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芳芳
【摘 要】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7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治疗措施的差异性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28),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凝血情况、hs-CRP(超敏C-反应蛋白)、LVEE(左室射血分数)、FMD(内皮舒张功能)、血管再通率、再闭塞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者凝血情况、hs-CRP、LVEE、FMD、血管再通率、再闭塞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极佳,值得临床研究。
【关键词】心肌梗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9.053【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064-02
心肌梗死作为心内科常见病症之一,国内外对其均具有高度重视,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改善,该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攀升,令人担忧的是在层出不穷的治疗措施中无法择优治疗,据临床研究发现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取得了可观的效果[1]。因此,本文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展开系统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2017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例数分别为32例、28例。对照组男14例、女14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1.5±3.7)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5±0.2)年;观察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35.5±3.2)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5±0.3)年。两组患者在上述基线资料比较中差异不显著(P>0.05),一致性較佳。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2)本次研究取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得到家属/患者签字同意,研究途中无脱离情况发生。
排除标准:(1)排除对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2)近期服用过抗生素以及激素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4)排除存在急慢性感染疾病、合并糖尿病、慢阻肺、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5)存在严重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
1.2 治疗措施 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规格:100mg*30片;国药准字:J20130078;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治疗,初次服用可以将剂量调整为300mg,待病情逐渐稳定后可以将药物剂量逐渐减少,控制在100mg-200mg为宜[3]。
观察组予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治疗给药剂量同对照组,氯吡格雷(规格:25mg*10s*2板(帅泰);国药准字:H20123115 ;生产企业: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天一次,每次75mg,根据具体情况可调整药物剂量[4]。
1.3 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凝血情况、血管再通率、再闭塞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
评价标准:(1)凝血情况包括: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等;(2)hs-CRP、LVEE、FMD:对各项目分数展开详细分析;(3)血管再通率以及再闭塞发生率:统计发生例数情况;(3)治疗效果:显效为患者胸痛、胸闷情况消失,血管再通率优良;有效为患者依旧偶尔存在胸痛、胸闷情况,仍有再闭塞情况发生;无效为患者未见好转甚至进一步恶化[5]。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统计软件版本为SPSS20.0,包括计量资料(凝血情况、hs-CRP、LVEE、FMD)和计数资料(血管再通率、再闭塞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分别以(x±s)、n,%表示,检验方法分别为t检验和x2检验,以P<0.05认为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凝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PT、aPTT、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2.2 hs-CRP、LVEE、FMD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hs-CRP、LVEE、FM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LVEE、FM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分析见表2。
2.3 血管再通率、再闭塞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6.88%以及再闭塞发生率3.13%比较与对照组75.00%、28.57%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分析见表3。
2.4 治疗效果比较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5%(30/32),对照组为71.43%(20/28),差异显著,P<0.05,具体分析见表4。
3 讨论
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一类临床指征,是极为普遍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死率常年来居高不下,心肌梗死发作后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胸胁作痛、心悸气短、下肢浮肿、肋下痞块、唇甲青紫、面色晦暗等。心肌梗死是危害较大的一类疾病,近年来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目前对于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以减少心肌坏死面积、降低致残率、致死率为终极目标,由于没有找到极佳的治疗方法因此给相关研究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6]。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PT、aPTT、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hs-CRP、LVEE、FM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以及再闭塞发生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为71.43%,差异显著,P<0.05。具体原因为:(1)阿司匹林作为普遍使用的治疗药物,对环氧化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凝聚来有效防止血栓形成,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7];(2)氯吡格雷是噻吩吡啶类较为常见的一类,给药后可对ADP介导的血小板活性产生抑制,并且它可以有选择性的控制血小板与二磷酸腺苷的合成,进而阻断二磷酸腺苷作用下的血小板扩增,实现抑制血小板凝聚以及控制炎性介质的目的[8-9]。将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更具优势,赵向辉研究结果中血管再通率最高为86.51%与本文研究中96.88%具有相似性,进一步说明治疗效果的切实可行,可以在临床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展开借鉴[10]。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极佳,值得临床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洪云, 刘玲, 吴猛,等. 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体会[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6, 23(4):431-432.
[2] 张红.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J]. 血栓与止血学, 2016, 22(6):641-643.
[3] 王晓青. 院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联合急诊抢救治疗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 37(9):141-142.
[4] 王健.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30例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2(32):98-98.
[5] 李红娟, 李文娟, 田洪森.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5):679-681.
[6] 刘伟.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 47(8):900-902.
[7] 陈春英.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24):17-18.
[8] 邓飞, 潘云东.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MI)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分析[J]. 中外医疗, 2016, 35(14):143-145.
[9] 付振强.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8):37-38.
[10] 赵向辉.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合并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的血管再通率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 2017, 19(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