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策略

2018-06-06 02:27林雅梅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棒探究数学

林雅梅

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授课本的内容,强行向学生灌输知识,则会使课堂缺少生趣,并消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遏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则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创新思维也将得到充分的展现,从而促使课堂学习更为有效。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分析、交流来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知识并掌握方法。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笔者从引、启、探三个角度进行探索,阐述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

一、引——以“趣”促“学”

课堂中,教师常结合所教内容、目标等来设置一些鲜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他们准确地理解文本中的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所研究问题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从而激起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

1. 巧导入,燃探趣

导入是课的起始部分。如果在导入的过程中,能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他们探究的兴趣,那么课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内容,别具一格地设计导入环节。

如对于一年级上册 “几和第几”的教学,课始,我为学生口述了一个小故事:以前有个叫“稀里呼噜”的人,来到一家小吃店,呼啦啦地吃了一碗又一碗的牛肉面,足足吃了五碗才吃饱。这时,他拍着肚皮说:“唉,早知道要吃五碗面才饱肚子,就先吃第五碗好了!”谁知这话被旁人听到后,发出了一阵哄笑声!故事叙述到此,已经有学生好奇地问:“为什么旁边的人会发出哄笑声呢?”我顺势告诉他们:“等学习了本节课‘几和第几的知识后你们就会明白了。”上述导入,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促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当然,导入的方法还有不少,如游戏导入、谈话导入、猜谜导入等等。一个巧妙的导入,能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其对知识的探究热情。

2. 赏范例,触探弦

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喜爱具体可感的事物。教学中,通过范例的直观展示,能够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冲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增强学习主动性,从而有效地触动学生探究的心弦。

如在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教学中,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组有规律的图画,学生很快被图画中所展现出的“规律美”深深地吸引住,禁不住发出阵阵的“哇、哇”声。我随即问:“这些画有什么特点?”学生说:“图画中的颜色不断地重复出现。”还有的学生说:“我发现画中的图形也是重复地出现。”我马上抓住这即时生成的课堂资源,进行评价:“真细心!像图中所画的颜色、图形那样按一定的顺序不断重复出现的情况,我们就称之为有规律。”

以上教学,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规律的定义,而是在一幅幅画展示的过程中,激起了学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这些作品的特点。此时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已被打开,发现事物重复的规律也就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3. 巧设问,引探欲

实践证明,课堂中教师若能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意识与迫切探究的动机。当然,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不能随意,而应根据课的教学核心内容来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对有效问题的探究中,自主纳入新知、实现对新知的主动建构。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取出学具小棒(3根长度分别为2cm、3cm、4cm的红色小棒;3根长度分别为2cm、3cm、7cm的紫色小棒;3根长度分别为5cm、2cm、7cm的黄色小棒),再分别用同一种颜色的三根小棒,各围一个三角形。学生兴奋地在组内动手实操,但没多久他们就发现紫色和黄色小棒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见状后,我立马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些学生答道:“因为紫色小木棒中有一根比较长,而黄色小木棒中有两根比较短,所以这两种颜色的小棒都不能围成三角形。”笔者在表扬学生观察得仔细后,又设问:“请量量、算算每组颜色中的三根小棒,看看它们的长短搭配究竟有什么不同?”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完全被激发了,他们对小棒进行度量、计算后,展开热烈的讨论,探究出了本节课学习的核心内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二、启——以“法”提“能”

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合理地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舞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促使他们从中启动思维,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发现。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1. 合作赢探究时空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多边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增加了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合作能有效地实现学生间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资源的共享,从而增加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整合信息的机会,不仅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的能力,还为探究任务的顺利完成赢取了时间。

为使合作更高效,教师要合理组建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约4~6个成员,为了让组员间在合作时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尽量使小组内的成员在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等方面能够互补。当然,还需加强组员间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学优生明白,在启引、辅助后进生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这样才能使合作探究达到高效的目的。

2. 点拨提探究时效

自主探究是学生从已有知识水平及学习经验出发,通过不断地思考、研究和发现而获取新知的过程。探究中,教师的点拨很重要。所谓“点拨”就是要在学生的懷疑点、迷茫处给予启发,帮助他们及时打开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少走弯路,提升学习效率。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圆的周长”时,我抛出问题:“猜猜,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几倍?”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大约是3倍,有的说大约是4倍……我随即点拨:“有什么好办法能比较准确地知道圆周长与它直径间的倍数关系?”学生思考片刻后,说道:“可以分别量出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长度,再把这两个长度相除,就知道结果了!”顺应学生的想法,我让他们在小组内动手试一试。通过度量、计算等探究活动,他们最终发现了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上述活动,正是有了教师的有效点拨,才促使学生找准了探究的方向,思维聚焦于“度量、计算”上,避免了无效时间的流失。

3. 质疑增探究内涵

质疑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对一些存有疑难的问题,产生困惑,进而自主提出疑问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促使学生主动投身探究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质疑,使他们带着思辨的眼光,探究知识本质,丰富探究的内涵。

如在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的教学中,学生自学课本后,纷纷质疑:“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后,它的侧面展开后一定是个长方形吗?”于是我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他们兴致盎然地通过“剪—展—察—思”系列探究活动,发现还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它的高相等时,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后,展开侧面得到一个正方形;第二种,如果斜着剪开圆柱的侧面,则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在以上变式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中,学生深刻地经历了一次内涵丰富的探究之旅,質疑力、思辨力亦从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拓——以“展”引“深”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应对教学中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给学生留有继续思索、继续探究的机会,从而延展他们自主探究的深度。

1. 拓延人文史料,使探究更丰富

课后,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一些内涵丰富的人文知识、数学史料等介绍给学生阅读,让他们从中感受数学发展的曲折性,认识数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感悟数学思想,丰富他们对新知的探究。

如在教学了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后,我向学生介绍了“周髀算经”“刘徽的割圆术”“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等史料。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还从中了解了圆周率的由来及其演变历程,并进一步感悟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对圆周率的探究也就更加深入了。

2. 拓伸实践活动,促探究多视角

课堂结束后,教师可根据教学重难点、学生的知识经验等设置一些适度的延伸性活动,拓宽学生的探究视角。

如在教学了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后,我结合课的内容,设置了一项拓展性的延伸活动: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转盘,在转盘中分别涂上黄色、蓝色和红色,并且要求指针转动后只是偶尔停落在黄色区域,而停落在蓝色、红色区域的次数要同样多,该怎样涂色?结果学生呈现了多种多样的设计方式。这项创造性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探究内容,还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其中,促进了他们对新知的内化。

3. 拓宽解题思路,让探究多样化

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些一题多算的题型,让学生在对不同解题策略的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与探究。

如在教学了六年级下册“比例”后,我出示了一道课外题:红花和绿花的数量比是3 ∶ 8,绿花有72朵,红花有多少朵?(把你想到的方法写下来)。学生思考后,列出以下方法:(1)72÷8×3;(2)72 ∶ x =8 ∶ 3;(3)x ∶ 72=3 ∶ 8;(4)72 ∶ 8=x ∶ 3;(5)3 ∶ x=8 ∶ 72;(6)72×3/8;(7)72÷8/3。从这些算法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学会了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体现了探究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这过程中,学生对比和比例的概念本质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亲历更多的体验,促他们在体验中思考、探索,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

责任编辑 罗峰

猜你喜欢
小棒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巧移小棒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共需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