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艳
“红领巾小区”是学校和社区联合在学生所居住小区建立的少先队校外活动的基地。“红领巾小区”活动指少先队员利用节假日在红领巾小区自主开展的小队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使队员们走出课堂,走出家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以“小主人”的身份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树立责任意识,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搭建顶层设计,保证“红领巾小区”活动的有序开展
(一)健全“红领巾小队”的内部组织(见图1)
(二)明确组织中各成员的职责(见图2)
(三)明确活动开展的基本流程(见下页图3)
(四)制订活动开展的基本主题(见下页图4)
(五)制定活动评价制度
学校大队对表现突出的集体或个人进行专项的评价。大队部制定了“十有”评价标准,即“有队名、有队旗、有分工、有手册、有轮辅(辅导员)、有轮干(队干)、有基地、有活动、有规范、有评奖”。只要小队达到或基本达到“十有”标准,就可认定为“十有标兵小队”或“十有达标小队”。此外,每隔一年,大队部都会举行“红领巾小区”十佳评选,评选出“最佳小队”“最佳小队活动”“最佳小队长”“最佳队员”“最佳活动日志”“最佳活动册”“最佳校外辅导员”“最佳校内联络员”“最佳中队辅导员”。
二、建立教育共同体,促进“红领巾小区”活动蓬勃开展
(一)社会(区)搭台
1. 建立“红领巾小区”活动基地。积极与合适的公司取得联系,成立了“红领巾小区”活动基地5个,与基地保持互动,组织队员定期参与基地的各项活动。
2. 成立“社区少工委”。“红领巾小区”活动得到学校周边社区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大力支持,学校与招商社区办事处共同成立“招商社区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在海月居、东角头、广博星海华庭小区设联络小组,由社区少工委统一协调指导学校“红领巾小区”活动。
3.链接专业团队。各小队根据自身情况,聘请专业人士指导自己小队活动的开展。专业团队运用自己的专业力量,将小队活动的質量和活动效果最大化,节约队员的时间,促进队员的成长。
(二)教师引导
教师参与队员的活动,促进师生间的情况了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1. 队队都有联络员。校长、主任、教师全部担任了“红领巾小区”活动的校内联络员,平均每人负责1到2支“红领巾小队”。
2. 联络员主要职责。校内联络员与队员及校外辅导员保持密切联络,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修改完善活动计划、做足安全保障、指导学生完善活动档案,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引导、帮助队员们开展活动,快乐成长。
3. 中队辅导员校内指导。中队辅导员会利用每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让队员对活动主题、活动方案进行商议、讨论,对活动进行适时的点评指导,使活动方案更完善。
(三)家长指导
育才四小的每一位家长是“红领巾小区”活动的重要力量、可靠保障,他们不光是家长,更是队员的朋友、伙伴、合作者,老师……“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的美好景象成为社区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 家长即是辅导员。育才四小的每个家长都是队员的校外辅导员。每个家长每学期轮流负责一次小队活动。为保障“红领巾小区”活动的有效性,学校会聘请专家对校外辅导员进行活动策划、组织、沟通等的培训;定期开展“红领巾小区”活动的家长经验交流会,让家长们通过思考、分享、倾听,取长补短、拓宽思路,使得“红领巾小区”活动在各小队间协调开展。
2.“1+1>10”模式。每个校外辅导员都有不同的专业知识、爱好特长、经验阅历和背景,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提供的活动主题为队员们设计小队活动,每个家长组织开展一次活动,其孩子就能接受十个家长不同的活动资源,形成了“1+1>10”的共享模式。
(四)队员唱戏
红领巾小区活动中,队员的成长是活动的终极目的,队员自始至终参与活动的全过程,队员帮助队员,队员引导队员,队员培训队员,队员是活动的绝对主角。
1. 活动前,自主策划。队员们自己起队名,想小队口号,设计队旗。例如,家住在“招商海月”“天娇华庭”“星海华庭”三个小区的队员组成的小队,他们从三个小区分别取出一个字给自己的小队,队名是“海天星”,设计的口号是“上天下海摘星星,我们就是海天星”。
2. 活动中,协调落实。队员们自行或在家长的指导下设计活动方案,进行沟通、协调开展活动,遵守活动的规则,想办法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保障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五(3)中队雄鹰小队的队员寻访了贵州山区儿童,回学校后倡议大家为山区儿童捐衣物。该活动得到了热烈响应,许多学生都捐出自己的闲置衣物。小队队员将募捐的衣物一一整理打包,总计137箱。但如何运往贵州山区又成为队员们新的挑战,他们发出了求助信,最终得到了某快递公司的帮助,公司派专车免费将衣物及时送到了贵州山区。
3. 活动后,分享总结。队员们每次活动后都会反思活动得失,整理活动的记录。在活动中,他们会用镜头、画笔、作文记录趣味盎然的“红领巾小区”活动,记录了社会对少年儿童茁壮成长的期待、关注、支持和爱护,记录了他们在活动中自主实践、丰富体验、自我教育的过程和他们心智、品德、习惯、情商等不断成长的轨迹。每学年,队员们还将一年的小队活动汇编成小队活动学年册,当作自己成长的记忆。
“红领巾小区”活动开展以来,全校近300支小队共开展了涵括身心健康、公益互助、社区服务等主题活动万余次。队员的参与率为100%。
(五)网络展示
校园网专门设立“红领巾小区”专栏,队员、校外辅导员家长和老师均在网站上展示各种主题活动风采,交流心得体会,分享成长经历,收获个性评价。目前学校网站上更新最快的就是校外辅导员手记以及学生的活动日记。网站已成为师生和校外辅导员(家长)分享“红领巾小区”活动经验、畅叙“红领巾小区”活动感受的温馨家园。
点评:“红领巾小区”活动让队员从家庭走了出来,从作业堆里走了出来,从书本里走了出来,从网络里走了出来,摆脱了耳提面命的说教,解放了队员的身心,融洽了亲子和师生关系,和睦了邻里关系,促进了社区文明和谐,构成了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多方位的立体育人网络,是一项扎实培养少先队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合工程。
“红领巾小区”活动让队员“我的活动我做主”,队员们越来越有创造性。队员们在活动的组织、策划、参与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在活动的执行过程中,锻炼了队员的敬业精神,在活动的互助过程中,学会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友善地对待他人。队员自身的进步和完善,是一种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方式。这是队员爱自己的一种表现,也是爱国的表现。
“红领巾小区”活动对队员们的教育意义日益显现,家长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家长经常与孩子走出社区,让更多更好的社会资源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营养剂。与孩子一起参加红领巾小区活动已经成为众多家长与孩子之间一项常态的亲子活动。
“红领巾小区”活动提升了队员的公民素养,反馈到学校的赞扬越来越多,小区里队员们追逐打闹的现象减少了,小区假日生活更有朝气了。社区对“红领巾小区”活动越来越支持,如广博星海华庭小区无偿给学生提供宣传橱窗,还专门提供了100多平方米的土地,让“红领巾小队”开展“种台湾青枣,盼宝岛统一”的活动。东角头社区多次与红领巾小队合作开展了“深圳读书月”“走访社区特殊家庭”“讲名人故事、做有志少年”“社区环保行”等主题共建活动。
深圳义工联、南山义工联、深圳大学义工联主动与红领巾小队联系共同开展社会关爱活动。3月9日,南山义工联和二(2)中队一道来到了西丽敬老院与老人们联谊,给老人们送去了欢乐。4月21日,深圳大学义工联与一(2)中队飞跃小队开展了名为“朝夕相处”的敬老活动。4月24日,二(2)中队的先锋小队携手深圳市美德社工服务社参加深圳市罗湖区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与残障儿童手拉手”的活动。队员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受到了各义工联的肯定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