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栖
摘 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既关系到求职者的生存质量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更关系国家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在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和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的双重压力之下,大学生的就业問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尤其是文科类专业本科就业情况不容忽视。本文拟通过调研近几年在杭普通高校文科类专业本科就业情况,深入探讨90后本科生就业状况,旨在提升当下文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 文科类专业 高校毕业生 就业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2.080
Abstract Employ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life, but also to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economy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Under the dual pressure of employment environment is not optimistic and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the society, especially the liberal arts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 situation cannot be ignored. This paper intends to investigate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liberal arts undergraduates in Hangzhou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and explore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post 90s undergraduates in an effort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level and employment quality of current liberal arts students.
Keywords liberal arts major;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status; strategy
就业是13亿多人口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有效应对失业风险,实现比较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在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和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的双重压力之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①尤其从2013年开始,90后大学生开始占据劳动力市场的半壁江山。②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最新的统计数据,2017年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等10个普通高校本科文科类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其中英语、会计学等文科类专业毕业生都超过10万人;从专业大类来看,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文学类这三大文科类专业的本科就业难度指数(毕业生数量/需求岗位数)排在最前,文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可见一斑。本文拟通过调研近4年在杭普通高校文科类专业本科就业情况,深入探讨90后文科类专业本科生就业状况,旨在提升当代文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1 调研概述
问卷调查和访谈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其中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课题组成员自2017年4月至2017年8月开展的在杭普通高校文科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调查对象主要是已经工作且工作年限不满5年的高校毕业生。调查方法主要采取网络问卷系统填写,兼具现场问卷填写两种形式,样本主要来自浙江杭州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调查内容涉及接受调查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信息,包括性别、毕业年份、所学专业、专业满意度等;与就业相关情况的信息,包括就业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职业类型、职业满意度等;与高校就业全过程相关的信息情况,包括就业态度、就业信息获取、就业综合能力、职业规划等。本次调查共回收1839份问卷,综合考虑问卷来源IP重复情况、填写所用时间、问卷填写情况等因素,将19份无效问卷剔除后,最终符合要求的样本数为1820。有效样本中,男性370人,占比20.33%,女性1450人,占比79.67%,基本符合当前高校文科类专业男女生比例;就业地(调研地)为浙江的有960人,占比52.75%,其他地区的有860人,占比47.25%;职业类型中民营企业占比32.97%,其次是事业单位(包括各级党政机关,科教文卫,以及新闻出版、法律服务所等)占比22.53%,自主创业者有10人,占比0.55%。访谈人群涵盖在杭高校分管就业的学生工作者、一线辅导员、企事业单位招聘专员、文科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等。
2 现状分析
2.1专业满意度影响就业满意度
问卷设计中,专业满意度与职业满意度均通过五级满意度来评定考量,将两者分别设置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交叉分析后得出:专业满意度与职业满意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即毕业生专业满意度越高,就业后的人职匹配度、劳动报酬、福利保障、工作福利满意度、工作获得感等越高。对于专业满意度高的毕业生进行随机访谈发现,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一致程度同专业满意度显著正相关,高考第一志愿率填报专业较高的毕业生对其专业满意度认可程度较高。由此可见,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子之一在于本科专业满意度。
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对口就业的意向程度、实际就业过程中对口就业率基本上与2016年全国就业蓝皮书中的调查研究情况吻合。有关“是否曾打算毕业后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的问题,所调查的本科毕业生中有72.53%选择“是”,27.47%的答题者选择“否”;而“当前就业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中,选择“比较对口”(43.41%)和“完全对口”(23.08%)的本科毕业生总体比例为66.49%,选择“不相关”的比例为33.52%,高于本科就读时对口就业的意向比例6个百分点。问卷搜集整理后,将对口就业程度与职业满意度之间进行自变量与因变量交叉分析发现,两者基本呈现正相关。对于职业满意度高的毕业生进行随机访谈发现,就业行业对口本科专业程度高的毕业生对其职业满意度较高。由此可见,本科毕业生就业对口程度影响其就业满意度。
2.2 专业综合能力影响就业综合能力
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將“本科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条件”进行排序,“综合能力”是本科毕业生在实际经历中感受到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能力,平均综合得分为6.43,其次是“实践经验”,得分为5.59,而“家庭背景”这一选项平均得分在各种选项中最低,仅为1.15。排序题的选项平均综合得分与选项数量有关,其计算方法为:选项平均综合得分=( 频数兹ㄖ担?本题填写人次,它反映了选项的综合排名情况,得分越高表示综合排序越靠前。而在校就读学生比较关注的“专业成绩”这一选项排序为倒数第2位,平均综合得分为2.62。对于应聘者的“专业成绩”,企业招聘面试人员并非忽视,而是他们中一些人认为“面试者的面试表现和在校成绩基本上是成正比关系”;另一些面试官则认为,在简历筛选过程中已经对应聘者在校专业成绩进行考量,为节约成本,面试环节则可以简化。由此可见,学生在校专业成绩、平均绩点(GPA)排名、名校背景等在就业过程中只是敲门砖,个人综合素质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性凸显。
问卷设计中,多选题“针对你的理想职业你觉得还有哪些欠缺”,经过选项数量统计,“工作经验”被选择比例占到81.32%,“职业技能”被提及比例为70.88%,而“沟通能力”这一选项被提及仅占24.18%。换句话说,文科类本科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工作劣势在于缺少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这两者也是毕业生较为看重的能力。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同一问题上给出的答案不同,通过与高校招聘会中企事业单位招聘专员(人力资源管理经理)访谈中得出,企业最看重文科类专业毕业生的沟通能力,认为有效沟通是企业成功的决定因素,沟通能力一方面是指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想法让对方理解明白;另一方面是善于聆听,能够抓住谈话中的亮点,同时引发对方做出回应。由此可见,对于文科类毕业生来说,沟通能力至关重要,它能够有效节约用人单位时间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的直接外显能力。
2.3 高校就业服务影响毕业生就业水平
访谈过程中,在被问及“你认为学校在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时,哪些最重要”,受访者的回答较为宽泛,包括专业实习实践课程、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政策法律指导、个性化就业指导、就业心理辅导等,认为上述内容均有待丰富和增加。问卷搜集统计得出,67.58%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曾经有过职业规划,但“比较空泛,对实际就业帮助不大”,仅有9.89%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求职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全过程、全方位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可以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水平。
此外,搜集统计问卷中“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取当前工作信息”这一问题,超六成的毕业生选择在社会各类招聘平台上获取信息,仅有7.7%的毕业生选择获取当前职位和工作信息是通过学校招聘会和学校、院系信息网。而目前各高校均开设就业服务网站、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公众号,每日更新就业招聘信息和资讯,但高校毕业生群体关注度和日均访问量有待增加。这也直接印证了问卷调查过程中,有65.93%的毕业生选择希望高校“提供准确有效的就业信息”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2.4 创业政策导向影响就业态度
在被问及“是否考虑创业”这一问题时,12.64%的毕业生回答“考虑”,56.59%的毕业生“视情况而定”。这与国家和地方政策导向、扶持帮助等有直接联系,与浙江省各地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有关,也与90后青年一代整体特点密不可分。从2010年开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发挥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和高等学校的职能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各地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和方案,引导和带领一大批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从而迈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政府也提出把大学创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将其纳入国家教育整体发展战略。浙江省也在2015年8月公布的《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高校建设创业学院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全省除公安类特殊类型院校外,普遍建设创业学院。由此可见,在全国范围内引导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已成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识。
此外,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90后青年学生思维更加开放,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互联网共享精神深入内心。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90后青年群体对于创业内心憧憬,接受程度较高,同时,综合考量创业所需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技术成本、人才资源、社会资源以及风险等因素,半数以上的毕业生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面对创业。
3 建议与对策
3.1提升高校文科类学生专业认同度
“认同”一词,在心理学范畴上是一种主观的感情,属于感性范畴。它须经由认同主体对客体的模仿、学习、同化,或归属于客体,接纳其价值规范等过程而建立。其认同结果既可使认同主体与客体融合,也可造成两者依赖、逃避等负面作用。专业认同是认同的一种具体形式,是指学习者在了解、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逐渐产生情感上的认可、接受和投入,并伴有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在适切感,这是一种从认识、了解至情感、态度的移入过程;更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而反思构建的,确立对某一学科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整体性认可。③换句话说,专业认同是一种从外化行为到内化情感的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认同主体(学习者)受到认同客体(文科类专业)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专业认同也是一种从内在情感认知到外在知识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认同主体(学习者)将内化认知和情感融入认同客体(文科类专业)后对其重新建构。
提升高校文科类学生专业认同度,需要提升学习者对专业的认知性、行为性和情感性。认知性是指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包括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修课程、专业实习、培养能力、就业方向等了解认识,④尤其需要对所学专业的独特性,即对本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深刻认识。对于高校而言,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学年对其专业认知性的建立尤为重要,专任教师团队通过第一课堂将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将专业价值观、专业理念等输出给学生;知名校友、优秀学生干部等意见领袖通过日常言谈感染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建构学生对专业的直观认知。行为性是指学习者内在的行为动机和外显行为效果,具体为个体在学习、择业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实际做法,包括对提升专业学习成绩的做法、对专业实习实践的投入程度等。情感性是指学习者在认知和行动的基础上,对于专业本身和群体的情感依恋,具体为个人在专业学习与研究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安全和情感上的愉悦。综上所述,从认知性、行为性、情感性三个方面提升高校文科类学生专业认同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面对专业问题和困惑的能力,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有一定积极作用。
3.2构建高校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在于注重社会实际需求和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亟需加强高校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高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注重推动实践育人有效机制的建立。高校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使专业知识得到有效掌握,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更有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就业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⑤
对于高校文科类专业来说,“从传统课堂走向实践课堂,从校内实践走向校外实习,以赛促教、赛教合一”是构建高校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方向和模式。传统课堂上教师对理论知识、研究范式的讲授,需要在实验室(或实践课堂)中得到运用和消化,如社会学类实践课堂中需要通过数据统计软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学习来践行专业研究方法,⑥新闻传播类实践课堂中需要运用摄影摄像技术、视频剪辑软件等来记录报道事实,法学类实践课堂中需要运用模拟法庭、模拟案例等来巩固所学法条,教育学类实践课堂中需要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实际教学案例等来内化专业教学理论,工商管理类实践课堂增加电子商务模拟、市场营销模拟、财务分析等各类教学模拟软件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校内实践走向校外实习,是高校文科类专业利用自身实际特点挖掘校外资源,通过增加校外实习基地和单位的方式来对接校内资源,产学研全面升级,如社会工作专业可通过对接社会NGO组织来实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广告学专业可通过对接校外广告公司、广告工作室等来增加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通过对接校外编辑出版单位、企业宣传部门等来增强学生文字编辑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聘任校外导师、校外兼职教授等方式,整合资源、节约成本,有效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水平。“以赛促教、赛教合一”模式,即通过专业学科竞赛来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学校通过整合和规范各类文科专业学科竞赛,划分等级评定,制定教学目标,部分专业可通过竞赛成绩来衡量和评定专业成绩,激发学生在实践中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专业教师团队中教师个人专长,组建竞赛辅导师资队伍,将竞赛这一教学手段和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等有机结合。
3.3增强高校职业规划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健全涵盖校内外各阶段、就业全过程的服务体系,促进供需对接和精准帮扶”。就业全过程的服务体系的构建,高校既非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制造者,又非主要化解者,它只是利害攸关者,⑦因此,对于就业全过程服务体系的构建应该通过全社会共同出力。对于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应该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共同建立课程体系,而对于高等学校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应做到从大学入校后就进行职业规划课程的教授,分阶段、分时期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训练,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除去常规授课,还应增加个性化对接指导和精准化群体帮扶,真正建立全方位、多层次职业规划指导课程体系。
此外,高校需要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加大对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帮扶力度,从经济上帮扶、从精神思想上帮助,时间上应当贯穿本科学习阶段。经济上,对已认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群体,浙江省2011年8月公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根据相关政策及时认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并将未就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情况移交原籍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各高校可根据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助。对因其他原因而导致在毕业年级产生的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高校应及时发现并给予一定程度的临时困难补助。精神思想上,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群体,应当将心理咨询辅导、就业政策和法律指导与就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建立困难高校毕业生档案的专门台账。此外,还应增加“一对一”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课程,根据困难高校毕业生个体实际情况,辅导员、班主任、指导教师等同其一道,引导和协助困难生做好职业规划。
3.4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建设
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正在经历从“精英为导向”的创业教育与“以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向“以大众为导向”与“以创新为导向”的创业教育的过渡。⑧但无论如何,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从而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非为了“创业”搞教育,更不能将创业教育迎合社会政治逻辑或经济逻辑。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整合各方资源优势,结合各高校各专业特点,合理准确定位,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精髓落到实处;将专业理论体系和知识架构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不仅要重视知识逻辑和工具理性,更要重视情感体验和价值理性。
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浙江省2015年6月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创业创新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特色小镇、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为广大创业创新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杭州市也提出要将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强化开放共享,创新服务模式,加快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高校需和政府、社会共同搭建平台,并作为研究基地和后备人才输出基地大力建设和发展。
注释
① 钟秋明,刘克利.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5(3):107-113.
② 杨晰策.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对就业结果的影响[J].继续教育研究,2017(6):95-97.
③ 林诚彦,张兴杰,曾细花.专业认同影响从业意愿路径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13(3):133-138.
④ 程化琴,庄明科,刘琉,郝晓玲.大学新生专业认同感、职业决策困难及生活满意度现状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4(2):85-89.
⑤ 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7):61-64.
⑥ 魏红征.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教育评论,2013(6):24-26.
⑦ 钟秋明,郭园兰.大学生就业压力主体与高校主体压力辨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4(3):77-83.
⑧ 劉文杰,史秋衡.高校“创业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7(1):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