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茂华
如何让薄弱学校发展成为优质学校?这成了学校管理者思考与实践的一个重要命题。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特色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追求特色日益成为学校办学的重要目标。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东马宁小学深受“永春文化”的熏陶,一直在思考如何结合教育发展的理念,最大可能地发掘永春拳的教育价值,推动学校教育建设快速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东马宁小学作为一所边缘的农村学校要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努力挖掘潜在优势和资源,依托马东村“永春拳之乡”得天独厚的条件,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积极投身于创建特色学校活动之中,以形成独特而特色鲜明的学校个性,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因此,永春特色学校建设是东马宁小学特色化发展的一个机遇,是其从乡村薄弱学校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一、创建永春文化特色的契机
马东村是“永春拳之乡”,更是保存“永春”最完整的一个流派,流传下来有12套拳、3套刀、6套棍。“永春”由杏坛马东村永春拳第一代掌门人陈华顺创建,历史上曾培养过叶问、李小龙等享誉全球的“永春”传人,现已传至第四代掌门人陈国基先生。永春公园坐落于马东村,建有一座独具一格的演武台,供村民群众健身、习武,强身健体,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几乎人人都打几套“永春拳”,“永春拳”的文化传统濡染整个村庄。东马宁小学地处马东村,以“永春”文化建设特色学校,正是在此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掘“永春拳”的教育价值。
二、创建永春文化特色的策略
(一)学校文化建设
在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上,学校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选定了永春特色文化作为带动学校整体特色的突破点、发展点,将永春文化建设置于体现学校理念、学校特色、学校品位的高度来构建。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四方面着手,逐步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格,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精神文化建设。结合马东村“永春”特色文化和自身发展潜力,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理念,进一步凝练了办学思想,进一步诠释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文武兼备”是学校追求的核心和灵魂,因此,将“崇文尚武”作为校训,反映出学校独特而深厚的永春文化底蕴。同时,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出谋划策,梳理学校的“三风”:以“明理、温雅、坚韧、宽容”为主题的校风;以“教学相长,潜移默化”为主旨的教风;以“博学、乐学、善思、求真”为主导的学风。师生全面发展,是学校构建“永春”特色学校精神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的是形成发展共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以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歸宿感。
物质文化建设。努力争取教育局下拨校舍维修扶贫基金,兴建永春主题公园。在小公园入口处矗立着刻有“崇文尚武”校训的石头,公园小路左侧是介绍永春文化的仿木宣传栏,公园小路右侧围墙上是武术动作剪影的“永春廊”,中心凉亭有木质对联,上联是“学文提笔安天下”,下联是“习武上阵定乾坤”,横批是“文武兼修”。公园靠教学楼侧是六个观赏性木人桩。“永春”主题小公园,融教育、娱乐、游戏于一体的“永春拳”韵律操等,不难看出学校“永春拳”传统文化育人课程于无声中浸润学生的心灵。学生耳濡目染“永春”传统文化,兴之所至,达到练习永春拳的最佳效果。
制度文化建设。为了扶植永春特色教育的长远发展,学校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配备了充足的器械和设备,并根据发展需求不断补充,为学生学习、训练提供了方便,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不仅如此,学校还特设了永春专用教室供永春队的训练,学生们有统一的永春服装。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师参与的“永春特色教育领导组”,具体负责 “永春特色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切实加强对“永春特色教育”的组织实施。另外,学校还制订一套相对健全的管理手册、考核方案、奖励措施,制订切实可行的关于永春特色学校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相关活动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
(二)师资队伍建设
2009年以来,学校先后挂牌成立“永春拳培训基地”“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春拳传承基地”等。基地成立了工作小组,组长是马东村党支部书记徐兆祥先生,副组长是永春拳第四代掌门人陈国基先生,杏坛“永春武术培训中心”总教练谭焕标师傅。学校依托厚实的乡土“永春资源”,邀请“永春武术培训中心”的总教练谭焕标师傅,到学校指导“永春拳”训练活动,同时派学校老师到“永春武术培训中心”学习永春拳。
(三)校本教材建设
学校师生发掘了永春流派的人物故事,整理了拳法套路等内容,编印了校本教材《永春》。校本教材《永春》分为四大栏目,一是“永春渊源”,介绍永春拳的历史由来以及永春的重要人物;二是“永春之乡”,介绍东马宁练习永春拳的现状;三是“永春学堂”,介绍永春拳入门拳法——“偏身拳”的动作要领;四是“永春纪事”,介绍永春拳近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晋升为“国字号”的“非遗”。永春拳校本教材的编印,对传承弘扬永春拳传统文化很有价值意义。
(四)校本课程建设
永春特色课程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低年级是“感受永春”,组织学生观看《叶问》电影,练习永春韵律操,制作永春涂鸦;中年级是“初探永春”,组织学生参观陈华顺故居、陈家祠永春纪念馆,练习偏身拳,制作永春书签;高年级是“弘扬永春”,组织学生学习永春渊源、了解永春历史人物,练习高深永春拳法,参加永春表演队,制作永春动作陶偶。永春特色课程的每个阶段又分成文化、实践、开发三个主线,形成永春校本课程九项内容。
其中,“实践”主线的课程分为“趣味型”的永春韵律操、“普及型”的“偏身拳”训练、“提高型”的“永春表演队”。“趣味型”是根据“永春拳”的基本动作,配上音乐,形成蕴含永春元素的“永春拳”韵律操,在上午大课间时间,组织全校学生练习永春韵律操。“普及型”训练是在每天早操和大课间时间,开展全校性的“永春拳”训练,练习永春拳入门拳法——“偏身拳”。“提高型”训练则是挑选有武术天赋的学生,打造一支 “永春”表演队,练习各种“永春”拳法,并接受社会团体的邀请,外出表演,弘扬永春拳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