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清
“第一村医”给卫生服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第一村医”通过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健康管理,可达到促进乡村居民健康、延缓慢性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第一村医”的派驻,有利于完善贫困地区卫生服务功能;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贫困地区卫生服务精神;有利于缓解贫困地区全科医生匮乏和公共卫生功能缺失的矛盾;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卫生资源的利用率;有益于实现贫困地区卫生服务的3个主要转变,即服务内容:不仅给予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促进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服务方式:从医院“坐堂待诊”转向医务人员和健康管理人员主动深入基层和家庭,进行全程、连续的健康管理和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服务对象:不仅关注慢性病病人,而且还关注目前尚健康但具有慢性病发病风险的高危人群。
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是高效低耗解决贫困人口的健康问题,而解决的方法絕不是给钱治病,而是让他们了解健康规律,自觉注重健康生活,不得病,少得病,少花钱,快康复。
淄博市以张店区为试点,把俞梦孙院士的创新SIR模式贯穿于社区健康教育、医务人员培训指导、社区健康中心服务、第一村医、家庭医生等方方面面,一方面依靠广大医务人员深入基层献爱心,另一方面依靠科研团队用科技提高医疗质量与效率,降低医疗费用。
针对全区精准扶贫对象每年四次免费健康监测,并建立健康数据信息库,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了解其健康动态,提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精准扶贫对象通过健康监测分为健康、亚健康、一般疾病、重大疾病等,进行分类管理。将重大疾病人群对接到签约家庭医生,并明确医疗服务通道,利用远程专家会诊等诊疗手段,为每个服务对象出具最恰当的健康方案,快速摆脱病痛,或维持基本健康稳态,从而根本上解决扶贫对象的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问题。
“第一村医”以贫困社区现有医疗卫生资源为依托,形成合理的转诊机制,同时加强与贫困社区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整合贫困社区的卫生、文化、体育活动的社会资源,形成动态协调的运作机制,真正体现公共卫生的价值和功能。
“第一村医”创新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开展体检预约或临时现场预约→体检收集健康信息→建立健康档案→健康评估→健康预测→制定健康计划→健康教育及干预→健康改善状况评估→制定新的健康计划 →周而复始跟踪服务,使健康管理形成一个封闭链。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实现,将建档、分析、跟踪、反馈形成可执行方案。
“第一村医”应用创新的SIR健康管理模式,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辖区贫困居民形成网络化的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新发慢性病数量,控制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门诊与住院次数,有利于降低健康支出,有利于实现“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健康扶贫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