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施工标准化建设应对海外市场的挑战

2018-06-06 05:28刘舜
科技资讯 2018年3期
关键词:标准化建设

刘舜

摘 要: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實施,中国企业越来越频繁地参与海外市场的竞争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大多数业绩都是在发展中国家取得的,由于企业自身标准化建设水平低,很难进入到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本文主要从企业参与海外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及如何通过加强企业标准化建设水平,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去应对欧美市场的挑战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标准化 海外市场 建设

中图分类号:F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c)-0121-02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经济规模从过去10年,中国从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跃升至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3倍多,大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国家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如: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随着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使中国参与海外工程越来越频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统计201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540.74亿美元,同比增长8.19%。合同完工额从2005年的194.58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540.74亿美元,我国在世界工程承包市场份额在逐步扩大。进入世界前250强国际承包商名录的中国企业增加到65家。从提供的数据看,我们不难看出,海外工程营业额在稳步增长及海外业务在大型工程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海外工程在公司的比重越来越大。海外业务给这些公司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根据中国企业在世界不同地区市场份额统计如图1所示。

1 中资企业在欧美市场份额占有率小的原因

从图1提供的数据我们也应看到这些成就大多是非洲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取得的,2012年非洲已成为中国内地承包商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最大的市场,超越了亚洲市场贡献的份额。而在欧盟国家取得成就就相对较小。仅为3.6%,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立足于世界就必须需要在欧美发达国家取得成绩,因为欧美国家尤其是欧盟国家制定的标准,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只有在这样的国家取得成功才能被世界所承认,才能涌现出像“西门子”“德州仪器”“英荷壳牌公司”那样世界知名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中国在海外参与的工程项目尤其在欧洲国家举步维艰,个人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1 国际方面

从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后开始,世界经济开始下滑,后来在各国大规模经济政策刺激下有所回升,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疲弱复苏态势,在一些欧洲国家从保护当地经济及就业的角度出发,通过提高准入制度尤其是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来限制外国企业来竞争,增加了中国施工企业进入到所在国的市场参与当地建设工程项目的难度。

1.2 国内方面

1.2.1 管理思想、管理手段落后,不符合国际施工标准

中国好多海外工程公司延续着国内工程建设的经验,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认为只要按照国内工程建设那样按要求、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就行了,对施工中的标准、规范不重视,使施工人员没有养成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所指定的方式进行施工的习惯,认为在施工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完成项目就成,也不管这些方法符不符合所在国的施工标准,是否符合施工安全规范。再加上项目施工所在国从当地就业考虑,要求项目施工中必须雇佣当地工人,由于施工标准不规范,当地工人以不符合本国的施工要求为名,拒绝施工,延误了工期,给企业造成了损失。

1.2.2 施工操作手册编制不规范

中国企业到海外参与项目或企业产品输出到海外在进行安装调试中,培训当地安装施工人员时经常遇到问题,中国许多员工习惯于采用土方法、土办法,不重视自身施工操作手册编制。在中国土方法、土办法是在长期施工中取得的经验的总结,在实际施工中也确实能解决问题,但在海外项目中,由于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在欧洲国家,这些国家几百年来形成的契约精神,表现出对法律、规范的尊重,做任何事都按照制定的规范一丝不苟地执行,以至于这些土方法、土办法并没得到当地的认可,往往会问有什么科学依据,尤其在对当地员工进行培训时。如:中国某公司在西班牙进行太阳能项目安装工程,在对当地工人进行培训时,往往喜欢在安装中培训一些土方法、土办法。但当地工人对此表示拒绝,指了指手中的安装使用说明书,表示一切施工安装以贵公司提供的安装使用说明书为主,如果按照安装安装使用说明书不能准确安装,造成的损失由贵公司负责。这样如果在编制施工操作手册不规范,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影响企业的声誉。反之德国的公司在施工操作手册编制就很规范,继承了德国人严谨的性格,在设备安装操作手册说明中甚至对固定螺丝拧几圈都有说明,造就了有的德国企业规模虽然不大,但做出的产品却享誉世界。

1.2.3 企业自身的标准化的建设重视不够,制定的标准低,跟国际不接轨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开始推进企业的标准化建设,以有利于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推进自主创新,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来积极参与到世界市场,使企业做大做强。有些施工企业仍然沿用在国内老的管理办法对企业标准化建设重视不够,有的企业虽然也编制了标准化手册,也是在政府督促下应付差事之举,不是制定的标准过低,就是标准制定的虽高却不照此执行,使企业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如:2011年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波兰高速公路建设中,被波兰政府“炒掉”,改换成欧洲建筑商。造成这个结果有资金、项目部领导层管理能力不强、缺乏财务知识等原因。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根据欧洲的标准配置要在公路下面建近1m高的通道,让青蛙及其他小动物安全穿过公路,结果被中方忽略掉了。

1.2.4 政府对企业标准化建设审查不严

国家为了加强企业标准建设,都会定期检查企业标准化的实施情况,但在施工企业标准化检查往往只根据企业提供的书面材料来评判企业的标准化建设的优劣,并没有到施工现场来看看,标准是否真正贯彻到位。一些企业为应付检查,往往请专业公司把书面汇报材料做得很光鲜来蒙混过关,这样的审查很难对企业起到真正提升竞争力的作用。

2 改进的措施

从以上看中国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遇到的挑战有所在国的贸易保护及中国企业自身管理的原因造成的,但主要的还是企业自身的标准化建设水平跟不上国际发展形势造成的,适应不了欧美国家严格的标准,要想改变被动局面,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2.1 施工企业应转变管理理念

企业应改变过去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思想,要加强施工队伍的培训力度,养成按照施工标准严格施工的习惯,在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应严格把关,看施工是否符合施工规范,要按照工程施工说明的步骤一步步执行,不应只注重结果,忽略过程。

2.2 加强工程施工操作说明书的编制,使其符合国际标准

在参与海外工程施工中,经常涉及到对当地员工的施工培训,由于一些文化差异再以国内施工的一些土方法、土办法来培训当地员工,很难被当地人接受。因此应严格按照国际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安装说明书的编制,保证施工安装说明书符合所在国的施工规范。同时对一些给施工带来便利的土方法、土办法进行研究上升到理论高度,以科学的语言来对土方法、土辦法说明,使所在国的员工便于接受,给施工带来便利。

2.3 企业应把自身标准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与国际接轨

不能认为标准化建设可有可无,把标准化建设工作看作应付差事之举。应从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都以最严格国际标准做参照,加强企业标准建设。在平时的工作中以制定的标准为准则来执行。同时建立奖惩制度,保证制定标准化能贯彻到位。

2.4 政府应对施工企业的标准化进行严格审查

政府在进行标准化审查时,不应只看企业提供的书面汇报材料,去判断企业标准化执行情况的优劣,不被光鲜的书面材料所迷惑,还应到施工现场看是否执行到位,保证企业标准化建设真正落实到位。

3 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中国企业包括施工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海外市场的竞争中,严格标准化建设将是企业在应对海外市场的竞争中的“护身符”,正如市场流行的一句话所说“一流企业制定标准,二流企业根据标准设计产品,三流企业根据标准加工产品”,因此在激烈国际市场竞争,企业只有加强标准化建设并严格执行,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中国海外工程行业发展分析[EB/OL].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705/524357.html.

[2] 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中国海外工程行业发展分析[EB/OL].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705/524357.html.

[3] 张宇,许程洁.解读2013年度ENR国际承包商250强[J]. 工程管理学报,2013,27(5):113-118.

[4] 宋常青.中国海外工程公司兵败波兰[N].中华建筑报,2012-06-19(009).

猜你喜欢
标准化建设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流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