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大洪
新三板开业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从去年低,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流动性不足,不但融不了资反而要额外增加成本,所以一些企业选择了主动摘牌;与此同时,新三板为了留住优质企业也纷纷出台措施,刚刚推出的“新三板+H”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对于新三板企业是去是留,是选择主板上市抑或是到港股上市,专业人士及专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为了提高新三板的流动性,监管层可谓不遗余力,先是进行分层,继而引入做市商交易制度,但均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新三板与港股合作或许会让新三板焕发出新的青春。”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IPO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新三板与港交所合作对于留住优质企业无疑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4月21日,股转系统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新三板挂牌公司可以到境外发行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下简称“发行H股”),而无需在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
股转系统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备忘录规定,全国股转系统对挂牌公司申请到香港联交所发行股票和上市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新三板挂牌公司可以结合自身业务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进行资本运作,实现与境外资本的对接。
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组负责人彭海表示,从微观层面来看,“新三板+H”模式的开启最直接的作用是防止新三板优质公司持续外流、促进新三板市场的健康发展。合作备忘协议的签订,使得优质挂牌企业不必像过去那样只能去做单向选择,留在新三板也能享受到更加便利的上市融资环境。
“这一政策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在东北证券分析师付立春看来,“这标志着新三板的国际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而一位接近股转系统的人士则表示,双方的合作最大的意义是为成长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增加了一种融资渠道。
一家正打算到香港上市的新三板挂牌公司的高管表示,公司本来准备在新三板摘牌而赴港上市,自股转系统与港交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之后就不必走摘牌这道程序了。目前,已经与投行进行了初步接洽。至于为什么选择赴港上市,该高管坦言,目前在A股排队的企业太多了,且过去一年的过会率并不高,而港股则实行注册制,对公司业绩等的要求没那么严格,所以最终公司决定到港股上市。
“对于多数企业而言,资本市场路径选择的成本仍将是其的首要考虑的因素,不能盲目跟风。”彭海建议说,“由于存在较高的两地上市门槛,‘新三板+H’模式并不会是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普遍性选择,预计只有少部分优质挂牌企业能够满足‘新三板+H’”模式的条件。”
在摘牌趋于常态化的态势下,新三板企业该如何选择并规划自己的资本市场发展路径呢?
广证恒生认为,对于净利润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受市场环境以及自身规模较小的限制,目前可能享受新三板的融资及流动性便利不足,短期主动离开新三板,降低挂牌成本而发展好主业不失为一个明智选择。而对于利润规模尚未达到IPO标准的企业而言,如果可以享受新三板的融资便利并具有一定的二级市场流动性,留在新三板并通过其融资的便利性加速企业发展将是更好的选择。
除了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外,业内人士认为,新三板企业及投资者的心态需要改变。对于企业而言,应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综合考量适合的资本运作路径,不能盲目跟风;而对于投资而言,则要准确判断投资环境,不能一味期待政策的红利,要加强自身专业投资能力的培养。
“企业应彻底改变这样一种传统的想法,那就是‘即使经营不好、不规范,也能融到资,再差的话还有一个壳的价值’,这种想法在新三板市场是不现实的。”付立春表示,对于企业而言,新三板已逐渐发展成为市场化程度、差异化程度较高的资本市场,应该避免资本运作的惯性思维,更不能有侥幸心理。新三板企业需要立足于主业,重点发力持续经营能力以及规范性等问题,实现真正的价值提升。
“要投资有价值的企业,而不是仅仅关注是否IPO。”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认为,对于已经挂牌新三板的企业而言,应审慎选择是否摘牌。挂牌新三板,对于企业规范治理及信息公开都有益处。而对投资机构而言,在短时间内获得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
并购和被并购的交易是当前新三板市场出现的一个很显著的现象,止卓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政向笔者表示,“新三板企业应下功夫做好并购和被并购的大文章。”
对于被并购的企业,王政认为要解决好以下五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找到好的并购方,好的并购方不止是能给出好的价格,还要看并购方和自身是否匹配,被并购之后能否有更好的发展,创始团队在并购方能否发挥出价值。第二,交易结构要合理,要能够充分保障自己的利益。第三,如何衡量自己的价值,要掌握主动权,明白自己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对方看中的是什么。第四,被并购的时点要掌握好,有的企业在半年左右时间就能让自身的价值更大,那么就不要现在卖,可以保持联系。第五,处理好业绩对赌条款,不要因为一些条款设计不好,失去了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