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祠万世医宗,功在为民

2018-06-08 11:15程奥冰
旅游 2018年6期
关键词:张仲景

程奥冰

医圣祠后院。

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医圣祠街。顺着宽阔的仲景路,拐入医圣祠街之后,道路瞬间变得狭窄,周围全部是卖香火的店铺。继续向东,医圣祠雄伟的大门便赫然出现在眼前。两侧高大的汉阙,将整个建筑衬托得气势恢宏。医圣祠大门为砖石混合结构,黄色琉璃瓦屋顶,布局严谨,远远看去巍峨壮观。

一代医圣的归宿之地

医圣祠大门前有一对高大雄伟的子母阙,阙正面镶嵌的是一对朱雀,它是汉代人崇尚的四方神灵中的南方之神。大门上方有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大门上的一对青铜“铺首衔环”为虎嘴中叼一圆环,重约三百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铺首衔环。

步入门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照壁,上面的文字生动地描述了张仲景生平和对中医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两侧是著名学者任应秋教授题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辨证”,下联是“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阴阳有三”,就是中医上所说的三阴三阳,“辨病还需辨证”,是说要想治好病人的病,必须依照辩证论治的学说,找出病的根本原因。“医相无二”,是说医生宰相没有区别,医生治人,宰相则治国;“活国在于活人”。是说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要把人治好。照壁的背面刻写的是张仲景亲自拟定的《伤寒杂病论》序。文中陈述了他走上医学道路的原因,照壁前后映照,浑然一体,使人在肃穆中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绕过照壁,进入祠院内。宽敞的院落中间是一条青石板铺设的道路,这种设计沿袭了中国古代轴对称建筑布局的方式。在道路中央矗立着医圣张仲景高大的塑像:凝眉深思,似能感受到他“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定为良医”之忧国忧民、济世利民的胸襟,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四周雕梁画栋,崇楼高阁,绿树翠竹,清雅密静。整个布局独具匠心,格调高雅,仿佛走进了一个多年前汉室憩院,耳目为之一新,倍感心旷神怡。

外景。

六角碑亭。

十大名医雕像。

东西长廊。

仰望医圣张仲景高大的塑像,我们仿佛跨越了1800多年的时空,听到了他“反权豪反名利智圆行方”的呐喊;还有什么能比“活国在于活人”这样的抱负更无私、更伟大的呢?驻足环视,庭院的绿树丛荫中还耸立着十大名医塑像。他们中有长须拂胸、慈眉善目、肩背药锄、仰天昂首的歧伯;有清癯冷隽、睿智敏锐的华佗……十大名医塑像独具风貌,情态各异,表现了医学家们为中医学发展不辞劳苦,呕心沥血的动人神情。

道路两侧有东、西长廊,长廊墙壁上有很多碑文。东长廊镶嵌着《张仲景组画》《历代名医评赞》。这组史画采用汉代画像石刻的浅浮雕手法,再现了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成万世医宗的一生,显得古朴凝重。西长廊镶嵌着自伏羲以来历代名医的117幅石刻画像。向世人展现中医学的发展和为中医学做出卓越贡献的医学家们。众医师与医圣一样均受到人们的敬仰与祭祀。

在张仲景塑像之后,有一座六角碑亭。碑亭里矗立六块石碑,包括毛泽东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周恩来的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为医圣祠撰写的碑记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谭震林为医圣祠的题词。在庭院之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风格的石碑。它们大多为现代所立,内容相似。

院中古柏。

医圣祠还有一著名景观“百寿亭”。这里从书圣王羲之到郑板桥,集历代书法家“寿”字石刻于一壁。最值得一提的是吴昌硕写的“寿”字,此字又“长”又“瘦”,我们称曰“长寿”。治疗疾病就是为了延年益寿。中医为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百寿亭”之“寿”,意祝世人健康长寿。

沿青石大道前行,穿过一座高大宏伟的朱红色三孔拱形山门,便来到了后祠,这里才是真正的“医圣祠”。整个祠堂建筑群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拜殿、墓亭、后院等重要建筑,旁边环绕着新修的展厅和园林,以及医圣井、医圣桥、秋风阁、春台亭等纪念性建筑物。庭院的正中就是医圣长眠的墓地,汉代风格的拜殿和墓亭前后相连。其中,竖立着清顺治13年(1639年)南阳府丞张三异重修陵墓时所立石碑,高约八尺,上书“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

绕到石碑的后方,一座造型奇特的墓冢出现在眼前。医圣墓为圆锥形,墓的四角各有石刻羊头。“羊”“祥”同音,象征吉祥如意。在墓冢的顶端,还安放着一个方形的莲花座,象征张仲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医德医风,古朴而凝重。据说摸羊頭能治百病,羊头已被摸得油光发亮,极具东汉画像石的神韵。

三件惊世的镇馆之宝

绕过墓亭,穿过过殿,一个古老的四合院建筑便展现在眼前。这是医圣祠的大殿及东西偏殿。大殿两侧有一副对联格外醒目,令人深思。上联是:“善德善心善行尤缘善医至善”,下联“名山名水名胜更因名人而名”。张仲景有高尚的医德,美好的心灵和行为,更因高超的医术而被后人称颂;南阳有名山名水名胜,但更因出了张仲景这样的名人,而使南阳更加有名。大殿内陈列着《伤寒杂病论》的各种版本及国内外医界同仁捐赠的文献资料。东西偏殿内陈列着从医圣祠出土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医圣祠的“三宝”了。

一是国家一级文物东汉针灸陶人,身高24厘米,胸宽7厘米。陶人造型质朴,浑身遍布排列成行的针灸穴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比宋代针灸学家王唯一主持设计的针灸铜人要早将近一千年。其艺术价值极高,被编入《中国美术全集》。针灸陶人复制品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

二是国家二级文物晋成和五年医圣张仲景墓碑。晋碑立于公元330年,碑文雄伟潇洒,线条流畅细腻,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块墓碑曾经引起大家对张仲景是否担任过长沙太守的争论,虽然至今没有肯定的结论,但是这块碑距离张仲景去世只有11年,它见证了医圣祠的历史变迁,成为这里最重要的一件文物。

三是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此为张仲景第46代孙张绍神所珍藏,几经辗转,才得以保存。1982年陕西省中医研究院院长米伯让遵照先师黄竹斋的遗愿,将其赠送医圣祠珍藏。医学家称这套木刻版为善版、珍版、绝版。

三孔门牌坊。

张仲景墓。

墓前祭拜处。

《伤寒杂病论》。

百姓追封的“医圣”之名

张仲景在南阳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稍有了解中医知识的人,都知道他著有《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的“医圣”。对于他的这一名号,今人几乎都认为理所当然。不过张仲景的医圣名号,就像孔子的圣人名号一样,是后世逐步“追封”而成的,而且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作为一代名医,他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并无传记,也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与他同时代的名医华佗则有较长篇幅的专传。实际上,在宋以前,尽管有张仲景的一些事迹和著作流传,但影响不广,而且也没有叫《伤寒论》或《伤寒杂病论》的著作公开面世,那么,张仲景“医圣”地位是如何形成的呢?

据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医”在古代,尤其是宋以前,作为一种技术性的职业,一向被视为“巫医乐师百工”之流,不过宋以后,由于朝廷一度对医学给予了较多的重视,儒医阶层日渐兴起,医者开始努力向儒靠拢,展现自己亦医亦儒的身份特征,并进而通过“良医良相”这样的说法,来与儒相比附。与此同时,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不断推广,知识的传播越来越依赖文本,中国医学的发展也日益进入一个文本化的世界。这些使得宋以后,医者有了较多的机会成为文人关注、讨论以及用来比附儒者的对象。这样一来,医者在文本世界中被推崇乃至圣化也就有了现实的条件和可能。

实际上,医界人物被尊崇和圣化,也几乎都是宋以后之事。就张仲景而言,在宋以前,由于正史无传,其少量事迹散见于部分医书,少闻于世,其著作虽经晋太医令王叔和编次,但仍散乱零落,往往以“张仲景方”之名流传,影响有限。不过其命运在宋代出现了关键性的转折。宋朝廷对医学相对重视,对医书的整理刊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治平二年(1065年),由孙奇、林亿等校订的《伤寒论》刊刻出版。该书的出版,引起了当时学界的极大关注,不仅伤寒学日渐兴起,张仲景也开始不断被尊崇。

在众多医学大咖中,张仲景何以脱颖而出成为医圣?在中医界有识之士看来,在灿若群星的中医名家之中,张仲景充实发展了《内经》的热病学说,奠定了中医“辩证论治”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体系,保存了大量有效的中医方剂,这些都保存在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并流传至今。因此他被尊称为“众方之祖”“医中之圣”。站在历史的长河来看,张仲景于战乱频发、民不聊生、疫病流行之际,依然弃官从医,放弃长沙太守的职位(姑且担任过长沙太守)而立志学医,拜师张伯祖勤求古训而博采众方,最终著成《伤寒杂病论》巨著,此以天下苍生为念、以救死扶伤为念的情怀实属难能可贵。以“医圣”尊之,乃实至名归。

后院院景。

名人題词。

门前汉阙。

过厅。

千秋流传的人类之福

张仲景生活的那个时代正值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宦官专政,横征暴敛、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生灵涂炭,尸横遍野,府衙自顾不暇,为了争权夺势而频频发动战争。因此张仲景厌恶官场,无意为官。当时瘟疫流行,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有200余人,在不到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瘟疫而死亡,其中竟有十分之七死于伤寒。

这让张仲景十分悲愤,一方面痛恨统治阶级的腐败,另一方面痛下决心,一定要制服伤寒这个瘟神,从而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目睹了百姓在瘟疫肆虐下凄惨的生活。他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经验。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著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具有影响力的光辉医学典籍。这本书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日本、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影响和推动。除了《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还有很多著作,如:《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但是仅凭一本《伤寒杂病论》,即可奠定张仲景在中医史上无可撼动的地位。

医圣祠以其丰厚的医学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炎黄子孙的勤劳智慧,它是一座历史的丰碑,铭刻着人类与自然疾病作斗争的拼搏精神,更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篇章。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深深地怀念着医圣张仲景,每天前来医圣祠拜谒朝圣的人们络绎不绝。十多年来,医圣祠不但接待了数以万计的中外学者和各方人士,还将这里开辟为青少年的第二課堂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随着世界中医热潮的不断兴起,中医被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所尊崇。医圣祠博物馆自重建以来,已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团体进行了学术交流,建立了业务关系。1991年4月,在南阳召开了一届《张仲景国际学术研讨会》,通过一系列的学术交流,使张仲景医学思想逐步成为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联系的桥梁,张仲景医学思想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风格屹立于医学之林,为全人类造福。

猜你喜欢
张仲景
“堂”的由来
医学家张仲景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三国志》为何不提张仲景
《三国志》为何不提张仲景
此人是中国古代名医,也是欧洲人最敬仰的中国医生
张仲景治穷病
张仲景对症下药
善良的打劫
医圣张仲景智拜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