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强
摘 要 旨在观察牵引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中寻求更优秀的治疗方法。牵引结合电针治疗腰间盘突出疗效明显,克服了单一的不足,使各疗法之间优势互补,且本疗法安全经济、副作用小长期疗效显著且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 电针 三维牵引
将牵引与电针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能提高疗效,是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我的实习单位在临床上大量应用牵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故很有必要对二者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1临床资料
1.1病例来源及分组
选择2015年7月至12月,就诊于武汉市梨园医院的腰痛患者45例。患者病情诊断都符合标准。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52岁,病程最短几个月,最长9年。按患者就诊时间先后编号,然后依次分入各组治疗,共分为结合组、牵引组及电针组,每组各15例。
1.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其中五个标准均为阳性,才能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1.3腰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
只要有腰腿痛的疾病的出现都应重视并且辨别。以下是常见对象。腰椎结核、马尾神经瘤、脊柱滑脱椎与弓峡部裂、强直性脊柱炎、梨状肌综合征。
1.4纳入标准
(1)符台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30到65岁;(3)病程2周以上;(4)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5)签署病人及家人知情同意书;(6)能接受相应治疗完并成疗程者。
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
牵引牵引20分钟采用慢速牵引,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30%-120%具体视患者情况而定,牵引时间为20至40分,牵引距离45-60毫米,屈曲角度11至16度,旋转左右各18度,如果选用背伸,度数是负4度,不设旋转角度。电针治疗约20分钟,取夹脊穴、阿是穴、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常规穴位肾俞、腰阳关。循经配穴有环跳、秩边、委中。肾俞、腰阳关:俯卧位直刺入1.5寸。环跳、秩边用0.25*75直刺入70毫米,委中用0.25*40斜刺入30毫米。
操作方法是俯卧体位姿势,针刺前应消毒针刺部位,以75%酒精进行消毒,针刺完毕后消毒干棉球按压十秒。1天1次,5次1个疗程,两疗程间隔2天治疗。电针机与针灸针的连接方式是以跨腰椎成对夹脊穴连接方式。采用低频连续波20分钟、强度视患者承受能力而定。牵引组是单纯的三维牵引治疗,方法同牵引结合电针组。电针组是单纯的使用电针治疗,治疗方法同牵引结合电针组。
2.2指标观察和疗效判断
2.2.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评,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VAS评分标准:0为无痛,10为剧痛,采用评分尺,1至3为轻度疼痛,4至6为中度疼痛,7至10为重度疼痛。
2.2.2临床疗效判定与观察时点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疗效标准;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及两个疗程后各临床指标,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
2.2.3统计方法
本实验采用SPSSl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其计量数据采用表示,同时进行正态分布和方差检验,计数数据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的比较用方差分析,组内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平等于0.05,以P<0.05和0.01分别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和高度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3可比性检查
对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判断其可比性。各组间比较均P>0.05。
3.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评分比较结果。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P<0.01;与结合组比较P>0.05,P<0.01;对照1组与对照2组P>0.05。
3.2三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
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显示结合组效果最好总有效率分别是100%、93%、80%。
3.3随访
治疗完成2个月后,对45名患者疗效调查,共完成随访例数36例,其中14例为来院随访,22例为电话随访。随访结果也显示结合组的效果维持最佳。
4结论
(1)三组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评分、症状积分及体征积分改善显著;且牵引结合温针在治疗上有协同配合作用,并且在疼痛缓解方面与单一的疗法有明显差异;两个单一疗法的作用相差不多,对疼痛缓解不如两者结合好。
(2)牵引结合电针治疗在痊愈率方面优于单一的疗法,综合疗法的治愈率更高,远期疗效更好。
综上所述,三维牵引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和远期的疗效均不仅安全经济、副作用小、易于操作,值得临床的推广。
5分析讨论
5.1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作用机理
牵引技术是根据力学原理,利用牵引技术将腰椎椎体,肌肉组织,韧带等软组织进行牵拉,解除肌肉痉挛,减少肌张力,使脊柱错位的小关节复位,缓解突出的髓核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使突出的髓核回归正常位置减轻因退行性改变或骨质增生的刺激而产生的无菌性炎症,缓解其引发的并发症。
5.2电针针刺治腰间盘突出的机理
电针的发明则是在传统中医针刺的基础上加以电流脉冲的刺激,借此来加强针刺的针感增强针刺对相应的经络与相应的穴位的刺激作用,使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毫针上连接可以作用于身体的微量电流脉冲。电波波形通常为连续波和断续波,以加强刺激局部与穴位来治病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改善身体功能,是局部疼痛減轻和镇痛,同时可以加快血液的流动促进循环,缓解肌肉的一些不正常症状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有研究表明电针的即刻,远期震痛、抗炎以及腰椎的整体功能康复上有显著的优势。
5.3电针的作用机理
可以缓解肌肉组织的紧张状态,减轻压迫,进而缓解了疼痛,恢复腰椎的正常活动能力;调节了神经根周围软组织的循环,帮助炎症或水肿的消失;炎症物质被消除并阻止伤害性信息的传导,加强免疫性物质的穿透;抑制交感神经的活动而镇痛。
5.4穴位的选择
夹脊穴又被称为华佗夹脊穴有治疗范围广且治疗疗效明显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等特点。人体上中下三焦肝肾的疾病都可以用此穴。另为对焦虑更年期综合症,腰背痛都有效。电针夹脊穴既缓解疼痛又通过神经网络调节了腰椎小关节的紊乱。肾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之穴肾的背俞穴。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骼肋肌之间,深层为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并且是脏腑之气传输于背腰部的俞穴。所以肾俞穴为治疗腰痛的必要穴位。委中其属足太阳膀胱经,且为血郄,具有消络中瘀滞之功;同时.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委中穴的神经投射到脊髓的节段与腰背部的神经节段分布,在后根神经节和脊髓有相重疊的部位。环跳穴也是临床治疗腰胯疼痛、下至麻痹常用穴之一。穴位的深处是坐骨神经取穴一般俯卧位在治疗时取此穴来通络止痛。阿是穴也就是痛点穴,不但是治病的最佳地点,往往也是疾病的反映点。针刺阿是穴可以通畅气血来缓解寒麻痹组、瘀血阻滞而发生的疼痛。秩边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于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三寸主治腰骶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下肢麻痹。腰阳关可以温补肾阳,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腰骶的疼痛、下肢痿痹,属于督脉穴。穴位下是第四腰神经后支。对于湿寒性患者可取此穴祛除五脏六腑的寒气。
5.5结果分析
本研究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各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患者主观疼痛评分和VAS评分各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评分改善方面各组间比较几乎无差异(P>0.05)。两对照组比较几乎无差异(P>0.05)说明三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缓解腰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但在具体数据上看实验组的治疗方法带来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组。将牵引组与电针组的治疗完毕的疗效结果对比可以看到牵引治疗的短期效果好于电针治疗,可能的原因是牵引在短期通过牵拉使受压迫的脊髓恢复原正常状态。但是从两组的远期疗效看电针组又好于牵引组可能是牵引的治疗更多体现在治标不治本,故牵引和电针各有特色要结合起来才会形成更好的效果。随访结果显示疗效维持方面,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牵引结合电针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远期疗效的维持优于单纯牵引治疗及单纯的电针治疗。
参考文献
[1] 耿霞,冷恩荣,冯同忠.电针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9.
[2] 王尚巍.垂悬牵引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药大学,2012.
[3] 杨松柏,梅志刚,蔡三金,陈建华,周创.不同连接方式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