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06-08 02:08:06张春玲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病史管理水平冠心病

张春玲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以及器官病变引发,是目前中老年的高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1]。据相关研究显示,该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合理控制生活因素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控制极为重要[2]。本研究以103例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影响自我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改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棣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男54例、女49例;年龄67~92岁,平均(75.7±3.3)岁;病程7~18年,平均(9.6±2.3)年。所有患者均经诊断确定为冠心病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患者均有正式户籍登记;年龄>65岁;均经诊断确定为冠心病患者。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表述不清、沟通存在障碍患者;拒绝调查研究者;冠心病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患者。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3份,收回问卷103份,回收率为100.00%,其中有效问卷103份。采用健康自我管理量表进行调查,该量表共包含下述几部分。

1.2.1 一般调查表主要是对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1.2.2 自我管理能力量表主要是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认知、行为等进行评分,该量表共涉及题目38条,其中自我认知14条、自我管理环境10条、自我管理行为14条,每个条目按照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计为1~5分,总分38~19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2.3 症状自评量表由患者自身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躯体化、敌对、强迫症状、偏执、恐怖、精神病9个症状组成,包括90条内容,每条按照0~4分评分,分值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2.4 家庭功能评估量表由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功能7个部分、6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计为1~4分,总分60~240分,分数越高,家庭功能越差,<120分为家庭功能良好,120~240分为家庭功能障碍。

1.2.5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三个维度、10个条目组成,得分越高说明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44分表示中低度社会支持,>44分表示高度社会支持,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6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包括8项日常生活能力、6项躯体生活能力,每项内容评分为1~4分,总分14~56分,分数越高,生活缺陷越多,14分为正常,>15分为生活能力受损。

1.3 统计分析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健康自我管理单因素分析通过对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单因素分析得出,病史、住院史、爱好、社会支持、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均为影响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健康情况对自我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日常生活能力处于正常、无心理健康问题的患者,老年人冠心病健康自我管理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影响健康自我管理的多因素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史、爱好、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受教育程度、心理健康、日常生活能力均为冠心病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情况的影响因素。见表3。

表1 社区冠心病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单因素分析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老年人的高发病,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一直未停止。郭蕾等[3]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病率高达9.7%,另外,在因素结果中明确表明,不良生活习惯会造成冠心病患者病情加剧,严重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本研究对10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史、爱好、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受教育程度、心理健康、日常生活能力等均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病史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基础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病史长比病史短的患者管理能力水平高。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病史延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掌握的管理技能随之增多,其管理水平也会随之升高[4]。相比之下,病史短的患者往往对自身疾病注意事项、管理方法知之甚少。

本研究显示,具有良好爱好患者其自我管理水平也较高。主要由于患者能通过爱好来缓解注意力,间接地缓解机体疼痛。另外,爱好还可帮助患者调节自身心理状态,减少抑郁、偏执等心理问题,这样就能够提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进而改善自我管理整体水平。这与李瑞[5]的研究结论一致,其研究中表明,具有下棋、品茶等爱好的老年人,其发病率明显低于无爱好者。

家庭及社会支持也会对患者自我管理起到促进作用。社会、家庭均属于个体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所,其作用是能使个体得到必要的情感、物质基础。冠心病属于常见慢性病,因其具有病情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所以临床多建议患者长期用药,加大社会、家庭负担。但良好的家庭功能及社会支持会极大地促进老年人进行积极治疗。家人、社会的关心能够让患者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从而缓解疼痛所带来的情绪因素,强化患者的自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改善健康情况。

教育程度高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明显高于教育程度低的患者。高学历患者能够更好地阅读疾病相关信息,不仅能掌握医院的健康指导,还会在药物的用法用量上斟酌。另外,高学历患者由于理念不同,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控制饮食,从而缓解病情发展。

心理健康也是影响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慢性病患者中,心理健康是实施有效的自我管理能的基石,对坚持自我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6]。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日常生活能力也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该因素可能与患者的心态直接相关,具有良好心态的患者会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学习相应的健康知识,改善自身的不良生活方式,从而提升自我管理的整体水平。

表2 日常生活能力及健康情况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表3 社区老年冠心病健康自我管理的多因素分析

综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较多,且驳杂,故应以家庭、社会支持为基础,从心理、生理等多方面予以关注,促进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1] 付东琳,马懿,张辉,等.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对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70-72.

[2] 李日行,肖小月,方凌燕,等.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冠心病病人危险因素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4):465-468.

[3] 郭蕾,郭秀君.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6,14(23):2390-2393.

[4] 常文红,宋琼,陈长香.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6,32(14):1950-1952.

[5] 李瑞.社区健康教育在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7,37(2):256-257.

[6] 沈志云,陈利群.社区稳定性冠心病病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14):1687-1690.

猜你喜欢
病史管理水平冠心病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提升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警惕冠心病
智慧健康(2019年36期)2020-01-14 15:22:58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8:06
以信息公开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