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要:混凝土在建筑工程当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建筑材料,是工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混凝土材料在使用的过程存在一个较为常见的裂缝问题,这也是建筑工程界所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同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文章就混凝土在原料的选择、设计以及施工等各个方面,根据土木工程建筑的现有特点作出了相应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探讨措施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4.051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4-0177-03
就混凝土的结构来说,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建筑工程中出现一定问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问题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整个建筑不能有丝毫的质量方面的影响。但是在大多数情况,混凝土结构工程因为施工技术而诱发的问题对工程是有害的,技术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工程结构的正常使用以及相应的承载性能,由此可见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问题是需要认真对待加以解决的,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国内外对混凝土结构的问题还没有找到完全解决的办法,所以探讨分析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所遇到的问题,同时根据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对土木工程建筑的发展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混凝土结构裂缝存在形成的原因
一般来说,混凝土施工问题的可能性存在于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所形成的原因非常的多,具体包括环境、结构以及施工等几个方面,也有各种原因相互混杂在一起所产生的裂缝,这些问题对工程的结构和使用寿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知道混凝土结构裂缝存在形成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
(一)工程材料的问题
工程材料问题是引发裂缝较为常见的原因,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的水泥、泥浆以及沙石等,就很容易引发混泥土结构的形成,我们常说的“豆腐渣工程”就是使用不过关的工程材料造成的,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因此,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使用符合标准的原材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
(二)施工操作的问题
混凝土工程是一种人为施工的工程项目,混凝土质量的优劣以及成型后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都和人为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施工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在混凝土工程施工操作的过程中,就必须确保搅拌、运输、浇捣、夯实等环节不出现任何问题,哪怕是在施工操作过程,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混泥土工程裂缝的形成,从而影响着整个混凝土工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这也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方方面面的问题,规范一切操作。
(三)温度变化的问题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当外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就会出现体积的变化,如混凝土体积的膨胀以及收缩等外部变化,这些由温度导致的体积变形所产生的应力,如果超过了混凝土本身所具备的抗拉强度,就会导致裂缝的出现。通常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这种由应力所导致的收缩裂缝是最为常见的,而且大多数存在于现浇墙板式结构和现浇框架式结构等方面,如果在后期没有进行恰当的养护,这种裂缝将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另外,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模板构造不恰当,出现漏水、漏浆导致模板支撑缺乏相应的刚度,或者是没有把握正确的模板拆卸时间,也是导致混凝土产生结构性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质量问题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如果受重的钢筋表面出现污染生锈,或者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碰撞到钢筋使其移位,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裂缝的出现。从当前的诸多混凝土施工结构可以看出,其工程结构形式表现的形式非常复杂,如工程超长、超厚以及超静的结构,这些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约束性,其产生的应力也较大,很容易出现约束力的结构问题。
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当混凝土出现严重的结构问题或者是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坍塌,多数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导致的。当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的时候,不但影响结构的美观性和使用的年限,严重的问题还有可能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必须采取相关的手段和措施,严格控制结构工程整体问题。本文以河南省某地方土木工程的建筑为例,分析该公司在控制混凝土结构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对施工技术展开分析。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标准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以消除的,但是如何有效的把混凝土裂缝的危害控制在最小的安全范围之内,是相关施工操作人员所关注的共同话题。混凝土结构裂缝所产生的危害,是由其所使用的结构功能所决定的,从目前我国相关的规定可以知道,钢筋混凝土构件所产生的最大裂缝宽度为0.2到0.3毫米之间,然而相关结构的使用功能不同,其标准也完全不同,但是其最终的标准是不论何种结构,其裂缝必须控制在其相应的标准范围之内。
(二)设计构造
一般情况下,通常平面较为复杂的建筑物更为容易因为附加应力而出现裂缝问题。所以,在建筑平面的选择上,应该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基礎上,力求简单化。在设计和布局混凝土结构墙面时,也应该有效合理地设置纵横墙面,且纵横墙面应该最大限度的减少开洞的可能,以免增加裂缝出现的可能。同时,还需有效合理的控制和布置建筑物的长度以及高度的比例,因为建筑物的高度和建筑物的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成反比,长度和高度比例越大,其承载的刚度也就越小,从而调整不均匀沉降能力也就越低。在墙体的设置和布局上,合理有效的布局结构承载的受力情况,确保负荷承载分布均匀,最大限度减少单位面积的受力情况,减少地基不均匀的沉降问题。一是在进行基础设计的时候,应该依据不同的地基状况,有效地调准基础的埋深度,不同的地基计算强度,在布置方法上采用垫层厚度等方法,来实现调整地基的不均匀的变形。二是有必要加强基础建设的刚度以及强度,在结构的设置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圈梁和构造柱等方法,来提高建筑物整体性的强度和刚度,最大可能地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三是在建筑施工操作之前,进行温度裂缝的计算,尽量在良好的构造措施上采取隔热设计,如沉降验算、控制沉降量等,同时强化混凝土强度的等级,提高钢筋截面以及单位面积配筋的概率。
(三)材料的选择和施工的工艺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有效的施工工艺,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严格落实材料的达标程度,牢固把握混凝土强度的设计等级关。在水泥材料的选择上,应该选取水热化较低的水泥材料,杜绝使用安定性较差的不合格的水泥。在选取石料等材料时,应该选择石料表面粗糙质地坚硬的石料,且石料不能有较大的缝隙,避免产生碱性反应,同时有害物质及粘土不能超过相关的规定。在施工操作中,还需严格把握水泥用量和水灰量的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水泥的用量,要不断将混凝土进行搅拌和振捣,把握好模板的拆卸时间。另外,還可以采用影响收缩性和水热化较小的外加剂和参合料,如减水剂可以改善混凝土工作的性能,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和降低收缩等,在混凝土浇灌的同时,还需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间段,在无法避开高温度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并水拌制混凝土的方法,提高其性能。
三、关于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养护
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是减少混凝土干燥收缩变形和温度收缩变形的一种有效手段,从而实现有效控制收缩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制定合理有效的养护方案,由专门的养护工作人员进行养护。
(一)当混凝土浇灌工作完成以后,必须进行相应的保温和保湿工作,防止因为混凝土变干燥和温度增加而出现相关的变化,同时在保养上还需有一个正确合理的时间加以实施,如硅酸盐水泥或者是矿渣硅酸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在养护上不得少于7d,对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在保湿保温的要求上,不得少于14d。
(二)对于墙体混凝土浇灌完毕以后,当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以后,在必要的时间段时,应该及时的松动墙体两侧的模板,在墙体与模板缝隙大约3毫米左右时,可以在墙体的顶部架设相应的淋水管道,用水喷淋的方法对墙体养护,当模板拆除以后,还需在墙体两侧放置深色的麻袋或者是草帘,其目的是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另外,对于较大体积的混凝土,为了有效地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的一致性,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应力拉动的问题,应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并且在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温措施。
(三)采用保湿的养护技术,让混凝土的表面一直处于湿润状态,不间断的补充蒸发的水分,其目的是防止混凝土因为温度的变化导致干缩裂缝的出现,让混凝土保持相应的湿度也是强化混凝土抗拉强度的一个重要表现。另外,还需有效地对混凝土进行保温隔热工作,尤其是体积较大混凝土结构应该进行重点保温工作,避免因为温度不均出现应力不均而产生裂缝的出现。同时在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时所规定的强度之前,禁止混凝土承载必要的负荷,即使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强度时,也不能让混凝土结构进行超载或者猛烈冲击的载荷量。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是当前建筑工程使用最为普遍的结构材料之一,但是由于混凝土具有拉伸变形值较小的缺点,在自然和人为的双重作用下,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同时也大大缩短其使用的年限,更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出现严重的混凝土结构坍塌事故,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控制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问题是工程界所面临的重大难题,文章简要探讨了混凝施工技术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以期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解决提供微量参考。
[责任编辑:盛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