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林 王晓毅
【摘 要】目的:具体分析对高龄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运用回顾分析法,分析研究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及结果。结果:预后等级为1级的有19例,预后等级为2级的有20例,预后等级为3级的有9例,预后等级为4级的有5例,预后等级为5级的有3例,死亡的患者有4例。结论:开颅小骨瓣血肿清除手术配合脑室外引流或者是血肿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较为理想,对患者颅脑造成的创伤较小,止血更加快捷,值得自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引流
【中图分类号】 R722.1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215-01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因其发病急,致残率和致死率非常高,一直是神经外科研究和治疗的重点。本次研究通过对60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开颅小骨瓣血肿清除手术配合脑室外引流,或者是血肿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具体临床价值,现将具体的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进行研究。60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57.31±5.85)岁。根据手术前的意识状态进行分类,浅昏迷的患者有17例,昏迷的患者有29例,深昏迷的患者有14例。根据瞳孔散大情况进行分类,一侧散大的患者有43例,双侧散大的患者有17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瘫以及病理征阳性。从发病到进行手术的时间为3~10h,平均(7.15±0.12)h。全部患者均经头颅螺旋CT扫描检查,诊断结果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脑内血肿量为41~75ml,平均53.1ml。血肿破入一侧脑室的患者为20例,破入双侧脑室的患者为22例,破入双侧脑室以及第三、第四脑室的患者为18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在正式进行手术前,均采取硬膜外全身麻醉。手术前对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患者颅内血肿的大体位置。然后为患者进行血肿侧的侧脑室穿刺,引流出脑内淤血,快速降低患者的颅脑内压强。然后使用头皮弧形切口,为患者进行开颅,主刀医生使用铣刀在患者颅骨上开出小骨窗,注意开窗时避开患者大脑的主要功能区域和主要的颅内血管。在患者的脑皮层切开2cm左右的切口,使用吸引器吸出患者的颅内血肿,同时使用双击电凝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止血。在患者的血肿腔内植入引流器,引流器植入的深入,要直达患者的侧脑室[1]。
1.3 观察指标 在手术完成后,统计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统计出现再次脑出血的情况,统计出现脑积水和颅内感染的情况,通过随访统计患者的预后情况,并根据治疗效果以及正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预后情况分级。
2 结果
2.1 血肿清除情况 首次发生脑出血之后,实施基本的血肿清除以及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为53例,占患者总数的88.3%,再次发生脑出血之后,实施两次手术去大骨瓣减压以及颅内血肿清除的患者7例,占患者总人数的11.7%。
2.2 脑积水和颅内感染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共出现颅内感染患者4例,占患者总数的6.7%,置入脑室引流管的时间平均为6.9d,慢性脑积水的患者为5例,占总数的8.3%,其中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者为3例。
2.3 预后情况 完成手术,患者出院之后,对全部的60例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依据治疗效果以及正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分级。预后等级为1级的有19例,占比为31.6%,预后等级为2级的有20例,占比为33.3%,预后等级为3级的有9例,占比为15%,预后等级为4级的有5例,占比为8.3%,预后等级为5级的有3例,占比为5%,死亡的患者有4例,占比为6.6%,4例死亡患者中有2例是由于其家属放弃治疗。
3 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高血压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几率逐年提高,严重的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健康。高血压并不仅会对人体的多种脏器造成危害,且因出血部位大多在大腦的重要功能区如丘脑以及内囊等,脑内发生的血肿会压迫人体的部分脑组织,脑出血之后发生的脑水肿会造成颅内压的增长,会极大的提高继发脑干损伤的发生几率。因脑出血而导致的继发病理改变对人体的危害大于脑出血所导致的危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先对脑内血肿进行清理,对患者实施脑室外引流术,最大程度的降低继发水肿以及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发生几率才是治疗的重点[2]。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的最佳时机是在出血发生后的12h内,及时进行开颅小骨瓣血肿清除手术配合脑室外引流或者是血肿腔引流治疗,本次研究中,60例患者有53例患者首次进行手术即清除了血肿,血肿的首次清除率达到了88.3%,有效预防了再次出血和继发性病理变化的出现,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患者的脑组织,避免二次损伤的出现,这也是保证患者预后恢复的基础[3]。
综上所述,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首要目标是及时清除患者的颅内血肿,降低患者颅内压,避免发生其他继发性的病理变化。开颅小骨瓣血肿清除手术配合脑室外引流或者是血肿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较为理想,对患者颅脑造成的创伤较小,止血更加快捷,值得自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宇兵. 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55-56.
[2] 冉建.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J].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12).
[3] 张波, 温权, 甘元华,等. 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与微创钻孔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影响的对比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 24(9):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