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运作方式的角度,可将基金会分为运作型和资助型。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基金会为运作型。2014年12月18日,国務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倡导和支持“募用分离”,促进了更多基金会开始向资助型转型。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基金会如何向资助型转向?本文将分析我国资助型基金会的发展现状,并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童缘”项目为例,总结其在资助过程中的经验,针对其面临的挑战,提出现阶段基金会应通过普及现代慈善运作理念、推动公益组织建立公开透明机制、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来实现转型。
关键词:资助型 基金会 转型
基于运作方式,基金会可以分为运作型基金会和资助型基金会。运作型基金会从社会中筹集资金,并直接运作公益项目。资助型基金会则在筹集资金后不直接运作公益活动,而是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等方法来帮助其他社会公益组织展开公益活动。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基金会都属于运作型。伴随着基金会的专业化发展,我国基金会正逐步提高透明度与运作效率,传统的运作型基金会渐渐引入项目招标制,向资助型基金会转向。
1.我国资助型基金会发展现状
20世纪初,现代意义上的基金会于美国兴起。改革开放时期,一些国外的基金会陆续进入中国大陆。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出台,我国的基金会数量迅速增加。截至2017年11月28日,我国的基金会总数达到了6331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我国的基金会在数量上急剧增加的同时,资金运作方式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现阶段,大多数基金会都属于运作型基金会,主要通过自己筹集资金、自己运作项目的方式开展工作。作为一个结构复杂的组织,运作型基金会同时筹钱和开展公益项目,轻易就会受到公众质疑。而在美国,私人独立基金会数量占全部基金会的 88.7%,其中超过90%属于资助型基金会,而运作型基金会为数不多,仅占基金会总数的6.30%。
随着国民慈善意识的逐步提高,受到国外先进慈善理念和运作模式不断影响,我国的慈善组织和行业结构也面临着转型调整的改革新局面。从运作型向资助型转变的过程,就是学习如何“筹钱”、“管钱”和“花钱”的过程,在现实条件下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1.1筹款难度大
资助型与运作型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筹款时没有确定的落实项目,只能使用非指定性捐款。但是大多数捐赠者更倾向于捐赠一个特定的项目,而不是非指定性的资金。中国的捐赠者更愿意向直接的救助项目捐赠,而非资助型项目,这就给资助型项目的募款带来极大的困难。
1.2公益组织执行效果难保障
要想让基金会能够放心的将项目落实的职责交托给符合其宗旨的公益组织,就需要有一批专业能力强,管理规范的社会组织。当前的公益组织,很多项目没有专业团队执行,其透明度、科学性、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很难达到专业要求,执行效果也难以保障。基金会资助这些组织开展项目,也会受到捐赠人的质疑。
基金会向资助型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在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着种种困难,基金会的转型之路该如何走将是公益领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儿慈会“童缘”项目
2.1案例介绍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成立于2010年1月12日,是我国具有民间色彩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基金会的救助的对象主要为社会上无人监管抚养的孤儿、流浪儿童、辍学学生、问题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它的特色可以概括为“民间性、资助型、合作办、全透明”。其开展的项目分为资助项目、专项基金、合作项目,其中资助型的项目占很大一部分比重,如9958急救中心、童缘资助中心、孤儿成长救助等。下面将以“童缘”项目为例,分析儿慈会如何开展资助型项目。
“童缘”项目成立于2011年7月,是中华儿慈会推出的资助型、支持型项目,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民间公益组织搭建联合劝募的平台,提供公益宣传、资源对接、募款支持、能力建设等支持,推动其规范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五年来,通过中华儿慈会募集的3100余万元,童缘项目已经陆续资助了214个公益项目,支持了47家公益组织开展联合劝募工作,开展超过300次的公益活动,吸引了8万余志愿者投入22万小时的志愿服务,让超过20万困境儿童受益,间接受益人群达到60万人。
2.2案例分析
作为典型的资助型项目,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童缘”项目不断探索资助之道,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为基金会转型积累了经验。
2.2.1合理分类,突出不同类型项目的优势
中华儿慈会将所有项目分成三类:自主项目、合作项目、专项基金,对于不同的类型的项目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发展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个项目的优势。设立自主项目、合作项目、专项基金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便于监管,在严格而全面地监控自主运营的项目的同时,从宏观上把控合作项目和专项基金,使其他公益组织在运作项目时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创新空间;另一方面,从联券平台到合作项目到专项基金,给予了民间公益组织,尤其是草根公益组织一步步发展的清晰道路,推动公益组织发展壮大。
2.2.2童缘联合劝募计划,为更多的项目和机构提供资助机会
“童缘”项目在转型后,开展“童缘联合劝募计划”,搭建起一个民间公益组织联合劝募平台,为更多的资助型项目提供机会。“星星雨专项基金”、“太阳村专项基金”就是从一个小的项目发展成为童缘联劝平台上的项目,最终称为专项基金的典型代表。童缘联合劝募计划使得公益组织在募款时具有独立性,公平接受捐款人的选择,一方面解决了草根公益组织因缺乏合法的身份而陷入的“筹资难”困境,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由于大多数公众的捐款带有指定性,从而公募基金会募集“资助型”资金难的问题。
2.2.3注重民间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整个公益产业链中的资金和资源提供者、供给者,儿慈会通过资金资助来推动公益组织运行公益项目,从而带动民间公益组织的发育与成长。这对于公益组织,特别是草根公益组织汲取本土资源、克服资金瓶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效应。儿慈会支持公益组织,不仅是资助符合要求的公益组织开展活动,同时将这些组织放到儿慈会的平台上,鼓励他们自己募集善款、创新形式、增强实力。
2.2.4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资源
儿慈会把人人公益理念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了整合,利用了众筹的思想、微信的传播、移动支付的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凑款、开展项目。例如与淘宝合作开展联劝项目,用淘宝的平台帮助公益组织去募款。2016年,童缘资助中心在新浪微公益平台上线4个项目,筹款合计5266元;在蚂蚁金服公益平台上线5个项目,筹款439604.54元。2016年,童缘网络募捐共计6261961.89元,占童缘总募捐收入的60.6%。
不可否认的是,儿慈会在开展资助型项目的探索中,尚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评估的不到位,专业化人才的缺乏。这些问题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从中国的慈善事业来看,我国慈善产业发育与分工程度较低、整体发展时间较短、经验缺乏;从慈善组织的能力来看,当前公益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不足,项目运作能力有待提升;从公众的慈善理念来看,诸多先富阶层对基金会在现代慈善领域中的功能定位与具体分工认识不清,广大民众对慈善事业认识不深。因此,要推动基金会向资助型转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结论与建议
3.1研究结论
“童缘”项目作为资助型基金会的典型案例,通过许多成功的探索为基金会的转型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要想成功地转向资助型,中华儿慈会仍面临着很多挑战:
3.1.1“童缘”项目中突出的诸如联合劝募等做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缺乏条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项目过程监管不足,主要在财务上对运作组织进行监督,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监管制度。二是项目效果评估困难,对于医疗类型的项目,可以根据孩子的健康数据衡量救助的效果,对于其他方面的项目,就没有效果评估的标准。三是公益组织能力的提升缓慢,主要通过资金支持、平台扶助,在帮助这些机构建立健全制度、公开透明化、专业化等方面尚有欠缺。
2.1.2儿慈会的探索多从微观的具体项目入手,很难形成一种能被广泛应用的模式。由于慈善事业不发达,慈善领域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外部监管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公益组织发展公众的慈善理念尚未广泛建立,整个慈善行业专业化高素质人才急缺,基金会的整体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儿慈会只是在“童缘”等个别项目中探索资助型的模式,仍有一部分项目由基金会自主运营,呈现出混合性的特征。
3.2研究建议
在慈善事业发展成熟的西方国家,基金会有着明确的分工定位,慈善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逐渐引入和借鉴诸如公益创投、公益孵化等理念,却很难直接投入实践为我所用,究其原因在于中外慈善环境的巨大差异。要推动基金会向资助型转向,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不能只是将国外的优秀模式照搬过来,而要社会各方面一起努力,从根本上改善和创新:
3.2.1大力宣传现代慈善运作理念,普及现代慈善运作观念,提升公众现代慈善认识水平
传统慈善运作理念倾向于捐赠者与被捐赠者的直接对接,而现代慈善运作理念则倾向于专业化的分工协作。目前,大众媒体对于现代慈善运作理念的介绍和引导还很少,公众基金会的运作还不太了解,对慈善运作理念的了解还停留在传统慈善运作的常识性理解上。因此,可以通过基金会官网、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各种方式介绍现代基金会的特点和优势,让公众逐渐理解现代慈善的运作方式,从而提高慈善认识水平。
3.2.2推动公益组织公开透明机制的建立
很多基金会不愿意资助公益组织,一个主要原因是担心资金会被滥用。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公开透明度。而很多公益组织,尤其是草根公益组织在成立之初,缺乏清晰明确的架构和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很难做到公开透明,而基金会在帮助这些公益组织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机制方面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3.2.3政府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基金会由运作型向资助型转向
政府可以给予转型中的基金会或取得较好成效的资助型基金会一定的政策扶植或奖励,如方松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给予税收优惠等,鼓励和引导运作型基金会向资助型方向发展。
尽管慈善行业的发展仍处在探索阶段,但前景已经趋于明朗,而基金会从运作型向资助型转型就是迈进市场的关键一步。基金会应联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寻找、明确、调整资助之道,逐渐减少直接的项目运作,通过资助其他多样的公益组织,来带动其他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其他公益组织的“孵化器”与“血库”。
参考文献
[1]官志平. 参与式资助:我国基金会运营模式的现实判断与选择[J]. 理论观察,2012(2)
[2]康晓强. 资助型公益组织与灾害治理——以南都公益基金会参与汶川地震治理为例[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86-290.
[3]刘涛. 基金会资助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社会组织,2015 (6):33-34
[4]王名,徐宇珊. 基金会论纲[J]. 中国非营利评论,2008(1)
[5]徐宇珊.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M].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注释
1. 基金会中心网,http://www.foundationcenter.org.cn/
2.美國基金会中心网,http://data.foundationcenter.org/#/foundations/independent/nationwide/total/list/2014
3.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官网,http://www.ccafc.org.cn/index.aspx
4.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官方网站,http://www.ccafc.org.cn/templates/ty_second/index
5.中华儿慈会童缘项目2016年工作总结,http://www.ccafc.org.cn/templates/T_Common/index.aspx?nodeid=627
作者简介
王晨(1997-),女,汉族,籍贯安徽省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