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2018-06-07 13:22张锐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城市发展

张锐

摘 要: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更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文章先阐述了城市发展背景下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再结合城市未来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城市发展;道路景观设计;森林城市

城市道路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城市道路不仅决定城市交通水平,也是城市的“门面”,体现着城市的整体精神风貌与文化内涵。因此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已经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基于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总体而言,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必须要从整体性的原则入手,充分考虑现代城市形象与个性的基础上,对道路景观内涵进行丰富与发展,避免道路景观成为独立于城市空间的景观物[1]。同时,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应该从整个城市道路整体的角度来分析景观设计,并能结合道路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街道设施等,在综合考虑道路边界轮廓、道路色彩光线、地区历史文化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对道路景观空间进行有效地规划与约束,确保其景观环境能够达到预期质量,为居民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服务于人民大众,因此在景观设计阶段,必须要充分了解“人是主体”的基本观念与思想,保证景观设计的任何思路与方法都是从人的感知与认知出发,以满足大部分人的心理需求为基础点。例如,居民在日常出行中经常会采用不同的交通手段,进而出现不同的视野特征,基于这一情况,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就需要通过运行感知来分析乘车人、行人的视觉规律情况,让居民能够在城市道路环境中感受到舒适,并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未来城市的发展是可持续的,所以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也必须要充分遵照城市发展的这一趋势来进行改进。通过对当前城市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后可以发现,现阶段城市环境污染现象严峻,雾霾、水体污染等都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工作人员就可以将城市森林概念引入到设计中,通过加宽城市绿线的方法,为城市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生态格局。同时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还应该注意保护城市环境,转变传统思维中“植树就是环保”的错误概念,强调对城市生态格局的保护,充分尊重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

(四)成功案例简述

深圳深南大道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就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相关要求,体现出整体性、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深南大道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充分考虑了该街道沿途的道路特征情况,构建了格局特色的区段。例如深南大道的中部位置为深圳新区中心区的所在地,其主要功能就是行政、文化等,并且周边交通状况复杂。在中部位置的道路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城市道路空间体系,充分利用公共绿化带连接了周边的小型广场与街头绿地。从实施效果来看,这种设计方法实现了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有助于提高深圳市土地复合使用率,为深南大道营造了一个具有丰富层次感的道路景观。同时,这种道路景观设计方法有效地延伸了深南大道的公共绿化带范围,提高了深圳市现有生态基底的联系能力,有助于构建更高质量的自然景观结构。因此,可以认为深南大道的道路景观设计是成功的。

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具体思路研究

(一)立体交通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从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来看,未来城市的扩张情况将会变得越来越明显,人口数量逐渐增多,导致城市交通压力增大。在这种情况下,贯穿于城市的交通干路数量越来越多,应该成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

跨线天桥是一种大规模的交通设施,不仅能够保证行人安全过街,也能强化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因此将会成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点方向。但是跨线天桥一直是道路景观设计的重难点,对景观质量影响很大。在跨线天桥的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要针对跨线天桥的构造与色彩等进行分析,并从整体性原则进行考虑,保证跨线天桥能够与城市道路空间中呈现出一致性[2]。因此在出于对道路景观质量、行人交通要求的基础上,在跨线天桥经归案设计中,通常会对景观进行绿化包装,利用绿化隔离带与桥墩,在视觉上营造一个层次性的结构空间;同时桥墩也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设计让人员可以利用本地常见的花卉等装饰桥墩(图1)。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避免跨线天桥的色彩过于跳跃、突出等。

同时设计人员还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道路景观问题。例如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横跨城市快速路上,设有种植了大量乔灌草混合的植物带,并且桥面的森林中还设置了六米宽的道路,供人与小型车辆通过。从效果来看,这种设计方法满足了城市交通与环境保护的要求,也为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小型哺乳动物提供了迁移的通道,降低了城市道路建設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一举两得。

(二)结合水体的道路景观设计

水体是城市道路景观的常见内容,很多设计人员充分利用水体空来来构建一个良好的城市道路视觉环境,取得了良好效果。这是因为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水体将会直接决定道路的走向,所以景观设计必须要保证道路景观能够尽可能的亲近水,并实现道路与水面之间的有效连接,在提高道路景观质量的同时,还能让居民充分感悟到水体景观的美感。

在景观设计阶段,应该根据道路布线与曲率的特征来评估景观的进退变化情况,使其形成具有明显节奏变化特征的道路空间。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还原自然”的方法来优化景观内容。例如乔木零零散散的树立在绿化带上(乔木之间的距离应该足够大,不能影响人观察水体的视觉效果),在滨河道路的节点处,以雕塑等硬质景观为核心,结合花架、景观墙等景观小品,为居民提供一个可以眺望水体的场所。

为了提高设计质量,设计人员还应该考虑行人与乘客的不同视觉生理反应情况进行景观配置,适当的布置远景、中景与近景。其中,近景的设计可以相对粗略一些,能够让居民能够知晓整个景观的大概即可;而在中景、远景设计中,就应该对景观的布局进行优化,根据水体特征,依靠乔木、灌木等装饰物来优化水体的基本布局情况,能够详细阐述景观的序列特征[3-4]。以厦门滨海路为例,在滨海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充分考虑了滨海路的道路布线特征与海岸线的结构特点,采用了部分架空的方法,让行人、乘车人都能观看大海,在居民的眼中,大海、沙滩等交相辉映,宛若人间天堂;在滨海路重要节点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在节点处设置了亲水台,并且用花卉植被等装饰亲水台,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休息场所。

(三)结合区域环境的景观设计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城市道路空间的实体上,还应该结合道路所经过的区域环境等进行统筹的分析,能够从全局的角度来评价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例如在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各种远景、中景等景观要素的特点,依靠对景、借景等常见方法,将其作为景观设计的有效手段,最终提高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整体质量。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该关注以下问题:

第一,如果道路对着具有明显特征的中景、远景,可以通过沿路建筑物及其植被分布情况进行设计,例如通过行道树等方法来构建专属于道路的空间环境,形成具有视觉引导能力的通道走廊,让整个道路景观环境更具有特征,并依靠通道走量与周边环境的对景效果来加深居民对道路景观的认识。

第二,在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也应该注意跟别不同景观所具有的特点,并有效的规划中远景观的游离位置。例如,道路的拐角处、节点位置等都是车辆放慢行驶速度的地段,设计人员就可以利用这一特征来构建相应的道路景观,通过设置景观小品、绿地广场等,为居民提供不具有不同角度的景观走廊。

第三,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第三产业将会进一步发展,旅游业逐渐以新型产业登上历史舞台,并对城市经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迎合城市未来发展要求,在道路景观设计中渲染城市文化氛围也应该成为设计人员的关注重点。所以,道路景观应该适当结合当地的自然文化背景情况,选择具有鲜明当地特点的景观物(如树木、文化图腾等)。例如南方地区可以选择芒果树、香樟树等具有浓浓南国气息的树种,而北方可以选择银杏、枫树等具有明显四级变化的数目,进一步凸显属于城市的文化气息。这种设计方法早已经得到了推广,例如海口市在滨海大道道路景观设计阶段,为了凸显海口市“椰城”的定位,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大量种植了椰子树,显著提高了当地道路景观质量(图2)。

同时在道路设计阶段,还应该注意保证道路景观可以与山石、植被之间的有效配合,让道路景观具有更鲜明的色彩肌理特征,进一步提高道路景观的艺术感染力。

三、结语

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必须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整体性原则等,对道路景观设计流程进行优化,转变设计思路,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道路景观质量,为推动城市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韩星雨.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7,33,(01):120-124.

[2]呼萬峰.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实践——以德化省道203线生态公路提升工程为例[J].华中建筑,2016,(09):135-139.

[3]吕志宏.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的新思考——以温榆河景观大道绿化设计为例[J].农学学报,2014,(06):87-93+119.

[4]倪文峰,张艳,车生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性——以重庆市渝北区兰馨大道景观设计为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6,(04):326-331.

作者单位:

铜仁学院

猜你喜欢
城市发展
让文化引领城市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浅谈机场净空管理与城市发展
中国城市发展与治理的全新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