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潇
摘 要:随着黄山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继古黟西递、宏村相继开发为旅游景点之后,尤如深闺中的南屏村也悄然撩开层层面纱,亭亭玉立于世人面前,逐渐成为古黟旅游热点。实地游玩考察了南屏这一古村落,领略了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感受了其远久的文明历史,品味了其曾存的园林艺术,心中不由惊叹南屏不愧是桃源深处又一村。
关键词:南屏古村落;地理条件;文明历史;园林艺术
我国古村落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区域之一,要数徽州古村落。其村落显示出了高超的建筑水准、村落文化内涵而深厚、遗存的真实与完整,是其他的古村落无法比拟的。在领略了西递、宏村、南屏等特色皖南村落后,得知南屏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称,然而它的美也是值得人挖掘的。
南屏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落,却因优越的地理条件,远久的文明历史以及曾存的园林艺术,被人广为流传。
一、优越的地理条件
据研究表明地球北纬30°被人们称为神秘线,许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也大都分布在北纬30°一线。在中国正是在北纬30°神秘线上,伫立着神奇而美丽的黄山和徽州,令人叹为观止。
黄山脚下古徽州,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是因为其保存完好的徽文化形态和独特的文化性质。位于黄山、白岳间的黟县,四周环山,静谧而又神奇,溪水潺潺,清新而又和谐,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称。这里古居成片,古风犹存。众多的古老族聚自然村落如同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黟城四周。清晨缭绕着“鸡鸣桑树颠”的欢快,日落沉浸在“依依墟里烟”的梦幻,令人似有“世外桃源”之感。离黟城西南五公里处,坐落在淋沥山脚的南屏,便是古黟小桃源中又一村。
南屏村三面环山,金竹山、淋沥山、南屏山,此三山如那屏风,风景秀丽,心旷神怡。金竹山上原来还有鼎盛的金竹庵,如今虽然庵堂已毁,但漫山金竹长立,别具一格。淋沥山又叫玉虹山,是当年乱世三国的战场,有象鼻锁云、瀑布飞空、棋坪仙迹、石洞出霞、孤松盘翠、烟云铺海、金灯夜观等八景。南屏山居二山之间,有秀丽的“南屏山八景”。
武陵溪、东西干溪依傍着南屏村,溪水清澈见底好似彩带,环绕着村庄最终东流而去。从南屏溯流而上,不出三五里,进入眼帘的便是陶岭与西武岭。陶岭有个小村落,住家不多,叫做陶村,却是“采菊东篱下”五柳先生陶渊明的后裔。曾经这里虽有名胜古迹如五柳舍、靖节里等,但世人多认为无从考证。而前几年在这个地方发现了“陶氏宗谱”,才真正引起国内外诸多名家学者的重视,甚至提出了古黟地是《桃花源记》的素材来源的观点。
自南屏顺武陵水而下,走几步跨过石山桥,再沿公路既可东往西递村,北上宏村一游,亦可游览李白钓台、古桃源洞、浔阳台碑刻以及樵阁岭等风光名胜。
南屏优越的地理条件,使之在旅游景点上略胜一筹。深入了解南屏,地理条件仅仅只是外在的,走进南屏内部,感受其内在的文化底蕴,让人收获颇丰。
二、远久的文明历史
南屏村青石板铺成小路蜿蜒曲折,漫步大街小巷,犹如一部厚重历史的鸿篇巨著正在被我们翻阅。那朴素的民居、庄重的祠堂、整洁的庭院、雅致的私塾,一幅幅门眉石刻引人入胜,挂在厅堂、书房的楹联书法苍劲有力,寓意深刻……似乎在向我们诠释着一件件尘封的追忆和一个个神奇的传说。
南屏村不僅风景秀美,环境舒适,而且文明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深厚。
南屏,曾叫做叶村,因古建制属黟县五都,亦名五都叶村。后又因村西南背倚南屏山,遂更名为南屏村至今。悠久的村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南屏原来只是一个小山村,杂姓群居很不起眼。元朝末年,叶姓从白马山迁来,之后南屏村便加快了发展步伐。到了明代,逐渐有了规模,全村形成了程、叶、李三大姓。
最为显著的是在清代中叶以后,南屏人对程朱理学的不断熟知与推崇,私塾书院也逐渐兴起,做官、经商人数在大态势下不断增多。另外,相当规模的宗祠、支祠、家祠拔地而起,另外,水口园林、神坛寺庙也在南平出现,使得它成了继够县三、六、九都之后,又一座远近闻名的大村落。
50年代末,新石器遗址在村外的田野土发现,这是属于印纹陶文化系统的遗址。出土了一大批软陶、硬陶和段石奔等文物,这个发掘成为了新安江流域最有价值的发现之一。从历史角度分析,南屏村及其周围的山岗平原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史籍有方腊入黟过五都南屏、四都黄村等地而兵未刃血、秋毫无犯的记载,这也使文化古村南屏能够渊远流长,实在是大幸。
在明清时期,徽商的崛起带动了南屏村的经济逐渐繁荣,使其日益走向辉煌。官、商、学的“三位一体”,促使南屏村不断涌现出仁人志士。
李氏乐善好施,曾铺设数百里资阳至大通的石板大道,独资修建“铜陵坝”,出资刻印前哲遗书,不下万金。以致获得京都御用石坊镌刻“生圹志铭”的殊荣。
南屏村以独特的魅力,使众多的文人学者流连忘返,沉醉其中。陶渊明的后裔,曾循祖先遗志迁居南屏上百年,留下五柳桥、陶家井等名胜。著名“苏州三剑客”之一的程小衡和鸳鸯蝴蝶派作家、苏式盆景艺术大师周瘦鹃两人为避战乱,在南屏生活了一年有余,这里成了周先生弃文学从盆景的转折处。
90年代初,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成功拍出《菊豆》,又为南屏村增添了新的文化色彩。《菊豆》的成功,让人们知道了南屏,使之成了黄山旅游新的热点。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游览完南屏,这个人口仅一千多口的村落应有尽有,独具皖南特色的建筑争相辉映,淳朴的民俗风情让人感到温馨,浓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令人赞叹。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孕育了如此辉煌灿烂的文化,不仅在黄山,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南屏村就如同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不仅美得赏心悦目,到南屏旅游而且可以触碰到历史痕迹和对人生的启迪。
三、曾存的园林艺术
南屏村有名的当属8幢代表宗族势力的古祠堂,但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导游随嘴一说的西园。沧海桑田,西园如今已荡然无存,所留遗迹也成了如今的菜园。
可惜的是,它的美未能亲身感受。介绍得知西园的构造值得人探究思考。乾隆五十六年,它屹立在南屏村叶氏宗祠前,是当时叶君华供孩子们读书而修建的。西园的构造我想一定有中国园林的设计特点,在翻阅了资料后,对曾存的西园有了大致的了解。
西园地规模较大,约十余亩,背山临溪,环境清幽。园内有一半都是庭院。园中庭院被正厅、书房、官厅、厢房、亭台、回廊成套连接分成四部分。庭院中的由藻井和雕花隔扇门相隔,采光条件得到了充分的考虑。
四个庭院中分别置有鱼池、花圃、石桌、石椅,种植有松柏、竹梅、木樨、石榴等花木。听导游的介绍感受到西园整个布局颇有中国园林的设计味道,分隔空间,融于自然,内部构造与植物陈列的相呼应。西园中也有中国园林中特色的漏窗使用,使整个空间空气流通,视觉流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是值得设计师揣摩的。通透合理,它虽不能与举世闻名的一些名园相媲美,但在黔县小桃源方圆百里却是有名的园林。
西园可供孩子们读书,除此之外还是远近文人学士赋诗作画聚会的好场所。当时之盛况据传园内正厅可铺下十余桌酒席。难怪清代著名散文家、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姚鼐能应叶君华之子之邀,欣然提笔写下《西园记》一文,字里行间透露了当时未游西园之遗憾。此文曾雕刻成碑,一直嵌于正廳太师壁。
虽然不能完全感受西园的特色,但是“西园”大门口的那株巨大樟树依然郁郁葱葱,西干溪上嘉庆二年建造的西园石桥依旧,那块硕大的石雕门眉“西园”的二字,也有幸被南屏村水口万松园主人收藏。如今想要追寻历史,我们只能从姚胤所书的那一尺方的遒劲有力的“西园”二字上去想象当年西园的盛景了。
四、结语
绵延的小巷,空静的小路,随风的柳絮,温暖的午后走在小巷的感觉,让人能忘记暂时的烦恼。还有很多绘画的同胞们坐在某个不经意的巷口,望着那古朴的街角,呈现着一幅幅让人心动的水墨画。只记得有时忘神地看着她们的画,却已忘记自己时间的脚步。一个可以放下负担悠然自得的小村庄使我们更贴近生活。
在有限的时间里领略了南屏古村落别致的美,纵观人类文化社会的历史长河,徽州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意义。坐落在绿树葱茏的川谷中间的古建筑,远远的,就能看到它们独特而醒目黑瓦和白墙,这些黑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代表,使我们一眼便能认出它的特色。山水萦绕的地理,孕育出完全不同于平原的文化形态并将其完好地保存,使它们在今天这个高楼大厦中仍然散发出灿烂的光辉,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仍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便是值得人学习的,南屏古村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外在的艺术,更是内在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江世龙.中国徽派建筑之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楼庆西.千门之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郑建新.解读徽州祠堂——徽州祠堂的历史和建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4]潘小平.行走中国:在北纬30度神秘线上——黄山徽州[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7.
[5]胡时滨,舒育玲.桃源深处又一村——南屏[M].黄山:黄山书社,1994.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