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剑华 陈福华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保险管理中心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个系统工程,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影响直接结算。由于医保经办机构和参保人员之间信息不对称,医保经办机构的工作是否细致,服务是否到位,直接决定了参保人员的服务体验。江西省人社厅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几个关键环节多措并举,提升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打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高速通道。
如何加快建设进度,使广大群众早日享受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便利,如何判断正式接入国家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之后,江西修建的这条“高速公路”到底通不通畅,“车子”在上面行走究竟安不安全?江西医保经办和信息管理工作人员不断思考,想出一个又一个“好办法”。
一是试点先行。通过对全省各设区市省内异地就医工作情况和信息系统建设基础进行比对,省人社厅确定采取分批改造、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办法,推进江西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建设。首先,选定各方面条件较为完备的抚州市作为跨省异地就医试点城市,并迅速启动系统改造,2017年4月下旬完成抚州市就医地全流程测试工作,并通过人社部验收。5月初抚州市正式接入部平台,实现了江西省“零”的突破。
二是制定标准。江西省将业务系统、定点医院HIS系统及用卡环境改造升级等工作进行细化。对每一步工作的需要完成时间通过抚州的试点精确到天,制定了跨省就医平台“20天”工作进度标准。即:业务信息系统和医院HIS系统改造工作量限定为10天,与国家平台联调测试3—5天,入网申请加入国家系统联调2—3天,全面完成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工作共20天。并以此为标准,全面同步推开全省其他11个统筹地区上线工作,使全省各统筹地区上线工作在第二个20天全面完成。
三是组织实测。为了给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开道”“趟路”,尽量减少参保人员将来直接结算可能遇到的问题,2017年6月下旬,江西省人社厅组织开展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实测。全省人社系统抽调人员成立12个由业务、财务、技术人员等组成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测小组,分赴当时已正式接入国家平台的29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实测,在63家医院共开展了106人次实测,完成直接结算95人次,成功率为90%。对11例未实现直接结算的案例,实测组与相关省市及医院一起查找原因,对症施策,在再次测试时实现了直接结算,解决了江西跨省异地就医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也帮助其他省市查找解决医院接口问题,受到其他省市的欢迎。
跨省异地就医的唯一凭证是社会保障卡,参保人员申领社会保障卡是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一个重要基础。为使参保人员申领、补换社保卡更加方便快捷,江西省出台了一系列便民措施。
一是完善制发体系。建立全省统一的集制、发、管、用为一体的社保卡综合管理平台,优化社保卡业务经办流程,将申领渠道延伸至县区,下放制卡权限,统一为各市、县(区)配备小型制卡设备142台,由原来的省级集中制卡转变为省、市、县三级制卡,大大缩短了制发周期,在全国较早实现了县级以上窗口补换卡和零星制卡立等可取。
二是开展上门服务。在原来由单位、社区统一领卡的基础上,联合银行开展上门集中发卡和金融功能激活服务。同时,携带移动终端设备为持卡人提供上门修改社保卡密码服务,确保社保卡即领即用。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大胆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建立异地用卡服务机制,为异地安置人员和长期异地工作人员提供异地申领、补换卡、更换密码等服务。
异地备案程序是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必不可少的环节,为贯彻“放管服”改革精神,简化参保人员备案的流程,江西省对原已经办理了异地安置的人员基础信息批量上传、批量备案,使4.6万多参保人持社保卡可直接在原安置地异地定点医院进行直接结算,消化了“备案存量”,极大地减轻了异地安置人员的“跑腿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流程,使异地备案流程更加精简、方式更加人性化。
一是精简环节。取消就医地审批程序,各统筹区进行人员备案时,取消原来需要就医地提供的所有证明和盖章的程序,参保人根据需要向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递交相应申请材料,即可申请异地就医备案。
二是开放选点。参保人员在参保地办理备案时直接备案到就医地即可,参保人员的异地就医选择范围扩大到就医地所有上线联通的异地定点医疗机构。
三是远程备案。进一步拓宽异地备案渠道,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行“不用跑”政务服务,开通公务邮箱、微信、传真、网络、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等远程备案申请功能。江西省本级还在本地定点医院开展医院为参保人员申报异地转诊备案信息的服务,由定点医院的医保办通过微信等手段让经办机构先行备案,相关纸质材料每月一次集中交经办机构存档,参保人员办理转诊转院时不再需要自行前往医保经办机构。
虽然系统已经顺利联网,也已组织人员实测,但实际结算顺利与否,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有位患者说得非常恳切:“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一项新生事物,有点故障我们可以理解,只要能有人及时过问、解决我碰到的问题,我就是满意的”。省内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全力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保驾护航”。
一是安排专人负责。虽然目前全省各级医保经办机构人员配备都比较紧张,为方便省内相关部门互通信息,各设区市及定点医疗机构仍然克服人员不足的困难,明确了跨省异地就医工作专门负责人和联络员,统一上报省社保中心汇总,组成跨省异地就医即时联络组。
二是建立保障机制。利用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建立“异地就医联络群”,将经办、财务、信息等多方面业务人员联系在一起,形成省平台、设区市、定点机构三级互动机制,对参保人跨省就医时出现的问题提供即时帮助。
三是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经办和信息部门对人社部每期通报的全国跨省异地就医运行情况认真分析,将出现的报错情况分类整理,逐步改造完善省级异地平台功能,同时通报至各县区,督促各地对照查找,分类解决问题,完善本地医保系统功能,变逐个解决问题为分类分批解决问题,从工作机制上保证参保人异地就医故障越来越少。
实践证明,经办服务创新只要向前一小步,就可以让广大群众方便快捷一大步。江西跨省异地就医工作进展之所以能够迅猛、快捷、高效完成,凭借的是各级人社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和信息管理部门积极主动跟踪服务的服务意识和始终秉持“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等一分钟,多一份满意”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宗旨,对跨省异地就医各关键环节一点一点努力积累而取得的。今后的跨省和省内异地就医系统将联入更多的“点”,形成更加方便快捷的“线”,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异地就医服务,努力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保险管理中心
江西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成绩单
◆2017年5月5日,江西省平台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7月28日,作为就医地,实现第一笔跨省直接结算。
◆截至2018年1月底,跨省异地就医上线医疗机构286家,其中三级定点医疗机构72家,二级200家,一级及以下14家。
◆作为就医地,直接结算198人次,医保基金支付229万元,人均1.15万元。
◆作为参保地,直接结算7825人次,医保基金支付12018万元,人均1.54万元。
为尽快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社部专门成立了部领导直接挂帅的领导小组,图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办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