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刘玉璟,徐人平
图2 民族风格现代首饰设计(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王绍伟提供)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族群众运用自己的智慧,以生产和生活惯制为核心,形成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非遗是族群思想层面的物化表现,也是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衍生进程映射出民族的发展历程。非遗作为人类演进的多形态表征,对它的认可及保护传承是尊重人类自我的一种表达。在以工业、市场为主流的现代社会,非物质形态的文化成果最易受到曲解与异化,也更易失去它的本真,从而显现平庸之感。在艺术设计领域,如何将非遗融入主流文化的趋势,注重设计内层与本土文化的相互交融,回归本土化设计,这既是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新角度,也是设计领域的新模式,同时也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非遗认同感的提升,各式各样的非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从多个层面影响人们的物质与精神世界。其中,将民族民间工艺中的多种形态以物质商品或精神服务的形式引入市场流通领域的“非遗创意产业”逐渐兴起。在多形态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高校培养已由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及单一人才培养转变为智力与经济型的综合培养。为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许多民族高校积极转变培养模式,以创意产业为导向,凭借民族艺术学科的优势及特点,为高校创业就业教育实践开拓新空间。(图1、2、3、4)
图3 民族风格现代首饰设计(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王绍伟提供)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认知形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单一的经济形态已不能驱动人类快速发展的脚步,多元的文化形态才能带动人类进步。传统的产业结构和生产规律已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经济结构,现代社会已步入知识与文化主导的新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源,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产业提升的条件。在这种大背景下,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创意产业正全力扩张,新兴的产业构架正在搭建,可以说,当今时代已进入创意经济时代。创意产业成为不少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与繁荣对于构建创新型国家和提高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发达国家凭借其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文化输出影响世界。当下,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正在抢占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1],也在挑战我们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线,一些“舶来文化”正在侵蚀年轻人的思想,使他们的行为规范出现了偏差。鉴于此,我们亟需建立并完善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作为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民族高校,可以依托专业优势及地缘优势,以非遗保护为契机,培养民族民间工艺创意产业人才,衍生更多传播途径,将中国本土的民族民间文化辐射出去。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才正式开始建设。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及产业结构转变的驱动,目前已呈现出了全面发展的局面。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众创空间”一词,由此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平台,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与此同时,中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态和业态进行了明确界定,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这标志着国家已经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整体布局。面对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动势,作为培养青年创新人才和团队的源生机构——高校,要适时转变人才培养机制,探索适应时代发展和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道路,建立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共同合作的人才培养基地,探索创意设计与经营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图4 木雕在现代设计的应用(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樊凯等提供)
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除面对高校青年就业群体数量增长的压力外,还面临着化解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中部分过剩产能行业中的下岗职工及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生不再继续升学等多方面的压力。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和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应对“就业难”的局面。民族高校在转型的综合试点改革中,重点提到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引入企业或行业参与的课程建设。在这种理念下,民族高校融合校内多个学院,跨学科、跨专业,构建非遗保护与传承基地,该基地不仅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文化创意创业教育平台,也是一个集设计、生产、销售等渠道于一体的校企合作机构。
艺术设计是人类社会一定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将设计回归现实生活能力的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几千年的文化沿袭中形成的,而当下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已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标准化、世界化、时代风格化的趋势下,现代艺术设计更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谓之“新鲜”,实为传统文化的积淀。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灵魂,提炼其中的精髓,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传统设计元素相结合,保留本土设计的艺术本质和民族审美特征,设计出真正具有民族气息的高水平作品。
非遗通常被视为文化多样性的标本和历史发展的见证,但从设计者的角度而言,非遗的价值绝非于此,非遗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内容素材和创意元素,是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资源和文化宝库。探索适合“非遗+设计”的生产性保护方式,作为设计者和信息文化的传播者,更看重的是非遗资源的当代转换,用创意的视角,挖掘原生态的非遗资源。非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它适合于当时所存在的社会语境,在市场全球化的社会语境下,全盘继承不现实,抛弃更不可能,面临转型是必然趋势,必须走生产与文化相和谐的共生之路。随着全球工业化生产的加剧,现代的思维模式逐渐介入到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范畴,面对传承环境萎缩和传承链断裂的现状,要提升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大众认同感,要存续于当下的社会语境[2],需通过新媒体技术将当代观念和新的表现形式注入到文化产品当中去,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融入当下生活。因此,非遗的保护传承要借以现代设计的力量,对其进行凝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与传承。
1.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模块
在此模块中,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进行,打破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自2015年起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就调整设计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基础理论部分开设了非遗内容的相关课程(表1)。
这些课程的开设从理论上提高了设计类学生对中国民俗、传统技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在课程教学中也不再着力于课本教材的间接传授,而是采取“走出去”的教学方法,到乡野中走访采风,实地了解民风民俗,同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和互动,从内心去感受民间艺人的创作历程。(图5)
表1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开设的非遗理论课程
表2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非遗特色课程与基础传承实践课程
2.艺术设计专业特色课程与技术传承实践课程模块
艺术设计专业特色课程是利用云南民族大学民族院校的优势教育资源,充分挖掘云南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立足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开设的具有指向性的专业特色课程和技术传承实践课程(表2)。
此类课程通常在大学三年级中开设,一方面学生对非遗的内涵与外延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学生也比较明确自己的兴趣点,对研究方向有较强的倾向性和目的性,有助于他们进行深度思考。技术传承实践课以“请进来”的方式将非遗传承人引入课堂,在保持非遗的原态继承上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专业教师也平行授课,通过对工艺的实践将设计内容表达出来,这种授课形式使学生基本掌握非遗的实践特点,初步达到了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传承目的。
图5 石林非遗传习馆展品
3.“校内工作室+民间艺人作坊”的创意工坊模块
在专业特色课程及技术传承实践课程的基础之上,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以现有工作室为根基,根据制作材料的差异,逐步新建五个创意工坊:金——金属创意工坊、木——木艺创意工坊、土——陶艺创意工坊、纸——纸艺创意工坊、布——布艺创意工坊。这些创意工坊基本上可以囊括云南最具本土特色的非遗类型。教师、传承人与学生在这样的空间内可以进行充分交流,碰撞出设计火花,为设计专业与企业实现双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进一步拓宽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图6、7)
图6 扎染丝巾(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刘晓蓉提供)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3]毕业设计包括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或撰写论文等多项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组织管理的能力,是深化、拓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过程,是研究与实践成果的综合体现,是实现学生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环节。
鉴于民族高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与非遗地区的政府、单位组织机构进行了沟通,双方签定了合作共建教学实训基地协议。企业真实的实训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政府、单位组织所承接的各项业务,可以同艺术类学生毕业设计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毕业设计的投入度。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的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云南石林地区的非遗旅游产品开发、产品包装和非遗地区村落景观、民居改造等问题展开毕业设计,推动了艺术设计专业产教共融的教学实践进程,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毕业设计质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艺术高校加强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专业学科竞赛已经成为提升师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4]。各高校、政府、组织纷纷开展各类别的艺术设计大赛。设计竞赛已成为获取创意、吸纳人才的平台,也是设计师和设计专业师生展现自已实力的舞台。同时,借助创意设计竞赛平台,可以拓展非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与云南石林当地政府、企业组织项目中,就包含有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撒尼刺绣旅游产品设计大赛的内容,计划通过非遗创意设计大赛,在当地单位和个人中征集刺绣产品设计方案,从而快速获取可量产并适合上市销售的刺绣产品,为传统技艺走向市场提供条件,为非遗保护和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图7 扎染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刘晓蓉提供)
文创基地是集展示、实践、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文创基地建设有近千平方米的云南民族民间产品(体验)展览馆,可为多项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信息化管理提供服务,包含非遗的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等,这项工作为推动本土化的继承发展,具有创新作用。除强调艺术科普教育功能外,还可以由教师或非遗传承人带领学生体验云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此类空间要加大开放力度,增强使用频率,实现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无界交流,充分发挥现有实验及实训设备的育人功能,巩固与现有实践基地的联系,开展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民族地区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非遗传承与非遗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遗产为此类设计人培养提供了资源。这些地区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不能屈从于一统化的教育模式,但也不能盲目地增设特色专业或特色课程,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整合非遗资源,形成一套符合本土化或地域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应延伸至创业实践等更多领域,培养学生的创业进取心,培养学生成为创业型人才,成为现代型综合实践人才,从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1]周光毅.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艺术百家,2015(3):76-84.
[2]黄静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应用开发[J].民族艺术,2008(3):19-24.
[3]刘效梅.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0-132.
[4]范建丽,陈国平,汪小飞.依托学科竞赛推动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以黄山学院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15(4):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