校园形态的?校园的载体与磁体角色的转换等,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美术院校;校园形態;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5-0182-01
虽然中国在1911年经历了由封建王朝向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的巨变,然而,政治制度的更替不等同于精神的解放。缺乏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近400年思想启蒙的民主政体“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1]“师夷长技”“西学为用”等积极思考在积弊已深、保守自大思想根深蒂固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被保守派斥为“以夷变夏”。所以包括美术等在内的传播西方文明的新学必然受到巨大阻碍,注定了以西洋美术教学方式为主体的各地美专多舛的发展命途。
从1906年南京两江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科开始,美专登上了教育史的舞台,承载着中国近现代的美术教育。美术学院在办学思想、办学形式、教育目标方面与当时官府式的大学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虽名为大学,但是在观念与形式上都依然受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其教育目标依然是“读书做官”,因此,当时很多大学的校园形态趋于传统书院的形态,少有现代大学校园构筑元素的出现。美专由于场地等硬件条件所限,教员住在校外,学生住在校内,并且美专的创办思想从一开始就与实利主义、西学东渐等先进思想紧密相连,是对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反馈,因此美术学院更加致力于建设应用型学科,培养实用领域和文化教育领域所需要的人才。
美术学院比当时官办大学更早注意到美术教育与城市、产业与社会文化的联动关系,出现了某些现代大学的构成元素。但是除了武昌艺专与杭州艺专外,大多数美术院校最初根本没有校园用地,可以说,没有校园规划就是当时的校园规划现状。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促使校园中一部分社会功能由城市承担,正因为如此,美专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个时期,全国各地的艺术家都积极投身于美专的创办与教育,美专逐渐成为一个吸引艺术家结合社会现实,从而实现教育抱负的磁体。
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都是创办十年后才第一次有自建校舍的计划,上海美专筹创者之一丁悚说:“一九二二年前,始有自建校舍的计划。首期选中了今顺昌路永年路口永锡堂殡舍地基,建筑基金系分头筹募而来,不足之数,则以尚未建成的房产向银行抵押借贷。”[2]后来随着美专受到重视,逐渐扩大了校园用地面积,在校园规划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最为难得的是苏州美专兴建了一座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近现代美术陈列馆。该馆为古希腊建筑式样,是因为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也是西方美术教育的源头。因此,在苏州美专的建筑形式中,除了包含着颜文樑与同仁们对古希腊文明的敬仰,还寓意着苏州美专的美术教育发展将如古希腊精神对西方美术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那样,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产生更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而推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古希腊建筑与传统园林沧浪亭的结合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怪异,但是中西二元拼贴式的校园形态恰恰暗示了当时高等美术教育的现状。
“二元拼贴”的校园形式在各地美专的校园形态上都有所体现,如国立北京美术学院、杭州艺专,等等。以苏州美专为代表的美术学院校园形态构筑结合了西方文明和校园内原有的传统建筑,与当时强调“中西合璧”和“中国固有之文化”的普通综合性大学校园形态相比,后者一味追求建筑形式和群体布局,前者的布局规划则更为多样和灵活。这也是美专自由办学思想的直接物质环境形态体现。
从各地美专的校园建设开始,西方美术学院的理念和本土的物质环境形态构筑结合才有了初始探索。美专借鉴了欧洲及日本近代美术学院的教学思想,新建西式教学楼的同时,在当地原有建筑形态上加以改造,以适应新的时代特征和教育内容,于“无奈”中探索了“中西合璧”的规划形式。尽管这种结合从艺术上看是不和谐的,却恰恰形象地表达了二元文化的冲突,也反映了当时对西方艺术教育模式不假思索全盘引进。美专的创办在当时的中国教育界、美术界是一次突变式革命,它打破当时学堂的惯例,首创男女同校,在此后的校舍设计中都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并且由于纯艺术、师范与设计并行的现代美术教育结合中国传统书院的办学模式,美专逐渐演化为现代美术学院集住、学一体的各院系小型学院化形态,由此形成我国第一代美术学院的校园形态。
参考文献:
[1]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文学革命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丁悚.上海地方史资料—上海早期的西洋画美术教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