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祥伦
(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麻醉科 广西 梧州 543001)
在目前,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老年腔隙性梗死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老年患者在临床上经麻醉以及手术治疗,术后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出现术后意识、定向、认识、学习以及记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对于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较少,我院就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展开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取80例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全麻,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有22例患者,女性有18例患者。年龄为61~82(71.2±1.2)岁。实验组予以硬膜外麻醉,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有25例患者,女性有15例患者。年龄为60~80(70.5±1.1)岁。患者ASA分级均为I级到Ⅲ级,无精神障碍以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史,排除阿尔兹海默病以及帕金森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信息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上,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予以全麻,实施静吸复合麻醉,先应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以及维库溴铵对患者实施麻醉诱导,之后予以气管插管,取异氟醚(1%~3%)持续吸入,设置潮气量为8ml/kg到10ml/kg,设置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0次到12次,术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以及手术需求确定是否追加芬太尼以及维库溴铵。
实验组患者予以硬膜外麻醉,予以面罩吸氧,经L2~L3椎间隙进入硬膜外腔,取利多卡因(2%)4毫升缓慢注入,之后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腰麻征,再取罗哌卡因(0.5%)注射,结合麻醉平面适当调整麻醉用量。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情况,记录患者POCD的发生情况。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测法(MMSE)以及蒙特利尔认知估量表(MoCA)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予以评估,并予以比较。
将实验数据输入统计源软件(版本:SPSS17.0)处理,由χ2(或t)执行对计数(或计量)数据的检验,由率[或(±s)]的形式描述,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的术后情况理想,术后3天内POCD发生率较低,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POCD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的智能状态理想,MMSE分值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MMSE分值变化比较(分)
实验组的认知功能理想,MoCA分值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患者MoCA分值比较(分)
老年腔隙性梗死是常见老年疾病,发生率高,多发于基底节等区域,临床检查可表现为颅内或者颅外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对于老年腔隙性梗死,病因复杂,主要与年龄、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以及肥胖等因素存在联系。有研究显示,老年腔隙性梗死是导致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认知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执行能力、逻辑能力、控制能力以及记忆能力等明显减弱,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是因为患者脑部局部代谢存在异常,导致脑组织长期低能量,引起角质细胞增生、白质疏松等[2]。
POCD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麻醉以及手术是影响较大的两个因素,患者在吸入麻醉药物后可导致术后认知功能显著下降,这与β淀粉蛋白积聚、神经炎症、神经元内钙失衡、突触可塑性下降以及一氧化氮改变等联系密切。手术麻醉药物主要以脑部作为靶器官,而麻醉可降低脑部血流量,导致脑部组织代谢紊乱,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系统受损,导致术后患者的学习能力以及记忆能力受到影响。患者神经元突触间信号传递出现异常时,神经信号转导可产生长时程抑制或者增强等情况,全麻药物的吸入还会导致患者神经细胞凋亡,神经细胞蛋白质表达受到抑制等[3]。
静吸复合麻醉相比全麻而言,安全性相对较高,我院研究得出,实验组的术后情况理想,术后3天内POCD发生率较低,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智能状态理想,MMSE分值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认知功能理想,MoCA分值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可降低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1]方楚贞.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3):67-69.
[2]王浩,李淑艳,王慧.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1):14-16.
[3]朱文伟,陈志华.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