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精准扶贫”对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生态的影响

2018-06-05 10:18罗禄誉马卓旎梁雨欣王若怡
卷宗 2018年8期
关键词:洞村村寨精准扶贫

罗禄誉?马卓旎?梁雨欣?王若怡

摘 要:国家十三五出臺的精准扶贫政策是顺应时代要求而开展的重大民生工程,其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各贫困地区的发展。而该政策的实施涉及到各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国家扶持后,村民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对当地民族文化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使湘西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与时共生,成为关系到其特色文化的永续传承的关键问题。

关键字:精准扶贫 民族村寨文化 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研究背景

十八洞村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扶持对象,自政策实施以来,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其民族村寨文化也在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少数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保存最好、文化积累最深厚、文化特色最为鲜明的区域,不仅是民族地区展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空间和载体,也是旅游者感知、体验和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1] 在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使湘西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与时共生,成为关系到其特色文化永续传承的关键问题。进而探究在该政策下如何更好促进文化生态良性循环。

本研究小组对十八洞村及其周边的四个特色少数民族村寨:矮寨镇德夯村,永顺县芙蓉镇、凤凰、墨戎苗寨进行调研。主要通过问卷、实地观察、与当地居民及村干部进行访谈的形式开展行动。以精准扶贫对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生态保护的影响为引线,从这几个特色村寨的不同组成要素,发展现状,历史遗存遗迹,居民建筑及其生活方式方面开展调研活动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政策实施过程中,如何在更好地保留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有效地发展经济,使文化生态地不被过度开发,民族生态文化能主动地受到保护。

二、村寨文化保护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精准扶贫政策对物质传承的影响

湘西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原始房屋建筑是木质吊脚楼。而现今在墨戎、德夯村寨里,存在大量无特色的钢筋混泥土现代化建筑,部分是将混凝土建筑和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后改造的房屋。由于木质房屋经过长时间的居住易出现损坏,使得居民不得不对房屋进行改造。而相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木质房屋修缮成本更高,还存在白蚁、火灾等安全隐患,再加上时代的变迁,居民更青睐前者。作为精准扶贫重点对象的十八洞村的情况相对来说乐观一点,他们的房子整体上趋于一致,大部分建筑均为保留民族特色的木质房,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保护材料在木房的表层进行处理,在原来的木房子基础上进行修缮,延长木质房屋寿命。这与十八洞村在政府的大力政策资金扶持是密不可分的。

在十八洞村的入口处修建了一个文化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苗族的文献古籍资料和最能代表村寨特色文化的苗鼓苗服。让当地原来大多都是在乡村民间以口碑流传的文化资料通过实物得以保存并流传。

从居民服饰来看,日常穿着民族服饰都是当地年长的人,儿童和青壮年着现代化服装居多。传统服饰的舒适度和便利性都不及现代服饰,但在精准扶贫下,政府重视开发民族文化,利用自身特色文化发展旅游业,一些当地年轻人也会穿着传统服饰来接待游客。

2.传承主体现状分析

在对各村寨居民进行访问时,82%的居民认为扶贫政策的实施对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不大,对于自己民族文化大部分人也都一知半解。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几个特色村寨都已在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来支持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村寨中有近70%的农户,都开设有农家乐,由原来种植果蔬自给自足转变为向同村寨的各农家乐输出,或者售卖自己编制的手工品。其中,十八洞村的人居环境整洁舒适,整个村寨不同于普通农村那样,存在柴草乱放,垃圾乱倒的现象。在当地,苗语也是他们的交流工具之一。最近几年旅游旺季或是特别的节日,村委会都会在村里组织专门的表演队进行苗鼓苗歌等表演。“文化程度对农村居民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 度具有正向影响。农村居民文化程 度越高,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解和认知更深入,越能体会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对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越满意。”[2] 民族特色村寨中的旅游从业人员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大部分的从业人员普通话不标准,对村寨民族文化也是不甚了解,文化程度偏低,从事特色村寨旅游开发没有从业经验,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服务意识差,导致旅游服务业水平偏低。人才的奇缺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特色传统村寨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所以说,精准扶贫政策在无形中巩固了文化传承,只是村民们缺乏这种意识。村民口中的不了解并不代表他们的传统文化趋于消亡,而是他们长期浸入在自己原始的环境中,没有感受到或意识到自己的文化特性,认为这只是大家的共性。所以,加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的引导性教育非常必要,让他们在保护民族文化村寨的进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现在还处于政策的初步实施发展阶段,政策效果处于潜伏期,导致村民积极性不够。调查数据显示,79%家庭中的青壮年仍选择在外务工并对于回乡创业处于观望阶段。村民没有察觉到扶贫政策衍生的具体下放措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缺乏长远战略眼光。

3.客观限制条件

保护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文化、文物、民族等职能部门都涉及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但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保护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缺乏保护的长效管理措施,加上高学历专业人才少,严重影响了村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

宣传造势力度不够。十八洞村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独特的苗家饮食,苗族风情浓郁,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完好。春节有抢狮、接龙、打苗鼓等传统习俗;赶秋节由村委会组织西瓜节、舞龙、上刀梯、椎牛、唱苗歌等活动。该村拥有苗绣、蜡染、花带、古花蚕丝织布等文化旅游产品。有十八洞腊肉、酸鱼、酸肉、野菜等多种绿色食品;有上刀梯、踩哗口、巴代、定鸡等苗族绝技,有“过苗年”、“赶秋节”、“山歌传情”等民族文化,特点突出,内涵丰富,让人向往。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大,导致十八洞村还不被人们广泛知晓。

三、村寨文化保護与传承的对策与建议

1.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助力产业扶贫

十八洞村有着自己得天独厚优势,制作精美的苗绣、璞玉般的溶洞、适宜猕猴桃生长的环境。以前技术落后,无法合理开发溶洞资源,游客稀少,交通不便导致对外运输困难,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以前大批的村民外出务工,孩子和老人留守家中,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现在十八洞村的村民成立了苗绣特产合作社,与4家企业合作,由村中的留守妇女分别接活,一件苗绣制品的价格从数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推广了十八洞村苗家传统民间工艺。

同时以异地土地流转和“合作社+农户”形式,成立十八洞苗汉子果业公司,发展精品猕猴桃产业,能为入股村民每年带来约5000元的分红。

随着扶贫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加强对村寨文化的保护与认同。

2.加强主体教育,发挥主体能动性

村民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增强其文化传承意识,提高其文化建设水平,对于村寨特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村民都是村寨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体,也是旅游开发所依托的主要单元,只有切实提升村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才能增强村民的民族自豪感,村民才会自发地弘扬和保护本民族文化。”[3]加强文化教育,使他们能自发地明白自身文化的特殊性及急需保护的紧迫性,唤醒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对于中央下发的各政策有更深刻的理解,能主动参与到文化保护中来,积极配合工作,发挥主导作用,对于老一辈,这是在保护旧传承人,对于新一辈,这是在培养新传承人,两方相辅相成,新旧不断交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村寨文化并使其传承下去。

3.各部门政府加强协作

各政府部门职能不一,多方部门参与村寨保护会造成工作混乱且效果不佳。面对这种情况,湘西州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协作,编制发展规划,结合现实情况,因地制宜且高标准制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试点工作规划。从民居保护与改造、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宣传、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定位和设计,制定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民居改造规划、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生态旅游宣传规划、民族文化传承规划。政府各部门要协力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发展政策,制定专项保护行动计划。这样对特色村寨整治和保护工作有了全面覆盖,并方便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致力打造“布局合理、房屋规范、设施完善、环境优美、风貌协调、特色彰显”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四、小结

政治和经济影响文化同时文化又反作用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精准扶贫政策对于十八洞村的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影响无疑是利大于弊。让当地民族村寨文化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上,都得到保障。扶贫过程中被忽视的问题所导致的文化生态破坏现象,应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因地制宜促进产业经济的合理高效发展,以此提升当地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工作的吸引力,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文化素质教育,提升他们的主体意识,为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注入活力。政府各部门也应加强联系,紧密合作,在考虑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能关注到民族村寨文化,促进文化生态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02).

[2]张春美,黄红娣 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基于婺源旅游地搬迁移民和原住居民的调查[J].江苏农业科 学,2017,45(13):311-314.

[3]刘轩宇 商业化背景下苗族村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贵州民族研究(2016) 04-0137-05

猜你喜欢
洞村村寨精准扶贫
十八洞村:苗寨风光惹人醉
十八洞村 精准扶贫首倡地
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花垣县十八洞村为例
十八洞村的大变化
无蚊村寨丁屋岭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地扪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