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蕾
摘要:微课作为目前最为流行的教学和资源形式,得到了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大家都认可并试图更好地利用微课这种形式。目前,大多数省市推出的平台都是以微课展示为主,少数以教学为目的的功能也相对简单,不能体现出平台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对教学模式的支撑。该文从微课教学的模式出发,提出平台建设对教学模式的支持及微课平台应该具备的功能。
关键词:微课;平台;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7-0108-02
1 微课及其现状
1.1 微课定义及特点
微课是指针对某一学科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长度为5-10分钟的微型教学视频片段及与该学习视频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设计、练习测试、教学反思等辅助性的教与学的资源的集合[1]。
由于其长度的限制呈现的是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相对于时长45分钟左右的课堂实录更容易为学习者接受;由于其长度恰好与人的注意力规律吻合,学习的效果往往更佳;较短的时间设计更利于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实现学习。
1.2 微课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都组织了包括专题网站建设、微课教学竞赛、微视频制作比赛在内的微课建设活动。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于2012年l2月开始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建设了专题网站推广优秀微课,调研并完成了中国高校微课调研报告。包括广东、浙江、江苏在内的全国各地也开展了各类的微课评比和以微课为资源的微课网的建设。
但竞赛和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实际的课程教学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将这类微课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会在实施中遇到支撑资源不足、教学内容前后缺乏衔接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资源没有与课程完全对接,缺乏系统的规划;二是资源没有建立在一个可控、可管的平台之上,缺乏平台支持。
在微课课程资源的系统规划上,泰州市教育局通过组织学习,统一规划,用两年的时间,集合教师资源,建成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主体的“泰微课”专题网站。供全市学生学习,在微课资源的系统规划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2 微课教学的模式
微课建设最终是为了服务于教学,采用的模式的差异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利用微课资源进行教学,可以大致分成这样几种模式:
1)微课代替课堂演示
这种方式使用微课作为课堂教学演示,可以将教师从讲授者的身份中解脱出来,更多的将精力关注于学生学习的状态,提高了课堂的管理效率,教师转变为课堂实施环节的引导者。如果单纯使用这样的方式,与传统的课堂实际无本质区别,仅仅是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对课堂实现的优化,整个课程教学环节基本依赖于教师的控制。
2)微课用于课前预习
这种方式是将微课作为课堂教学前的预习资料,用于课前准备,弥补学生的差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了课前的微课作基础,学生学习的效果还取决于课堂教学的实施。
不结合其他教学和手段,仅仅弥补了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学习基础的差异,使所有学生能达到进入课堂的基本要求,从而减少教学时因基础差异造成的教学效率低下。这可以看做是课前预习的一种辅助手段。
采用项目或案例等教学法时,通过让学生在课前学习相关微课和资源,回顾教学实施中可能涉及的已学知识,学习解决问题所需的新的知识点,为教学实施提供保障。更加理想的是,课前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微课等资源的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实施与教师交流,最终根据自己的方案解决问题。在课堂着重于问题解决方案、方法的交流、学习、改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
3)微课实现课后复习
这种方式将微课作为课后复习资源,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强化和融合。课后利用微课资源,既可以实现通常意义上的补差,实现对智力、能力等发面有缺陷学生知识的补充,又可以实现对知识掌握情况良好学生的提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
综上所述,微课在教学环节的不同阶段,可以实现的功能是不同的。如果这样的一系列工作都要依赖于教师的管理、督促,势必消耗教师的大量时间,使教师疲于应付,压缩了他们的业务提升的空间。而这种有规律的管理活动恰恰是计算机擅长的。
使用信息化手段,使教师从繁琐重复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并不是使用计算机来完全替代教师工作,而是,通过软件平台的介入,提高教师管理、控制的效率。
3微课平台的基础功能
微课平台最基础的功能是承载微课资源,通过良好的内外网访问接口。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还应该提供以下几种基础功能:
3.1监测学习状态
教师希望学生规定的时间前,完成对微课及资源的学习。由于课前和课后的学习是非现场的,教师关心的就是,学生是否真正完成了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学习,甚至具體到是什么时间、用时多久完成学习的。在平台中,我们可以依靠计算机统计每名学生的学习时长及状态,并可以此作为以后对学生学习效率研究的依据。
3.2检验学习实效
如果仅仅是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能保障学生在完成微课学习后能达到课前学习教师期望的状态。这时候,我们就希望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测试。这种测试包括微课学习过程中的实时检测,微课学习完成后的课前练习以及不同学习阶段的阶段性检测。实时测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根据完成情况确定是继续学习还是需要对前面的内容重新学习;课前测试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阶段性测试作为阶段性的考核既可以帮学生了解某个阶段自己的整体学习状况,又可以作为教师阶段性复习内容调整的依据。
3.3评价学习
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客观反映。其构成包括自身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师生评价
师生交流等部分。平台应该能够通过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状态数据的收集,根据教师设定的转换规则自动统计出;学习效果可以通过阶段性测试、期末测试等各类测试成绩汇总生成;师生评价可以通过每次教学实施后的师生评价汇总得出。
4 平台功能拓展
4.1多平台的融合
由于信息化的推广,大多数学校已经拥有了各类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中,有部分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那么,如何将这些资源与微课资源合理地融合,这也是微课平台可以提供的拓展功能。
4.2手机端APP支持
在网络通信不断发展的大前提下,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远远多于使用计算机。在安卓系统出现以来,手机端app的应用远远高于了网页版,作为学生对于手机及APP的青睐更甚于其他人群。为了更加贴近学生的喜好,手机端APP支持也成了微课平台努力的方向。
4.3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功能的增加可以帮助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心得进行整理,从而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适应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为师生交流提供素材。
4.4师生交流
学生的学习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在学生遇到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需要教师或同学协助其解决。师生交流的内容既可以是学生遇到的问题寻求帮助,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对共同话题的讨论。
通过拓展功能的实施,可以提高微课平台的适应性和吸引力,使平台更加贴近师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达到更好地为师生服务的目的。
5平台实施形式
5.1专题网站
专题网站是指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学习专题而展开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它是针对具体课程特点专门开发的满足学生学习、师生交流等教学需求的课程中心网站。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创造了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并且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在线评估,给学生以及时的反馈。这种平台的优势在于在设计之初目的就很明确,针对性很强,网站的建设过程中能与教师充分沟通,所以,往往与教学活动具有较高的匹配度,实施效果得以保障。
以我校高级网络管理员考试学习网为例,该网站是我校专门开发用于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参加网络管理员高级工考试而专门开发的专题网站。该平台中,除了提供通常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理论、实践资源外,还针对高级工考试理论部分试题分布广、不易记忆的特点,开辟出理论练习专区集成了章节练习、闯关练习、模拟考试、我的错题在内的理论练习模块,通过侧重点不同的练习模式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增强记忆。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网站采用积分等级制度,不同积分可以获得不同的权限,通过学习获得的积分,可以在指定时段参与网站提供的小游戏。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的采取增加了网站对学生吸引力,自网站建立以来,学生高级工考试通过率由原来的不足60%,提升到一直保持在95%以上的水平。
5.2 课程中心
课程中心是指以自主学习、协同学习为主要特征,能实现教/学/管全过程的课程建设和互动系统,包括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和交互式网络教学支撑系统的覆盖学校课程建设,课程互动,课程管理,课程展示的信息化教学系统。
以我校的课程中心为例,通过课程中心的编辑课程信息、上传课程资源、设定课程结构和内容、设置作业和考试和交流互动的设计功能就可以完成课程的建设。上传课程资源可以通过目录式的结构,将课程内容细化到最小的知识点,方便用户的使用和管理;设定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现出的是课程实施的结构,在上传具体内容的界面中,可以设定在学生观看到某个时间节点的时候弹出问题,学生可以通过问题的回答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在设置作业环节中,作业分为标准作业和辅导作业两种,标准作业只能提交一次,辅导作业在提交之后还可以查看答案,发现问题可以再次修改后提交,这样一方面给了学生反复练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给教师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作业完成情况信息;设置考试环节中,试卷分为考试、自测、水平测试三种,考试和自测类似作业中的标准作业和辅导作业,水平测试是为实现课前测验设置的,学生可以通过使用水平测验,了解自己是否已经达到进入课堂的基本要求,从而保障教学实施的效率。
在课程实施阶段,通过发布管理将建设好的课程推送给学生;通过页面设置更改页面的排布和风格;通过教学管理设置学生最终成绩的构成比例;通过教学统计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成绩以及其他各类数据的统计信息。
总的来说,无论是专题网站还是课程中心都可以实现对微课资源的支持,课程中心的好处在于,教师可以反复使用同一模式构建不同课程,实现教学管理,而专题网站在针对性上显示出优势,选择哪种类型平台取决于教师的具体要求与课程中心之间的偏差到底有多大。
6 反思
教学实施的效果取决于很多因素,平台与资源建设只是因素之一,教学实施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实施者。优化的平台结构和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提高项目教学等常规教学模式的课堂效率,促成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这一切的前提是在教师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只有兩个方面协调运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学习、师生互动学习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 梁乐明.微课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3]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4] 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5]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6] 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