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民:变革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2018-06-06 07:26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 2018年16期
关键词:农科流通农资

□ 《中国农资》记者 韩 玮

作为陕西规模最大的农资流通商,从创立之初的年销售额5000吨,到2017年度的55万吨,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多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陕西农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改革中不断前行,而作为最早与化肥结缘的一代老供销人,杨雅民初心不改,带领陕西农科不断前进,为我国肥料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始终不变的就是一直在改变

1983年,刚参加工作的杨雅民就被分配到供销社的化肥科,负责化肥的调配,从此便与化肥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后来工作几经调动,但工作内容始终与化肥相关,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杨雅民对化肥行业的了解逐渐加深,虽然当时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但对化肥十分熟悉的杨雅民早就看到了其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1997年7月,时值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前夕,陕西省农业厅组建了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杨雅民毅然放弃了政府的工作岗位,以参股的形式加入了陕西农科,在化肥市场化的改革的浪潮中,他也迈出了自己人生的重要一步。流通体制改革初期,供销社依旧还是市场流通的主体,陕西农科以基层供销社为主要对象,缩短流通渠道,在企业发展初期,创造了出色的成绩。

2005年,陕西农科实现改制,由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改组为私营股份制企业,这也使陕西农科进入全面市场化发展的机遇期。杨雅民说,当时化肥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完成,他带领着陕西农科本着“诚信为农,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明确了企业的流通属性,在流通渠道建设上下功夫,直接与村级零售商开展业务,缩短流通渠道,增加企业利润。同时,陕西农科还承载了国家化肥储备的任务。

2008年,在经历多年市场考验之后,杨雅民意识到,将企业定位为流通企业限制了企业发展,随即扭转思路,使企业开始向服务型企业转变。他认为,服务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为我国农业服务,这是每个农业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是为客户服务,除了为上游的生产企业服务外,下游客户的基层农户和村级农资店也是重要服务对象。在明确了发展理念之后,陕西农科在村级农资店的帮助下积极开展产品技术宣传和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利用宣传车等多种现代化交通工具进行科普宣传,赢得了基层农户的信任,也为村级零售商的经营带去了便利。

由于拥有良好的企业化基础,公司架构上采用“两级管理,一级核算”的思路,在陕西地区建立了十几个配送中心,负责区域内的商品销售,其性质就相当于陕西农科的分公司,极大地提高了供货效率,使陕西农科在几年时间内快速成长起来。

杨雅民 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推荐理由

一代老“供销人”初心不改,专注化肥营销35年。

注重基层客服服务,深入了解农户需求,以基层客户为企业立足之本。

将改革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思想,以先进理念和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发展。

改革创新已经融入了企业血脉

创新始终是陕西农科的主旋律。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陕西农科也在不断寻找改革思路。首先是营销模式的改变。当年省级流通商很少有扎根基层搞宣传的,更多是依赖县级代理商、村级零售商和公司业务员深入基层,到村级零售店帮忙搞宣传,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户答疑解惑,指导农户合理用肥。当时,国家化肥零增长计划刚刚提出,许多农户误认为种地不再需要化肥,陕西农科的业务员专程就这一问题走进农户家中,为大家详细解答,让农户明白土地离不开化肥,零增长是在保持土壤肥力的情况下零增长,是为了规范农户用肥。另外,在经作区,积极宣传水肥一体化,引导农户使用滴灌设备,使肥料利用率最大化,为农户节约了成本。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陕西农科也是成果颇丰。2013年,投资3000万元成立了陕西海棠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坐镇,充分实现了科研成果转化。海棠公司目前以苹果、猕猴桃等经济作物的组培脱毒苗木为经营主体,同时,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开始了中药材的育苗业务,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陕西农科计划将全省的配送中心增加到30个以上,将化肥销量提升到100万吨以上,达到陕西全省实际用肥量的1/3,继续稳固陕西农科省内龙头的地位。

猜你喜欢
农科流通农资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