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艳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在学术上或事业上造诣精深、终成大器的人物,其成长历程似乎都要经过“守、破、离”这三个阶段、三个层次或者是三种境界。得之于守,用之于破,创之于离。
名师的成长,亦绕不开这三个字。
能守,为经师,须静其心、精其术。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守,首先是静其心,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一”(专一)、“集”(搜集)、“钻”(钻进去)、“剖”(解剖)、“韧”(坚韧)这五个字,在学问上一定有豁然贯通之日。以教育的理想和情怀为基,专注持恒,心存敬畏,方能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其术,就是要忠实地学习和夯实专业技能。
安心者有大艺。从掌握教学设计的“技术”到追求课堂生成的“艺术”,从教学信念的树立到课堂技能的娴熟,从教学思想的萌芽到教学风格的形成,老师们唯有倾其所能上下求索,技艺的羽翼才会日渐丰满。
能破,为名师,须得其髓、创其道。
“你若没有出错的准备,原创性就无从出头。”肯·罗宾逊与卢·阿罗尼卡在《让天赋自由》一书中这样说道。古人亦云,不破不立,不舍不得。再完美的东西,只有敢于打破,才有机会和可能做出更好的。
许多经师成长的瓶颈,往往是对现状的满足。经过漫长的汲取、传承之后,思想的丰富和经验的成熟,常常会让其画地为牢,迷失自我。破前人之藩篱,立新意于当世,既需要勇气和底气,也需要才气和锐气。这个阶段,是喜忧参半、痛并快乐着的过程。突破框架、颠覆自我、超越他人,意味着不能止步于单纯的沿袭和模仿,意味着要跳离熟悉的领域与舒适圈,意味着要摆脱惯性、惰性和优越感。“破”的精髓,就是要博采众长,不断地把一些新理念、新元素、新想法、新技术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来,融会贯通,敢于叫响自己的教育主张并躬行践履。
能离,为大师,须开其宗、通其神。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我们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名师若要成为大师,必然离不开创新二字。“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富创意,有创见,多些颠覆性创新,才可在平实中体现新奇,于传承中再展新猷。这也正是“离”的核心要旨及不竭动力。
凡教育大家,不仅有扎实的实践基础,而且还有自己的理论见解和思想体系。没有自己的教学主张,不能说自己是个思想者,更遑论教育家了。教育需要思想的光芒,大师唯有打破固有的藩篱,走出经验的泥沼,不断寻找、优化、重组自身的成长基因,才能自立成峰。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细细思量,宋代禅宗大师靖居和尚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竟与“守、破、离”极为相仿。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无论你处于为人师的哪个阶段,总要沿着“守、破、离”的螺旋阶梯拾级而上,积微循环,在不斷转化的过程中实现一个又一个华丽的转身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