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匮要略》浅析仲景对酒的应用警示

2018-06-04 08:43杜大林马维骐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4期

杜大林 马维骐

【摘 要】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金匮要略》中关于张仲景对酒的临床应用警示,论述了酒的品种,酒的食宜、食忌、食禁和药物使用禁忌,饮酒避忌,酒疸的定义、证侯、治法,黑疸的形成、症状,关于酒应用上的引申与发展,为酒的临床应用和日常生活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关键词】金匮要略;仲景;酒;应用警示

【中图分类号】 R228【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197-01

酒用得适当能治病,《金匮要略》中用酒的方剂较多,包括单纯用酒煎药、酒水混合煎药、酒送服丸剂及散剂,分别起到引经助行药势、温阳补虚、散寒止痛、行血通脉、祛风通络、理肺健脾、化湿行水等作用,临床多有论述,这里不作赘述。自古以来人们把酒作为交流感情、抒发情怀、调节情绪的神奇饮品,在觥筹交错中享受生理和心理上兴奋和愉悦的刺激。随着酿造业的兴旺发展,酒应用不当所致的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日益严重的公共社会卫生安全问题。《本草纲目》指出:“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若夫沉湎过度,醉以为常者,轻者臻疾败行,甚则丧躯殒命,其害可胜言哉”。《饮膳正要》提出:“醉饮过度,丧生之源”、“醉勿酩酊大醉,即终身百病不除”。但在临床和生活中,我们对仲景关于酒的临床应用宜忌警示被束之高阁,严峻的现实告诫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再次敲响临床安全应用警钟。

1 酒的品种

仲景用酒的品种主要有两种,一是白酒,一是黄酒,都是以米谷酿成的米酒,《中国药学大辞典》中说:“酒类颇多,凡供药用者,须用米酒,其味甘辛,其色美丽,如琥珀者清酒也,即方书中所称之无灰酒也。清酒之初熟者为白酒,其味甘辛,其性大温”,清酒为古代黄酒或米酒中质地纯净者,仲景所用的白酒是将初熟的米酒过滤而成,为乳白液体,芳香可口,性味辛甘热,含量多在10-20%,属于低度酒[1],与现代白酒截然不同,现代的白酒,均属于蒸馏酒,又称烧酒,火酒,属于高度酒[2],服后更易助湿生热,与仲景所用的作用缓和、刺激性小的低度白酒不同。

2.仲景在《金匮要略·禽兽虫鱼并忌并治》中告诉我们:“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强调食宜、食忌、食禁,告诉我们对酒的应用也应辨证施治、辩证施膳,对某种体质和疾病的患者要禁止使用或减少使用。

2.1 食宜 仲景在《金匮要略·禽兽虫鱼禁忌并治》中指出:“食酸(‘酸为‘骏之误)马肉,不饮酒,则杀人”,《本草纲目·兽部》云:“马肉:辛苦,冷,有毒”。吃骏马肉后让人心闷,难以消化,须饮酒以温中解毒,健脾助运。

2.2 食忌、食禁和药物使用禁忌

2.2.1 不能饮用照不见人影及照见人影晃动的酒 《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指出:“凡水及酒,照见人影动者,不可饮之”。《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说:“见此影动者,乃怪异也,切不可饮之”。但《饮膳正要》曰:“饮酒,酒浆照不见人影勿饮”。告诫我们照不见人影及照见人影晃动的酒均不能饮用。

2.2.2 醉酒后不能饱食 《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指出:“醉后勿饱食,发寒热”。《饮膳正要》也指出:“醉不可强食、嗔怒,生痈疽”。酒醉之后,脾胃之气已伤,肝胆之气不利,肝木侮脾土,醉后吃得太饱,更伤脾胃之气,易引发呕吐或发热恶寒等病证。

2.2.3 饮白酒忌食生韭菜

《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指出:“饮白酒,食生韭,令人病增”,《饮膳正要第三卷˙菜品》指出:“韭菜性辛温,入肝、胃、肾经,能温中,行气,散血,解毒”。韭菜性辛温,白酒辛热生湿,白酒和生韭菜同吃,湿热相合,容易加剧病情。

2.2.4 饮酒忌食生苍耳

《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指出:“饮酒食生苍耳,令人心痛”,酒性辛温纯阳,苍耳苦、辛、温,有毒,苦先入心,饮酒同时服用生苍耳,能引发苍耳毒性,危害心脏,使人患生心痛病[3]。

2.2.5 龟肉不可和酒同食 《金匮要略·禽兽虫鱼禁忌并治》指出:“龟肉不可合酒、果子食之”。乌龟性潜,酒性散,其性有异,乌龟肉和酒一起食之令人生寒热[4]。

2.2.6 食饴糖等甜食忌多饮酒 《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指出“食饴多饮酒,大忌”,《本草正义》云:“酒家忌甘”,吃飴糖同时又多饮酒,会使湿热留恋中焦,阻滞肠胃,而见脘腹胀满、恶心呕逆等症状,《饮膳正要》指出:“酒忌诸甜物”。告诫我们饮酒时应忌食饴糖等各种甜食。

3 饮酒避忌

3.1 肝病、目病禁酒 《金匮要略·禽兽虫鱼禁忌并治》指出“肝病禁辛”,辛指辛味的药物或食物,包括现代白酒、黄酒、红酒、啤酒等,肝有病者,若摄入酒类食物致辛味太过,辛味属金先入肺,能助肺金而伤肝木,故“肝病禁辛”,来自葡萄牙的研究显示:因肝病住院的患者中酒精性肝病占63%,10年累计病死率达60%[5],故对于肝病患者不宜长期使用酒制药物及过量饮酒。

《饮膳正要卷第一》指出:“如患眼疾人,切忌醉酒”。仲景告诫我们“肝病禁辛”,因肝开窍于目,得了眼病的人,也应切忌醉酒或长期饮酒。

3.2 饮酒后忌灸腹、背部

《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指出:“饮酒大忌灸腹背,令人肠结”,《扁鹊心书》中说: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在灸法广泛使用的今天,尤其应该牢记仲景对我们的警示,灸家云:“毋灸大醉人”,饮酒后大忌灸腹背部经穴,腹部多募穴,有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循行,乃脏腑之气汇聚之处;背部多俞穴,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循行,是经气传输之处,酒性辛温燥热并行气血,灸法辛温通阳,可温通经脉气血,酒后热已妄行,此时再灸腹、背部,使邪热入里,火力虽较温和,但内攻有力,两阳相互熏灼,热留胃肠,则使肠腑燥结,甚至可致阴虚阳亢,精神错乱[6]。

3.3 马肉、猪肉共食忌饱食醉酒后睡觉 《金匮要略·禽兽虫鱼禁忌并治》指出:“马肉、豚肉共食,饱醉卧,大忌”,《饮膳正要第一卷》也指出:“醉酒不可食猪肉,生风”,“醉不可便卧,面生疮疖,内生积聚。” 马肉属火,猪肉属水,二者不和,不可共食[7]。马肉和猪肉一块儿吃,最好忌讳饱食醉酒后睡觉,容易生风病、面生疮疖、内生积聚等。

3.4 饮酒食猪肉忌卧于高粱杆、稻草中 《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指出:“饮酒食猪肉,卧秫稻穰中则发黄”,《饮膳正要第三卷·兽品》曰:“猪肉,味苦,无毒,主闭血脉,弱筋骨,虚肥人,不可久食,动风,患金疮者,尤甚”。酒性辛温燥热,体阴而用阳,豬肉肥腻易动风助湿,饮酒后吃猪肉,再醉卧于高粱杆、稻草中,湿热交蒸,则容易引发黄疸。

3.5 夏天醉酒后汗出,不能用冷水洗浴及扇风取凉

《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指出:“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着身,及使扇,即成病”。《饮膳正要第一卷》说:“醉而出汗当风,为漏风”,“醉不可令人扇,生偏枯”,“醉不可冷水洗面,生疮”。夏季天气炎热,醉酒后大汗出,则凑理疏松,马上用冷水洗浴或扇风取凉,则风邪及冷湿之气从汗孔侵入人体,会患黄汗病、漏风病、生疮疖甚至半身不遂。

3.6 喜好饮酒的人发生咳嗽,可能会导致吐血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指出:“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酒为熟谷之液,其性辛热剽悍而类湿, 平素喜好饮酒的人,湿热酒毒内蕴,积于脾胃而上熏于肺,肺失肃降,故发生咳嗽,进而灼伤肺络,可致咯血,灼伤胃络可能导致吐血。

4 酒疸

4.1 酒疸的定义、证侯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指出:“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夫病酒黄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 “酒黄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小腹满欲吐,鼻燥”。酒性辛温,助湿生热,湿热熏蒸于心,则心中懊憹而热;湿热内盛,上扰心神,故心中热;酒性辛热剽悍,湿热内蕴于脾胃,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故不能食,时欲吐;湿热下注致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湿热下注可导致足下热。患酒疸病时,也有人不发热,神情安静,语言不乱,而小腹部轻微胀满,恶心欲吐,鼻孔干燥。其发病与饮酒过度有关,故称酒疸。酒疸相当于现代的酒精性肝病中的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一般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或无热,靖言了了),可有乏力、食欲减退(如不能食)、腹胀(小腹满)、肝区隐痛或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酒精性肝炎可有发热(一般为低热,如心中懊憹而热,心中热,足下热,鼻燥等),常有黄疸,常出现全身不适、食欲缺乏(如不能食)、恶心呕吐(心中懊憹,时欲吐)、乏力、肝区疼痛等症状[8],与仲景描述酒疸症状大致吻合。

4.2 酒疸病的治法

4.2.1 吐法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指出:“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愈”,“酒黄疸者……其脉浮者先吐之”。患酒疸病时,如果脉象浮盛者,提示湿浊壅阻于上,说明病位偏于上,病势偏上向外,出现心中烦热,恶心欲吐、脉浮者,应因势利导,可以用涌吐法治疗。

4.2.2 攻下法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指出:“酒黄疸者……脉沉者先下之”。患酒疸病时,如果脉象沉弦,提示湿浊病邪停聚于下部,病势偏里趋下,应用攻下法治疗,使邪从下而解。

4.2.3 栀子大黄汤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指出:“酒黄疸,心中懊憹而热,栀子大黄汤主之。”栀子大黄汤是酒疸热盛里实治疗方剂,适用于酒疸病患者出现心中郁闷不舒、烦热不安或疼痛等症状的治疗,能清上泻下导中,泄热除烦,临床用其化裁,可以治疗急性胆囊炎、急性黄疸性肝炎等疾病。

5 黑疸的形成、症状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指出:“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瞰蒜齑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诸病源候论》说:“夫黄疸、酒疸、谷疸,久久多变为黑疸”。“酒疸”随饮酒量加大,酒精量不断蓄积,病程延长,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或误用下法,使病情日益恶化形成“黑疸”。久病及肾,面黑为肾色,肝开窍于目,眼周发青为肝血瘀阻;湿热扰于心下,象吃了生姜蒜末一样,恶心欲吐、胃中嘈杂、灼热不适;湿热灼伤胃肠脉络而出血出现大便正黑;内有瘀血,肌肤粗糙甚至肌肤甲错,故皮肤不仁。目青面黑与大便正黑,是黑疸主要特征。酒精性肝硬化类似于“黑疸”,因肝小叶结构破坏,门静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导致胃肠道出血,故“大便正黑”。 酒精性肝硬化因糖皮质、雄激素减少,出现肝病面容,可见毛发脱落,额部、鼻背、双颊皮肤色素沉着,面色黝黑或晦暗,全身皮肤粗糙甚至脱屑,加之结膜重度黄染,眼周发青,故“皮肤爪之不仁,虽黑微黄,目青面黑”。

6 引申与发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酒精数据库统计,全世界酒精的消费从1970年至2000年翻了3倍,酒精相关性疾病在发达国家中的负担最高,总伤残调整生命年数值(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可高达9.2%,在美国,大约有2/3的成年人有饮酒习惯,过量饮酒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因素[9],现代白酒、红酒、黄酒、啤酒等均含有酒精,在酿制过程中加入各种添加物,以刺激人们的饮酒欲望,过量饮用会引起酒精积蓄而损害人体,《饮膳正要》指出:“酒不可久饮,恐腐烂肠胃,渍髓,蒸筋”,“少饮尤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今之白酒,大多属于浓度为48%、52%、53%的高度蒸馏酒,较仲景所用之和缓的低度白酒更易出现不良反应,我们不能仅局限于仲景对我们用酒的宜忌警示,如仲景告诫我们“饮酒食生苍耳,令人心痛”,类似现代的“双硫仑样反应”,现代研究发现,酒精和多种药物(如头孢菌素类、咪唑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格列齐特、胰岛素等降糖药,口服炔雌醇环孕酮片等避孕药)同时摄入后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出汗、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面部潮红、头痛、腹痛、恶心、呕吐、明显的心电图ST-T改变、意识丧失、休克等症状,极易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症[10]。我们应在原著的基础上, 更应与时俱进,将传统经典继续发扬光大,以科学发展观研究《金匮要略》,在现代临床应用及日常生活中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探索研究,使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与现代临床紧密结合,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勇,高爱玲,李宇航,辨析《伤寒杂病论》中的“酒”[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5):17-17

[2] 余乾伟,传统白酒酿造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4

[3] 张仲景(东汉)著; 董正华,杨轶主编.全注全译金匮要略[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4:308-308

[4] 张仲景(东汉)著; 董正华,杨轶主编.全注全译金匮要略[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4:291-291

[5] 李虹伟主编.酒精与疾病防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3:66-66

[6] 张仲景(东汉)著; 董正华,杨轶主编.全注全译金匮要略[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4:308-309

[7] 张仲景(东汉)著; 董正华,杨轶主编.全注全译金匮要略[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4:282-282

[8] 李虹伟主编.酒精与疾病防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3:74-74

[9] 李虹伟主编.酒精与疾病防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3:1-1

[10] 李虹伟主编.酒精与疾病防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3: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