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水晶杯

2018-06-07 10:56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8年5期
关键词:木屐战国水晶

宝物档案:公元前475—前221年,战国时期,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状,底圆,圈足外撇,酷似今天我们使用的玻璃杯。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桥村出土,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是国宝级文物。

战国水晶杯应该是杭州博物馆名气最大的一件宝贝,很多人到杭博,都是慕它的名而来。它是那样的特别,静静地伫立在博物馆展柜里,透明、闪亮,叫人神思恍惚——這多像自己家里的玻璃杯啊。真是难以想像啊,战国时已经有了外形如此现代的器物!

200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64件(组)珍贵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名录,这只战国水晶杯,就是其中之一。

该杯敞口,斜壁,圆底,圈足外撇,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有人打趣道,这该不会就是现代水杯穿越过去的吧,说这话的人显然是穿越剧看多了。

1990年10月,这只水晶素光杯从杭州半山镇石塘村工农砖瓦厂的一座战国土墩墓里现世。

那一天,当考古人员挖到离地面一米多深之际,泥土里闪出一点晶莹来。半个多小时小心翼翼的清理后,它,就这样出现人们的面前——通体平素、简洁、透明,没有任何纹饰。略带一点点淡琥珀色,杯子表面经过抛光处理,中部和底部有絮状体,那是水晶的自然结晶。

杯子是用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制作技巧与工艺水平令人惊叹。

当年,它被送到北京做鉴定时,中国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捧在手里赞叹:“国宝!绝对的国宝!”

如今,它的图片不时在网上流传。网友惊呼:穿越!一定是穿越!还有网友开玩笑:“这是我家的牛奶杯,昨天穿越到战国不小心遗失的。”

战国时期已经有水晶制品了么?古代工匠,能够制造出工艺如此高的水晶制品吗?

专家来告诉你真相:中国使用水晶的历史非常悠久。

作为世界主要水晶产地的中国,使用水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墓葬中也曾多次伴有水晶制品出土。商周以后,水晶制品的制作更加精细生动,春秋时期已有水晶生肖雕件出土。这些器物采用圆雕的加工手法,技术上较之仅为钻孔和弧面打磨的工艺难度更高。

到了战国时期,玉器的生产进入鼎盛阶段,随着玉器工艺和加工工具的不断进步,玉器碾琢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所以,水晶杯的制作工艺水平是可能达到这个高度的。

它的器型确实很罕见,在已出土的战国文物中几乎找不到这种器型的,而且这个造型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手感舒适,使用方便。

其实,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不要认为今人一定胜过古人。我们的先民在生活实践中早已会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了。譬如,有些石器时代的陶杯,已经有了手柄,跟我们今天用的漱口杯很接近。

但是专家分析:这只杯子在当时应该不会用来喝水。水晶在当时是非常贵重的物品,水晶杯应该是财富的象征。

除了这件珍贵的水晶杯,那座战国墓里还出土了整套的原始瓷编钟、陶权及包括玉磺、玉虎等玉件在内的成组佩饰。依照墓葬的规模和陪葬器物来看,墓主人的身份显贵,应该是当时驻守杭州一带的行政长官或军事首领。也有专家推测,这只杯子可能还带有某种信仰寄托,是一件礼器或祭祀用品。

链接:200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另外两件禁止出国(境)展览的珍贵文物。

漆木屐

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了一件三国(吴)时期漆木屐,是中国最古老的漆木屐,也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漆木屐前面有一个孔拴绳子,后面有两个孔。漆木屐和现在的木屐样子差不多,它距今1700多年,当年在日本展出时候还引起了轰动。由此也可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中日之间就有了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朱然墓漆木屐没有出土以前,一般认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发明的。朱然墓漆木屐的发现,证明木屐是在中国通过唐文化东传到日本,最后被日本逐渐使用的。漆木屐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

陶鹰鼎

陶鹰鼎,属新石器时代,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显得威武而雄壮。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鹰鼎整体结构简洁,体积感很强。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拄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气势桀骜雄猛。陶鹰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猜你喜欢
木屐战国水晶
说古论今话木屐
一张水晶卡告诉你浪漫都在哪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蓝水晶般的大眼睛
木屐
孟母教子
木屐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