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情体验与水墨画教学相得益彰

2018-06-07 10:09朱国锋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8年4期

朱国锋

【摘 要】儿童水墨画教学研究由来已久,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对此作了各种有益的探索,也为发展儿童水墨画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乡情水墨画教学是一种融合“乡情”与“水墨”两种元素的水墨画教学方式,它以“生活情境”为源,为儿童笔墨意趣“寻根”;以“生活意象”为本,让儿童笔墨意趣“转换”;以“乡音乡韵”为境,使儿童笔墨意趣“生情”。由此全面调动学生的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触发学生的乡情体验与艺术感悟,最终达到乡情体验与水墨画教学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儿童水墨画;乡情体验;笔墨意趣

兒童水墨画教学不能仅仅止步于笔墨技法,还须植根于儿童的情感体验。儿童对家乡的感情就是其中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体验之一。作为一种贴近儿童生活体验和审美趣味的文化载体,儿童水墨画教学能够进一步激发儿童对家乡的感知。由于受到不同形式和过程的乡情体验的影响,当儿童对乡情的体验以水墨画学习的方式得以呈现时,其笔墨感受会更真切,对物象的理解会更准确,从而生成独具特色的笔墨意趣。对于儿童来说,在以笔墨表现家乡事物的过程,既是学习水墨画的过程,也是乡情生发的过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特定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多种感官,并以此触发学生的乡情体验与艺术感悟,对水墨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生活情境”为源,为儿童笔墨意趣“寻根”

“生活情境”是儿童乡情体验形成的基础。对于当地儿童生活的塘栖古镇来说,生活情境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随着岁月流逝而消失的古镇事物、生活场景和文化载体等,这些事物已经无法进行“实体恢复”了。然而,这些已经消逝的事物正是学生需要追忆和“寻根”的事物。鉴于此,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寻访身边的老人、查阅资料、观看古镇历史博物馆等方式,让学生想象、追忆“古镇的过去”。通过多元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学生最终以水墨画的方式对古迹进行“复原”。例如在教学《悠悠老街》一课时,笔者通过“想象写生”的形式,把课堂搬到了已经被破坏的“乾隆行宫”,让学生在一片断瓦残垣上想象当年“乾隆行宫”的辉煌。学生借助各种知觉体验,以水墨画进行表现,最终其作品呈现出了别样的视觉效果。

其次是当下的生活场景。笔者采用多元、立体的体验方式,以呈现最真实、最直观的视觉形象。尹少淳教授曾提出:“视觉形象并非是纯然形式,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意涵,因此从中发现并通过运用我们的生活常识、文化修养、形式知识和视觉经验,理解和解释其中的意涵,也是美术活动的重要项目。”可以说,对于现有的生活情境,教师需要以特定的方式进行呈现,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各种各样的意涵”中体验乡情。在教学拓展性课程《水乡古桥》一课中,为了把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一座留存千年的七孔石桥进行多元呈现,笔者选择了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意境的广济桥图片:晨雾下广济桥的朦胧,夜晚灯火下广济桥的辉煌,阳光下广济桥的雄伟,月光中广济桥的旖旎,雨后的广济桥诗意,雪后的广济桥厚重……学生有了多元的体验,对于视觉形象的认知才会更立体和具体,对乡情的体验和对美的感受才会更清晰。有了这些基础,学生的笔墨表现像是找到了“落脚点”,笔墨语言自然丰富、活泼有趣。

最后是未来生活的场景。学生善于想象,但是想象需要有一个现实的参照,有了前两个“生活场景”的感知基础,学生对古镇事物、笔墨语言都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古镇新貌》《运河畅想》等课程,学生感知到古镇的新发展和新变化,而后把现实的事物与未来的生活场景相联系,在以水墨描绘古镇的新事物的同时,对于古镇的未来发展也予以关注。

二、以“生活意象”为本,让儿童笔墨意趣“转换”

儿童水墨表现的过程并不是对自然事物的“再现”的过程。童中焘先生曾提出:“对生活事物的描摹,那不是中国画的事情,中国画应该是把图像转化为表现的意象的过程,也就是画境的创造。”由此可见,对生活事物的感知和体验只是水墨画表现的第一步,接下来要让儿童将感受到的事物转化为“生活物象”。这需要儿童用心感受不同物体所透露出的不同气息和不同质感。就像感受新旧两块不同的木块,每一块木块所传递出的质感、肌理、色泽都是不一样的。

首先,通过从物象局部感知到整体呈现的过程,让学生把体验聚焦到细节上。在教学拓展性课程《老家记忆》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验不同物体的质感,从而为其自主探究笔墨建立体验基础,笔者设计了“图像分解”和“局部呈现”环节,通过分解和呈现局部独具特色的老木门、马头墙上的残瓦、老门船上的木橹、墙上裸露的砖石,以回忆、观察、触摸等直观体验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物体的质感、肌理和历史感、年代感等的感受。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再用笔墨进行自主探究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把事物的特征“转换”为笔墨语言。如用皴擦的笔墨表现粗糙的砖石、桥墩;用没骨画法表现木纹疏密不同的线条和光滑的木橹等。虽然学生不知道这些笔墨技法的名称,却能一一用水墨笔触表达出来。其次,从整体感知到局部体验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生活意象产生多元解读。在教学《国色天香之东塘牡丹》一课时,笔者为了让学生感知牡丹花传递的“生活意象”,以真实的牡丹让学生闻花香,以视频播放“牡丹花开”听花的“声音”,以风中摇曳的牡丹看花姿,以《于谦与东塘牡丹》的传说悟牡丹不屈的人格化精神。有了这样整体、多角度的乡情体验的过程,再引导学生进行笔墨的自主探究,把学生的“体验点”集中在一朵牡丹花的笔墨表现上,学生作品所呈现的笔墨意趣就更加浓厚了。淡墨白描牡丹的典雅生动、浓墨用线勾勒的厚重情感、勾线填墨表现的朦胧意境和勾线设色牡丹的清丽高雅等都在这种乡情体验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不论是从局部到整体的“以小见大”,还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微观聚焦”,都能在教学中表现“生活意象”。总之,对于事物的体验越多元、越立体,传递给学生的物象解读和体验就会越丰富,这种从“物象”到“意象”的转换就会越深刻、越彻底。

三、以“乡情乡韵”为境,使儿童笔墨意趣“生情”

古镇塘栖有着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承载着一个古镇的精神内涵:一场充满风情的“千家宴”,一曲充满地方特色的戏剧,一捧散发着箬叶香味的粢毛肉圆……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乡情乡韵。美术教师要在这样的文化情境中,引导学生“欣赏感知美的事物,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以美术表现促进文化理解”。在《糕板印记》一课中,为了更好地呈现具有“糕中滋味,印里人生”的江南糕板,把糕板这种具有古镇“乡情符号”意义的事物以美术教学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中,教学呈现了三个学习“状态”。

首先是体验“生活态”。教师帮助学生还原生活状态,以“我在现场”的体验方式为美术学习营造情境。通过自主体验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印糕的色泽、香味和口味;以参与糕点揉粉、印制、蒸制的过程,调动学生对糕板的质感和肌理的感受,从而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感受古镇传统文化,营造富有乡情乡韵的美好情境。

其次是体验“物态”。所谓物态,就是指物象所呈现出的状态。由于木质糕板年代久远,并且板底刻有明显的民族样式,加上其生动美观、形式多样的造型,十分适合用一种美术形式进行表现。在《糕板印记》一课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糕板博物馆,用视觉、触觉“零距离”体验糕板的造型、纹饰、质感和肌理。在糕板浓厚的民俗氛围中进行教学,把“糕板”的物态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缩短了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我在现场”的博物馆教学和现场体验等教学方式都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充满乡情乡韵的情境中感受物象的直观特征。

最后是体验“学习态”。在《糕板印记》一课中,对于学生来说,营造乡情乡韵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通过摸一摸糕板的肌理,想一想笔墨的表现;利用糕板凹凸的纹理,用宣纸拓印图案;在水墨画糕板的作品中题款,用语言记录感受,抒发乡情。

正是因为立足于生活情境,基于乡情体验下的儿童水墨画才显得弥足珍贵。让儿童“融情于景”“唤情于境”“生情于行”,才能焕发和生成儿童视角下的笔墨意趣,乡情与水墨正是基于这两者的共性而得到融合。笔者发现,儿童完全可以在生活的情境中建立真正的“学习”,而教学只是为他们提供一种载体和方式。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教师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站在儿童“等高、等距”的维度上,进行基于儿童乡情体验的美术教学,使儿童水墨画更加有滋有味,有情有韵。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2]童中焘.中国画画什么?[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

[3]王大根.中小學美术教学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一小学 3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