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促进和良好身体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承担了主导者的角色。然而在现实的班级日常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本文就从班主任角度出发,对班级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170-02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强健体魄,形成良好习惯。班级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体教学的元单位,每一个小学生都是在班级这个元单位当中进行学习、交流和成长的,因此,班级管理对学生能否健康发展有很大影响。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同时承担着教学和管理的任务,可以说责任重大。但是在当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由于学生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或者教师本身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结合当下班级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突出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方法不合适
虽然素质教育被提出了许多年,但是由于升学、评优等竞争压力的实际存在,在小学教育阶段,还是有许多地方存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的僵化概念。这种概念以学生的成绩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也用来衡量班主任的工作水准,一旦头脑被这种思想所占领,就会在班级管理工作上变得极端和片面,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视而不见,或有意忽略。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在表面上可能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但长期来看,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1.2小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随时代变化
由于时代的进步和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现在的小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普遍更加早熟,很多孩子在没上学之前就知道很多,见识很多了,这样直接导致了孩子不好“管”,也不好“哄”了。在过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很多老师并未重视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身心感受,只是在管理者的角度去考虑用什么手段让学生更听话,让课堂教育更有秩序,但现在有很多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很早,班主任也不能一味地运用比较“幼稚”的方式管理他们,而是要把学生当作一个地位同等的个体,考虑到他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感受。
1.3班主任教学任务重,管理效率低
小学班主任老师的工作任务量还是很大的,首先,班主任要做一名好老师,他的本职是完成好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其次,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要时刻了解和掌握这个班级里的学生动态;最后,班主任是一群孩子的监护人,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和健康,第一负责人就是班主任。这样分析下来,班主任的一天要从清晨开始,先是查看每个学生的到校情况,然后监督他们进行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期间还要讲授自己的课程,完成讲课任务;在课间要组织学生进行课间活动,维持课间秩序,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可以看出班主任的一天是非常忙碌且繁杂,加上他们在课下还要完成备课、批改作业和教研任务等,一旦事情过多,很容易影响班级管理的质量。
1.4评价体系指标不够全面
在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中,有很强的结果偏重,也就是说,对于教学结果和班级管理的结果较为重视,而忽略过程性的评价。有很多时候,不同的班级实际情况不同,一些基础好、学生素质高的班级,在管理上的难度不大,但管理结果的评价比较高;相反,许多所谓基础差、学生素质差的班级,需要老师耗费大量的心血去管理,而结果还不是很明显。这种评价体系容易让班主任失去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也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等问题,影响正常教学。
1.5教师队伍缺乏专业管理培训
基础教育阶段的班主任选择普遍采用选拔制度,以教学年限等条件为标准,以教师本人的意愿为主要参考方面。但是教学年限长或者教师愿意当班主任并不意味着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强,也不是每一個班主任老师都能具有丰富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许多班主任老师都是刚刚走上教师岗位不久的年经教师,虽然他们对工作热情很高、干劲很足,但是因为管理经验缺乏,对于班级里很多小问题不会处理,比如学生吵架、下课乱跑或者哭闹等现象,很可能因为不会处理而去忽视它们,这样时间久了很有可能产生比较严重的问题。实际上,班主任是一个需要极高耐心与细心的位置,很多老师虽然教学能力强,自己能够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但做不好班级管理工作,就是因为缺乏耐心、细心和适当的管理方法。
2.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2.1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是为社会国家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因此其教育眼光也应着眼长远,要以培养适合社会、对推动社会进步有益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教育理念上,班主任也应当树立长远的眼光和全局性的思维,不要囿于培养学习好的学生的观念,而应当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避免过度评判学生。应该更正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错误观念,比如过分注重“守规矩”,而剥夺了学生自由发展的权利;比如给学习优秀的学生一些特权,而不重视鼓励和带动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等等。只有树立起了正确的教育观,才能指引班主任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好,才能达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良好效果。
2.2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指向都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我的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要怀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我发展需求,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打破成绩唯上的思想禁锢和管理体制。具体来说,就是要了解和把握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和弱点,因为人与人的个体性差异很强,只有了解了一个学生的全面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教导。当学生出现思想或行为上的偏差时,班主任要注意以平等的语气和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避免“说教”式的居高临下。班主任更应该在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管理时采取管理的目标差异化,允许对于新事物接受较慢的同学晚一些达到学习要求,对待自尊心较强的同学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要诚恳柔软一些等等。在必要时,应当与家长加强交流和沟通,对一些孩子身上存在的顽固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
2.3借助班干部團体的力量
班级体说到底是每一位学生身在其中的集体,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善于建立由学生自己组成的班级管理力量,做好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让班干部团体成为自己管理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并通过班级管理工作,提升他们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并进一步:通过树立班干部团体在同学中的模范形象,带动整个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和强大的凝聚力。在选拔班干部时,班主任要注意选拔思想品质优秀,领导能力出众的学生,而不是根据学习成绩一条标准来选拔干部,比如有的孩子责任心特别强,可以让他们担任纪律委员或生活委员的工作;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强,个性活泼外向,可以让他们担任文艺委员的工作等。班主任应在建立班干部团体的组建过程中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选择,要注意与他们的培养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表率和威信,起到班主任的协调和引导的作用。
2.4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单一必然导致管理方向的偏斜,因此学校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多元化的、综合的班级管理工作评价机制。可以实行阶段化评估体系,不在班级与班级之间进行比较,而是对于同一班级的不同阶段进行比较,得出其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情况;可以实行奖励机制,对于班级管理工作做得较为突出的、或者班级其他方面有良好成绩的班主任个人进行褒奖,既能够鼓励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更加投入和主动,也能够调动整个班主任群体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2.5加强班主任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2017年12月,我国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这是我国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管理任务进行的全面系统的标准要求,对我国义务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标准》明确提出,要“定期组织班主任进行学习交流、培训和基本功比赛,提升班主任组织管理和教学能力。”这表明我国从政策上已经开始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积极响应。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持证上岗,并且在上岗前后6个月内,必须进行不少于30-35学分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专题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渐完善和层层落实,班主任教师队伍会越来越专业,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也能越来越高。
3.结语
班级管理工作虽然任务重、工作量大,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还要将这些理念运用到实际管理中去,要结合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情况,做出合理的管理设置和计划。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责任心,常总结,多反思,从实践中获取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从而研究出更加优质的班级管理方法,为祖国的发展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洪亮.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2):104.
[2]张有业.试析中小学班主任管理面临的难题与解决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4):83.
[3]韩静.小学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 2013.
作者简介:
曾顺霞(1978-),女,广西河池人,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