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差异的心理干预在贝尔面瘫治疗中的应用

2018-06-04 08:43孙亚慧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健康指导心理干预手术治疗

孙亚慧

【摘 要】原因不明、病起突然的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瘫。多见于中青年,可能与局部血管痉挛、病毒感染和局部解刨因素(面神经骨管存在狭窄)有关。70%~80%患者面瘫可自行完全恢复,20%左右面瘫自行恢复不完全而有联动、抽搐和进食流泪等后遗症[1]。称之为贝尔面瘫。由于本病的特殊性,会导致面部与常人有差异,较多患者会出现异常的心理活动。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ICD)第10版(ICD-10.1992),其中第五张提到了精神与行为障碍的分类。

【关键词】贝尔面瘫;手术治疗;心理干预;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 R749.053【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096-0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贝尔面瘫的患者78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25例,年龄在40 -60岁。

1.2 方法

1.2.1 行为治疗 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及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包括变态行为在内都是学习得来的,认为潜意识的矛盾冲突、本我与压抑等概念都是主观想象。他们指出行为的直接原因是环境的刺激,强调了刺激(S)与反应(R)这一公式,并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不断强化的历史所决定的。认为变态心理之所以形成,并不是来源于精神活动内部,而是对环境刺激形成的反射,强化在变态心理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巴普洛夫应用条件反射原理建立了狗的“实验性神经症”。华生则采用应答条件作用的知识,使幼儿成功模拟了对动物的恐惧症。 该理论还认为,既然通过不适当的学习可能形成变态心理,那么适当的学习也可以对其进行矫正,这就是行为治疗[1]。

1.2.2 原发病治疗 激素类药物的适用:泼尼松42片疗法,5mg,口服,第1周每日3次,第2周每日2次,第3周每日1次;地塞米松5-10mg,肌注,每周1次,2-3次。手術治疗:面神经减压术:屏气2个月或3个月以上,面瘫恢复不显或不全可能与面神经炎变后纤维增殖所造成的神经鞘内高压有关,施行面神经减压有助于提高棉神经恢复品级,减轻或患和后遗症的程度,但难以达到完全性恢复级。[2]

1.2.3 跟踪观察 在护理工作中了解患者的年龄以及对面部的整体生理需求度,观察各个患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个体差异的心理行为表现。

1.2.4 纠正心理认知干预 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的患者,从不同的角度向患者解释并帮助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艾里斯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一切错误的思考方式或不合理的信念是心理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症结[3]。纠正患者对疾病的不恰当认识,帮助患者建立独立的自我审美的思考可以缓解患者发病时的自卑以及低落情绪。

2 产生异常心理的因素

2.1 性别因素 女性患者在面部的美观度上比男性患者的需求度要高。并且女性在心理上的自卑感要高过男性患者在78例对象调查中男女接受比例,对应表1。男性对于本病的接受度远远超过女性,女性普遍表示难以接受面部不自觉抽搐及其他的与常人的面部差异性,并表示会因此感到情绪抑郁并且痛苦。

2.2 年龄因素 年长者对于本病的接受度高于年轻的患者,青年患者更加重视治愈的面部效果,老年患者更加重视面部疼痛感消失,对应表2。年龄因素在异常心理的表现相当明显,中青年的患者对于面部的正常需求表现非常强烈,并且十分在意面部的异常抽动,感觉无法正常融入社交。

3 讨论

3.1 治疗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感下降 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感明显下降,这与治疗的效果呈正比,患者对于疾病预后的期望值,自己今后生活中的面部审美的生理需求明显有了希望。

3.2 治疗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感下降 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感明显下降,这与治疗的效果呈正比,患者对于预后的期望值,自己今后生活中的面部审美的生理需求明显有了希望。

3.3 行为治疗后患者的自我认知水平提高 心理干预在临床应用后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干预包括给患者介绍心理书籍: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4]等。让患者对自我的认知不要一直停留在自己有面部缺陷的这一状态,要让患者指导这种状态只要通过治疗是可以有所改善的。面部的异常抽搐并不是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正常人的标准。只有建立了强大的自信,正确的自我认知,才是体现一个人真正价值的所在。

3.4 患者家属的心理 以前的心理护理也许只针对患者,但是现在许多研究表示对于家属的心理干预也可以提高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本病中因告诫患者家属不要过多的干预患者的病情,尽量普通对待。不要过分的焦虑也不要过分紧张。坚决不可以逼迫患者带口罩或遮住头面部的饰品来掩饰面部的异常抽搐。社会活动的减少更加会使心理产生异常,多与家属一同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有助于患者走出自卑的心态。

3.5 心理干预后患者对疾病的接受度 在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干预后患者对于本病的心里接受能力明显的提高了,并且主动接触社会。证实了心理干预对贝尔面瘫治疗的治疗,十分有效的让患者走入社会。治疗后的接受度对应表3。

4 小结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个人对自己的认同感。个体差异的心理干预就是根据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心理治疗,从而满足患者的自我认同感。当代护理的核心内容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 。人的健康不仅包括生理更包含心理健康,护士对患者不健康的心理进行一系列的干预,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更加积极的参加疾病的治疗,更加可以保持患者的心理呈现一个良好的状态。患者走出自卑,得到自我的认同;走出自我阴暗的理解,踏进社会、融入社会。这便是护士在临床上的心理干预的预计成果。

参考文献

[1] 季建林.医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系列,2005,8(2)190-193.

[2] 刘俊.眼科、耳鼻咽喉科诊疗常规.医疗护理常规,1998,11:295-300.

[3] 季建林.医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系列,2005,8(2)190-193.

[4] 徐俊冕,季建林,认知心理治疗.贵阳:贵阳教育出版社,1999:33.

猜你喜欢
健康指导心理干预手术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健康指导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