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乔明
(贵州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 道真 563500)
樟科(Lauraceae)润楠属(Machilus)植物全世界约1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中国是其分布多样性的中心,有68种,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西南和南部最盛。樟科润楠属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工业上是很有价值的优良用材树种,因其木材兼具高硬度和高柔韧性的特点多作为建筑、造船、家具、雕刻等木质艺术品的原料。润楠因其树形美观,四季常绿,还是是生态环境林和城市景观林的乡土阔叶树种。道真润楠(Machilus dauzhenensis)属樟科润楠属植物,为贵州特色植物之一。道真润楠分布区域狭窄,资源量很少,极其珍贵,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当前急需收集和保护,并对优良的种质进行人工繁殖和造林绿化。
道真自治县位于黔北边陲,处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与重庆市武隆县、南川区等地毗邻,东面与市省务川自治县相邻,南面与本省正安县相连,地理坐标E10722,10752′,N2837.2913′,总面积215620hm2,森林覆盖率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常年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150mm。
道真润楠森林群落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别为丝栗拷+道真润楠+杉木林、杉木+道真润楠+山矾林、杉木林+道真润楠林、道真润楠林、道真润楠+南酸枣林、杉木+马尾松+道真润楠林、榭栋+道真润楠+山矾林。道真润楠在群落中,大多处于优势种地位并属于建群种,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地上部分成层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道真润楠群落中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均匀度达到较高的数值,表明该群落物种较丰富,但从整体看,该群落还未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贵州野生道真润楠群落内乔木层树种主要有20科32属36种,灌木层树种28科41属49种。
在查阅相关资料和2011年初步调查的基础上,采取路线法、踏查法和访查法相结合对道真县阳溪镇及周边区域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资源调查。
本次调查从2016年8—9月,这次调查共发现27个道真润楠种群,主要分布于阳溪的幺铺子、沙坝子、刘家园、火石湾、仙寺坪一带。
通过对本次调查数据统计,得到道真润楠种群结构信息,见表1。这27个种群大小均较小,仅7个种群道真润楠植株数量超过100株,多数在10~50株之间,有部分种群内道真润楠数量低于10株,多数种群幼株所占比率较小。
表1 道真润楠种群结构信息
通过与2011年的调查数据对比得知,2011年调查共发现道真润楠资源野外分布点19个,资源量194株,而本次调查共发现道真润楠资源野外分布点27个,资源量1180株,道真润楠资源野外分布点增加了8个,资源量增加了986株。
据《贵州树木手册》记载,道真润楠分布于贵州道真、赤水,海拔900~1000m一带。本次调查得知,道真润楠主要分布于阳溪的幺铺子、沙坝子、刘家园、火石湾、仙寺坪一带,分布海拔范围为900~1400m。
道真润楠作为贵州省道真县的乡土树种,除了在阳溪镇有较大范围分布以外,其他地区分布较为零散,不能为人们所重视并集中有效的保护。为此建议设立专门的润楠保护基地,加强道真润楠的集中种植和研究,逐步完善并加强道真润楠的育苗与栽培技术体系,为物种的保护和种群扩大提供技术环境和技术力量。
道真润楠的种群数量小,本次的调查得知,目前道真润楠主要有27个种群,且种群数量均较小,仅7个种群道真润楠植株数量超过100株,多数在10~50株之间,有部分种群内道真润楠数量低于10株,多数种群幼株所占比率较小。这表明道真润楠的天然更新差,建议可以通过人工促进的方式来改善道真润楠更新的状况,进而达到增加道真润楠种群数量的目的。
道真润楠种子因其特性,导致发芽率低、天然更新差,以往的方法来繁育不仅周期长而且效率低,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加之道真润楠结实的大小年比较明显,常出现多年不结实的情况,所以仅仅用种子来进行道真润楠的繁育,不能有效的满足增加道真润楠种群数量的需求,更不能满足人们对道真润楠生产生活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技术来提高道真润楠的繁育:可以采用扦插的方式来繁育道真润楠,扦插繁育不受大小年和季节的影响,从润楠属其他种的扦插试验可以看出,润楠属植物用扦插的方法能收到较好的繁育效果,如刨花润楠扦插繁育的成活率可达80%;可以运用组织培养、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辅助其繁育的方法来提高繁育效率;可以运用试管苗培育幼苗,使种子萌芽率提高,缩短出苗周期,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还可以适应润楠种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1]何飞,隆廷伦,刘兴良,等.保护植物润楠资源现状及分类学地位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2012,33(5):29-30.
[2]朱玉琴,冯育才.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林木种质资源及保护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9(6):82-85.
[3]勾伟,李新秀,谢双喜,等.贵州野生道真润楠群落特征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8):112-119.
[4]李乔明,冯成进,张耀尹.贵州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资源现状及受威胁程度分析[J].价值工程,2015,34(8):137-138.
[5]陈云.刨花润楠发展前景与栽培技术[J].林业科学,2015,35(1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