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坝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2018-06-05 10:18沈青
卷宗 2018年8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

摘 要:如今,中国新农村建设及旅游业发展迅猛,新农村正在飞速建设,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许多传统村落受到了极大的威肋,传统村落文化变迁的研究和保护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随着历史文化保护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矛盾日渐凸显,当下我们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碰到了难得的机遇。本课题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庆阳坝村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土家族村落文化的历史传承着手,摸索庆阳坝村村落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从而提出对庆阳坝村村落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进行分析。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庆阳坝村位于宣恩县椒园镇,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古街道长约561米,宽约21米,总面积共有11781平方米,在清朝、民国时期,是湘、鄂、川、黔四省的边贸中心。老街依山顺水而建,目前保存完整的房屋40余栋,为穿斗式结构,楼高2至3层,形成三街十二巷,临街为燕子楼,背水为吊脚楼和侗族凉亭构架于一体,是恩施少数民族建筑智慧的结晶。2012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同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工作。“一带一路”的顺利提出和“北丝绸之路”的申遗成功,使线性文化遺产的研究热度持续升温。保护并利用好这类集自然与文化资源、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遗产,对串联区域、整合资源、再现历史上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地区生态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当前,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主导的文化遗产事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努力,遗产保护工作也逐渐和世界接轨,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一方面,遗产保护视角从传统的静态延伸到动态形式,由遗产“点”的延伸到“线”甚至是对遗产区域“面”的保护;另一方面,现行的遗产体系并不完善,也无专门的《文化遗产法》将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联系起来打通保护,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更是不少。事实上,各类遗产在保护与利用实践中息息相关,而丝绸之路、大运河等以“文化线路”名义申遗的成果,也时刻提醒我们进一步完善遗产保护理论,在国内外经验的帮助下,深入探索“线性文化遗产”这类复合型遗产的基础内容及其保护与利用的方法,争取在遗产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更新的突破。[2]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工作。保护并利用好这类集自然与文化资源、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遗产,对串联区域、整合资源、再现历史上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地区生态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线性文化遗产概念和研究进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以“庆阳坝村”雅安段遗产作为实地调研对象,将遗产的内容、保护的措施以及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将庆阳坝村周边的城镇进行连接,建立起链状的文化遗产的研究状态,将历史上庆阳坝村的文化迁徙过程进行阐述,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之间的交流完美的呈现,并赋予其重大人文的意义和文化的内涵。此概念源起欧洲所提的“文化线路”,经国际组织认定、推广,由国内学者引进、拓展,演变成比“文化线路”更加宽泛的一种遗产类型。

人类历史的见证和未来的发展有赖于文化遗产,而线性文化遗产是遗产类别中时空跨度大、复合价值高的一门新兴类别,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的探索,对遗产事业本身和人类文明的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内典型线性遗产——茶马古道(庆阳坝村)为例,综合前人诸多成果进行探索,希望能凸显我国线性文化遗产的一些特色,对我国今后的遗产工作尽一份职责,也希望有更多的遗产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参与到线性文化遗产事业的保护中。[3]

二、走中国特色化的村落发展道路

时间的车轮把年华碾碎,压出一道道车辙,古韵的庆阳坝也并未躲过这场斑驳,历经百年之后,庆阳坝虽带着历史华芳,但也面临着如何继续完好保存的问题。“针对庆阳坝村的文物古迹保护抢救措施必须要有条理性,有规划性,有方案性的进行,必须建立起民俗、民间艺术和庆阳坝村理论研究的专业队伍,才才能够保证庆阳坝村文化古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在庆阳坝村保护发展研讨会上提出观点。伴随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逐渐升温,庆阳老街,迎来了新生。为加强对庆阳古街楼群抢救性维修和保护工作的领导,椒园镇成立了凉亭古街楼群抢救性维修和保护领导小组。镇水务中心、供电所、土管所、村镇服务中心、派出所、文化中心多部门联动配合,坚持把文物的维修和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从基础设施、文化保护、经济发展、特色民居保护、特色产业培育、民族团结进步等六个方面精心编制《庆阳古街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行走在老街,沿街商铺木屋可看见醒目的消防栓,古街还设立了义务消防安全员。同时,庆阳坝村依托自身特色,建立起饱含民族文化的项目,增加了具有丰富参与性的计划,创新了服务理念和管理手段以及打造了个性化的产品品牌,在竞争中抢占先机,争取“以游富民”。该村大力发展生态茶叶,实施茶园改造;扶持手工刺绣、土家服装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产品,打造“宜红茶”、制作竹制品等,建设民族商贸街。

庆阳坝通过旅游和休闲化升级的打造手法,将休闲度假的理念植入到村落旅游发展中,最终实现“五化”发展,即村庄生态化、农业产业化、旅游休闲化、区域联动化、品牌化。形成“景中有村、村中有游、游中有乐”的发展蓝图。

在此类项目的发展中,我们应本着尊重生态环境、尊重地方文化,以乡村发展为核心的项目发展思路和理念。

1、生态保护是前提 生态保护和生态维护的理念,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充分利用项目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出优势,做出特色。

2、原乡风格是特色 “原乡”是每个村落的最为独特的卖点。因此,在尊重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地域特色,弘扬当地的饮食、宗教、建筑本土特色,让文化和生态文明发扬光大。

3、乡村发展是核心 村落旅游发展的项目,是旅游项目,更是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因此,要时刻将“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新农村建设放在更为核心的位置,通过项目的发展真正实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民的素质的真正提高,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和结构的调整,以及与旅游产业的良好互动,惠泽于民。

村落的及其周边区域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旅游的发展上,也体现在整个片区发展等诸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旅游的发展不仅会带动旅游发展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其发展中所带来的高人气、高消费能力人群、频繁的物流交换、游客的消费需求等,必然带动地域内的经济朝着更为良性的方向发展,形成片区的经济支撑要素。 生态环境促进 无论在项目开发打造还是项目的运营中,都将以促进环境的“生态化发展”,以“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开发为目标和前提,以及最终的发展方向。发展之后的项目地,只会“更加生态”。

围绕旅游发展、休闲提升、A级打造等方面的针对性工作并没有开展。根据“生态化、景区化”的要求,对整个村落及周边区域进行道路及各类设施的优化,符合旅游发展要求的同时,改善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的发展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这不仅仅体现在项目设置的“以人为本”,也要考虑到在项目发展过程中,当地农民在其中的责任和任务。因此,通过项目地的发展,對农民普及旅游服务常识和意识,增强旅游发展的“主人翁”意识,普及旅游服务常识,增强农民素质。这不仅是片区发展所形成的促进作用,也应该是项目发展中应该做的重点工作之一。

依托项目的发展,形成“服务、经营、开发”的农民就业渠道。普通农民可以通过“打工”的形式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有条件的农民通过承包经营形成统一管理下的旅游项目;对于在外务工,已经形成相当经济实力的农民,可以直接参与到项目的开发中来。实现三个层次不同程度的就业促进力度。

通过旅游项目的发展,改变以往农民单纯“靠天吃饭”的现状,通过参与旅游活动,实现农民“多业化”,提高了农民经济的收入。在中央的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就明确的提出,要想促进城乡的一体化,就必须保留其村庄的原始风貌,不能够出现破坏环境的行为,尽量在原有的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另外我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也提倡:要想保证我国原始村庄的存在,就必须将保护传统村落当作是一件关乎中华民族文化命运的重大事件。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村庄的消亡情况,城镇化已经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全国各地,皆是如此。但是我们不能够因此就对村落的文明财富进行否认和忽视,通过大破大立的形式进行改造,致使原有的传统文化和物质文化遭受到不可逆转伤害。我国很多的文化遗产都保留在各地的农村之中,正如联合国科技文组织对“非遗”的评定标准一样,只有扎根在村落的传统和文化历史之中的传统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村的城市化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依据,因此我们不能够简单的将农村变成城市,将乡村的民居变成高楼大厦,我们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了解其文化的价值,判定其是否应该通过大破大立的形式还是应该采取柔和的政策进行村落的发展和改造,从而才能够保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率和社会发展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贾大全、陈一石著:((四川茶叶史》,成都:四川书社,1989年。

[2]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

[3]李晓著:《宋代茶业经济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0

[4]李旭:《遥远的地平线》,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5]刘丹萍:《旅游凝视一一中国本土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6]刘忠著:《汉藏文化交流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7] 杨重光.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J]. 今日国土, 2006[Z4]:-.

[8] 王中锋, 金荣科. 刍议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保护[J]. 现代农业科学, 2009[6]:263-263.

[9]刘建平, 陈姣凤, 林龙飞. 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贵州民族研究, 2007, 27[3]:65-69.

[10] 韩钦臣, 查良松, 陈旺亮. 古村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实证探析[J]. 商业时代, 2008[29]:100-101.

[11] 萧洪恩, 高婕, 杜云素.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湖北民族地区村落文化建设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27[2]:21-24.

[12] 郑流云. 试论武陵山片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村落文化”保护[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8[5]:58-61.

[13] 王纪芒, 杨力苈. 土家族古村落的保护模式研究——以湖北省宣恩县彭家寨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1[6]:27-32.

[14]赵逵, 丁援.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湖北恩施州庆阳坝凉亭街[J]. 城市规划, 2008, 31[9]:97-98.

作者简介

沈青(1988—),女,土家族,湖北省恩施市人,法学硕士,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院,民族学专业,研究方向: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