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自钊
因为巨大存量、特殊的地位和风向标意义,再出发的锐气可以旺盛,但是再出发抓手的选择、节奏的把握,必须慎重且精准。
“小研”是上海网友对微信公众号“上海大调研”的亲切昵称。之所以受到网友喜爱,是因为小研的职责是确保大调研不走过场,“真找问题”、“找真问题”。据统计,公众号推出仅两周,小研就收到企业、市民提出的各类建议1.4万余条。
调任上海伊始,李强就将自己首倡于浙江的“店小二”精神带到上海,改掉“掌柜”派头,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是他对上海干部的要求和期待。
从“小研”到“店小二”,再出发这篇大文章如何做,似乎上海选的都是小切口。与30年前浦东开发开放的大手笔、风云激荡不同,今天上海再出发似乎没有那么激动人心,但这恰恰证明新一代上海主政者深谙变革之道。
30年前的浦东是“一张白纸好作画”,而今天的上海,因为其巨大存量、特殊的地位和风向标意义,再出发的锐气可以旺盛,但是再出发抓手的选择、节奏的把握,必须慎重且精准。
那么,上海再出发选择了哪些关键抓手?这些抓手能带来哪些变革?
“革命性再造”
2017年12月22日,以上海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尤显特别。据了解,这是一次“超规格会议”:市委书记、副书记和四套班子多位成员悉数出席,而原先限于党政系统的出席范围,亦有所扩大。上海展览中心3楼的会场里,坐进了多位央企和沪上国企、外企、民企及行业协会负责人。
此前的12月1日,李强曾就营商环境专门作过一次调研,开了一场政府、企业、窗口服务单位等多方参加的座谈会。不到一个月再开全市层面推进大会,可见对这一问题的特殊重视。
会上,李强说了一句分量颇重的话——上海的营商环境非得来一次“革命性的再造”。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即上海的营商环境存在明显短板。短板到底是什么呢?
“营商环境的核心是政企关系,近些年来,上海政企之间是隔离的,关系过于疏远,政府的服务意识不强。反观江浙,有为的政府通过提供有效服务,帮助企业成长,与企业共度难关。”陈炜告诉《决策》。
12月5日,《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主动亲近企业》的头版评论:“政企之间背靠背,对企业不闻不问、敬而远之的现状亟需改变。只有充分尊重市场主体、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市场才有活力、经济才有未来。”
评论发出的当天,陈炜企业界的朋友都在转发。“那么多人转发,是因为评论说出了企业的心声。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给上海的企业带来温暖和希望。”陈炜感慨道。
针对营商环境短板,上海下一步对策是什么呢?
记者梳理发现,第一步,各级干部在大调研中搞清“底数”,关注企业需求,摸清企业痛点和堵点。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是李强送给上海各级官员们的新期待。第二步,基于企业的痛点和堵点,精准推进放管服,千方百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出台了相关的“大招”,涵盖政府面向市场需求、强化自身改革等多个方面,力度可谓空前。比如,在市场准入、施工许可等企业反映强烈的环节,审批事项及流程被要求大幅压缩;李强和应勇还明确强调,区级层面目前保留的大量行政许可事项,要全部取消,市一级也要尽量取消,“要保留的,必须把道理讲清楚”。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各种举措,背后有一个清晰的逻辑链条: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上海亟待构筑新优势、培育新增长点。而要构筑战略优势,必须依托企业、服务好企业、充分激发市场活力,由此,最重要的基础和突破口,就是一个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优质營商环境。上海不缺资本、资源和人才,只要营商环境好了,新增长点、新动能就能蓬勃生长起来。同时可以预见,上海此举将激发全国掀起优化营商环境的热潮,新一轮城市竞争、区域竞争将进入新阶段、新高度。
“前端引领,有所为有所不为”
除了“营商环境”,近期上海另一个热词是“卓越”。国务院在对“上海2035”城市总规的批复中,对上海的定位是“卓越的全球城市”。12月12日,在上海市委务虚会上,李强做了题为“在新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着力构筑上海发展的战略优势”的长篇讲话,初步阐述了其对上海未来发展的思路。某种程度上说,这篇讲话的主题正是上海再出发的依循和终极目标所在。
“今天外界对于上海的某些短板表示质疑和担忧,但是,对于上海来说,无论是追求卓越,还是进一步提升全球城市功能,并不意味着要全面引领,而是要前端引领,有所为有所不为。”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郁鸿胜告诉《决策》。
如何实现前端引领,上海已经开始布局。从布局来看,上海的前端引领首先体现在产业引领上。从上海2018年“两会”政策信号来看,这座传统上以金融、贸易、航运为竞争优势的城市,未来将把重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推动经济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特别是谋求先进制造业和战新产业的发展。
应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上海将把先进制造业和战新产业定位为“经济的重大支撑”,率先走出制造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之路。对于上海来说,这一表述可谓是重大突破,因为长期以来,上海重点支持的是现代服务业,尽管也提出要重视制造业,但政策表述和实际政策支持却是不温不火。
对于此次政策表述的突破,李伟分析认为,这意味着新形势下,上海开始重新关注和认识先进制造业在后工业化阶段、服务型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定位。根据上海十三五规划确立的目标,制造业比重必须保持在25%左右,对上海而言,不仅仅是每年要形成数千亿元的新增长,而且要以25%的高端制造业,确立上海在国内外产业格局中的制高点位置,以支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重提上海制造,不仅是为了重振上海雄风,也是为了改变脱实向虚的发展观念和模式。长三角区域已经有坚实的先进制造业基础,现在上海再出发,区域内将形成巨大的协同效应,长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有望形成。”郁鸿胜对《决策》分析说。
前端引领还体现在区域的引领上。对于上海这样一座经济中心城市来说,独善其身的发展谈不上高质量;在城市格局从个体比拼走向城市群竞争的今天,不能产生辐射力、没有引领功能的城市,也难获持久发展。
“上海2035”城市总规特别提到,上海要做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就此,上海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全方位开放”着墨尤多。“积极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被写在八大重点工作的第一部分,这样的安排,本身就不寻常。能否在长三角大空间里扮演核心“带头大哥”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就能判断上海作为“卓越全球城市”的能级和实力。
“增强制度供给的未来感”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是上海自贸区“双自联动”的创新亮点,也是上海科创中心的重点政策之一,目前已在10个省市试点推广,是上海制度输出的一个典型。
药品生产环节原来的管理制度是“两证合一”,分别是药品上市许可证和药品生产证,企业必须同时持有两证,才能进行药品生产。但大量的生物医药研发企业没有生产线,拿不到药品生产证,成为生物医药研发成果产业化的一大痛点。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就是两证分开,解决了这一痛点,既有利于新药加快上市给病患带来福音,也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陈炜告诉《决策》。
制度改革极大推动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17年上海新申报创新药达77件,而2013年只有13件。創新药申请数量的翻番,充分说明了制度供给的重要性。
被定位为全球城市的上海,面对的是全球竞争,今天的全球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制度环境的竞争。发达国家和地区着重输出的不只是技术、产品,更是制度、政策、标准等。只有在释放制度红利上先人一拍,发展才能快人一步。谁的制度供给水平高,谁就能吸引集聚更高端的要素,谁就能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目前,上海亟待突破的是,制度性的变革与再造。
2017年12月的上海市委全会上,李强谈到2018年四个工作着力点时,将“突出制度供给”列在第二位,“今天我们发展最缺的东西,很大程度上就是制度供给。只有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把新的要素引入原有的制度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实现新的组合,提供更加完善、更加优质的制度保障,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从2017年12月全市范围推开的“大调研”,已能窥见上海推进制度创新的决心。据了解,大调研全程都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制度清单,一方面,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另一方面,把基层探索的有益经验固化、提升、复制,研究普遍性问题的解决思路,有的放矢,形成有效制度供给。
同时,以自贸区为重点的制度创新也是未来上海重点改革事项之一。上海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将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自贸试验区“三区一堡”,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基本形成完备、规范、有效的制度体系和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发展的机遇窗口期转瞬即逝,这就尤其需要增强制度供给的及时性和未来感,用最快的反应拿出行之有效、具体管用的办法,回应各类新增的制度供给需求。”秦德君分析认为。
可以预见,依托“上接天线”的自贸区改革和“下接地气”的大调研,上海将在制度创新上取得明显突破,为再出发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