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美卧龙

2018-06-04 05:18何晓安
旅游纵览 2018年6期
关键词:雄鸟卧龙灌丛

何晓安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处于横断山脉腹地,是南北动物分布的交汇点,这里不仅是国宝大熊猫的最佳栖息地,也是雪豹的家园,雉类的王国,是野生动植物资源保存相对完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就已知的整个雉类数据来看,中国拥有雉类种数63种,占全世界285种的近1/4,居全球首位。四川省内有记录的雉鸡类共有25种,仅在卧龙保护区就有14种雉类的记录。也就是说,四川省50%以上的鸡形目鸟类,在卧龙保护区里生活着, 种类繁多,尤为独特。

山高谷深、植被茂密、溪流纵横、雪山争锋是卧龙的地理优势,从保护区入口的木江坪到与小金县交界的巴朗山垭口,在不到100公里的保护区过境公路里程中,海拔从1300米急剧抬升到4487米。驱车行驶在卧龙,总会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感受。卧龙的最高峰是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  保护区入口海拔1300米,全区森林植被呈现垂直带谱分布,生活在这里的雉类也相应的呈垂直分布。

雪鹑和藏雪鸡终年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和更高海拔的山脊裸岩地带,可称得上是卧龙雪山之巅的坚定守望者。在海拔3200~3800米的高山暗针叶林、杜鹃灌丛和附近陡峭的山崖以及平缓的草甸里,集群的白马鸡、红喉雉鹑、血雉、勺鸡、高原山鹑和斑尾榛鸡总是机警而又悠闲地觅食。中国特有的珍稀雉类——绿尾虹雉生活的区域从海拔3200~5000米的雪线之下,总是会随着季节变化而上下垂直迁徙。红腹角雉坚守在海拔2000~3000米的阔叶林和针叶林中,且喜欢树林遮蔽浓厚的潮湿生境。雉鸡、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喜欢在海拔1300~2100米的落叶阔叶林、竹林灌丛里活动,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在卧龙的分布区域绝不重叠和交叉。灰胸竹鸡就只在保护区入口处海拔1300~1500米的竹林灌丛里生活。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观鸟人群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观鸟爱好者和鸟类摄影师从全国各地和海外来到素有“雉类的王国”美誉的卧龙山地,寻觅它们的踪迹,一睹它们的芳容,我们就跟随摄影师的镜头深入卧龙高山和森林,从雪山之巅到溪流河谷去看个究竟吧。

雪鹑,又名松鸡子,各亚种野外难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种。雪鹑是雪山之巅名副其实的守望者,栖息的自然环境也极其严酷。但它不惧风霜雨雪,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无霜期很短的高山裸岩地带和高山草甸中,只是偶尔下到高山灌丛周围活动。其进化出来的体羽色彩与高山流石滩岩石以及秋冬季节植物的颜色几乎融为一体,是有效躲避天敌——猛禽的最好伪装。雪鹑主要以苔藓、地衣、蕨类、浆果、各种草本和灌木的叶、芽、花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在育雏期间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除4~7月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余时间喜欢十几只集群活动觅食。

藏雪鸡又名雪鸡、淡腹雪鸡,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藏雪鸡主要栖于多岩的高山草甸及高山流石滩,栖息的海拔较同地域活动的雪鹑偏低一些。雌鸟和雄鸟相似,但跗蹠无距。幼鸟似成鸟,嘴角紫色,嘴基及虹膜橙红色,眼周和眼睑石板蓝色,跗蹠及趾暗橙红色至深红色。夏季活动在高海拔区域,冬季要迁徙到海拔相对较低的区域。一般4至5月间进入繁殖期,出双入对活动。其余时间喜爱结群,白天活动,从天明一直到黄昏,性情胆怯而机警,常从山腰向上行走觅食,直到山顶。主要啄食植物的球茎、块根、草叶,有时也吃昆虫等,它是卧龙高山雉类的代表种类。

白马鸡是中国特产鸟类,列入《华盛顿公约》Ⅰ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白马鸡体型较大,主要栖息在高山草甸、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有时也上到林线之上的高山灌丛中集群活动。觅食于林间草地,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叶、幼芽、根、花蕾、果实和种子为食。在春季,习惯在天刚亮的清晨和日落后的黄昏时段栖于树枝上并发出响亮粗犷的“嘎、嘎、嘎”叫声,繁殖期5~7月,4月中旬开始逐渐分散成小群和配对,总是一雌一雄制,孵卵由雌鸟承担,雄鸟在巢的附近活动和警戒。在海拔2700米的五一棚到银厂沟和四姑娘山麓都是其主要栖息地。

雉鶉又名红喉雉鹑,中国特产鸟类,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红喉雉鹑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针叶林缘和林线上的杜鹃灌丛地带,偶尔也会上到高山流石滩活动。以植物的茎、根、叶、花、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红喉雉鹑善于在多岩石的山崖地段行走和奔跑,也善于在山谷间滑翔,但飞翔能力较差,它们的羽色和周围环境一致,形成了很好的保护色。性情胆怯怕人,休息时多躲避在灌丛中,晚上在较大的灌木上栖息。由于行踪隐秘,极难被发现和拍摄。我在卧龙观鸟3年中,一直只闻其声不见其影,有幸在今年4月1日巴朗山雪后初晴的早晨拍摄到它在灌丛掩映的岩石上鸣叫的画面。

绿尾虹雉是一种大型鸟类,中国特产鸟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绿尾虹雉是生活在卧龙保护区内中国珍稀鸟类的典型代表。雄鸟背部体羽主要为深蓝绿色,具金属光泽,眼睑裸出部位天蓝色,头顶后部有短的青铜色羽冠披于头后;后颈及上背赤铜色而具金属光泽;下背及腰白色,肩和翅覆羽铜紫色,具金属蓝绿色光泽;尾辉蓝色,正面下体黑色。在阳光普照下的山野中,其羽毛会显示10种不同的金属光泽颜色,像彩虹一样灿烂夺目。由于喜欢在高山草甸中啄食长在土里的中药材——贝母的球茎,被山民叫作“贝母鸡”。其头部和嘴部像鹰又被称为“鹰鸡”。因为胸腹部到下体羽毛呈黑色,像烧过的柴火的黑炭,又称为“火炭鸡”。它们常成对或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也聚集成较大群体。白天活动,喜欢出没于山脊地带,晚上栖于稠密的灌丛间或树的低枝上。主要以植物的嫩叶、花蕾、嫩枝、幼芽、嫩茎、细根、球茎、果实和种子等为食。在卧龙,绿尾虹雉主要生活在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高山流石滩,有随着季节变化而上下垂直迁徙的习性,在超过海拔3500米至高山流石滩区域都是其栖息地或潜在栖息地。每年4~6月繁殖,一雄一雌单配制。在求偶季节,伴随着初升的太阳,雄鸟喜欢站到灌丛之中的悬崖山石上,用中气十足而又婉转悠远、响彻山谷的歌声向异性宣告自己的存在。一旦发现有异性在附近活动,雄鸟也会滑翔过去,在灌丛的空地上围绕着雌鸟,煽动翅膀翘,动尾巴,急促而卖力地跳一段华丽的舞蹈,以期获得雌鸟的青睐。

血雉又名血鸡、松花鸡,雄鸟大覆羽、尾下覆羽、尾上覆羽,脚、头侧、腊膜为红色,故得名血雉,是中  国特有鸟类,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血雉雄鸟体羽主要为乌灰色,细长而松软,呈披针形,胸有绿色,尾羽具宽阔的绯红色羽缘,脚橙红色。主要栖于松林和云杉林等针阔混交林中,食松(杉)叶和种子,也食竹叶等,在夏季也会上到高山杜鹃灌丛林缘和高山草甸中觅食。不到落叶阔叶林,和高山流石滩活动。喜欢成群,常常几只至几十只的群体活动,天一亮即开始活动,一直到黄昏,中午常在岩石上或树荫处休息。主要活动在林下地上,晚上到树上栖息。有随季节变化而上下垂直迁移行为,活动范围的大小与食物分布紧密相关。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4~7月,通常在3月末4月初从群体中分散开来,并出现求偶行为和争偶打斗现象。

红腹角雉又名娃娃鸡、星宿鸡,中国特产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无危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红腹角雉喜欢居住在有长流水的沟谷、山涧及较潮湿的悬崖下的原始森林中,主要以乔木、灌木、竹以及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嫩叶、幼芽、嫩枝、花絮、果实和种子为食。雄鸟头和羽冠黑色,羽冠两侧各有一只绿蓝色的肉质角,体羽及两翅主要为深栗红色,满布具黑缘的灰色眼状斑下体灰斑大而色浅像夜空中星宿,被當地群众称为“星宿鸡”。红腹角雉生性机警,胆小、善奔走,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多数时间都在林下地面活动和觅食,遇到危险的时候,会上到树上躲避,夜晚则栖息于树上。每年4月初即进入繁殖期,发情期的雄鸟和雌鸟鸣声似小孩啼哭的“哇、哇、哇”声,又被称为“娃娃鸡”。雄鸟在求偶的时候,会卖力的鸣叫,为了进一步吸引雌鸟的关注,还会炫耀自己的美丽。那一对平常隐藏在头部羽毛中的钴蓝色肉质角也突然膨胀,猛然地竖立起来,喉部下方钴蓝色的肉裙也会充血膨胀,突然展开飘洒在胸前,肉裙中央满缀淡蓝色斑点,两侧边缘各有赤红色矢状斑。这漂亮的肉裙会随着求爱的节奏,一会儿展开,一会儿收缩,直到俘获雌鸟的芳心。红腹角雉在卧龙主要分布在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和竹林灌木混交林中,偶尔也会进入到落叶阔叶林中,它是野生大熊猫的典型伴生动物。

红腹锦鸡又名金鸡,我国特产鸟类,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红腹锦鸡的尾特长,雄鸟羽色华丽,头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上体除上背浓绿色外,其余为金黄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全身羽毛颜色互相衬托,赤、橙、黄、绿、青、蓝、紫具全,光彩夺目,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类。主要活动在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也出现于岩石陡坡的矮树丛和竹丛地带,冬季也常到林缘草坡、耕地边缘活动和觅食。习惯成群活动,性机警,胆怯怕人,听觉和视觉敏锐,善于奔走和急速奔跑,也可以滑翔,在林中飞行自如,晚上多栖于靠沟谷和悬岩的松和乔木树上。以野豌豆、野樱桃、青蒿、胡颓子、羊奶子、箭竹、漆树等植物的叶、芽、花、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小麦、大豆、玉米、四季豆等农作物,此外也吃甲虫、蠕虫、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等动物性食物。繁殖期4月至6月,实行一雄多雌制。

白腹锦鸡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白腹锦鸡雄鸟头顶、背、胸为金属翠绿色,枕冠赤红色,具有带黑边的白色披肩,下背和腰浅黄色,向后转为朱红色,尾具黑白相间的云状斑纹和横斑,腹白色。雌鸟上体及尾大都棕褐色,满杂以黑板;胸棕色,具黑斑,腹白色。脚蓝灰色。虹膜雄鸟褐色、雌鸟淡黄色,嘴蓝灰色,脚和趾青灰色,眼周裸出部辉蓝色或蓝白色。在卧龙主要栖息在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林缘疏林灌丛和竹丛地带。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因为食性而得名“竹鸡”“笋鸡”白腹锦鸡的雄性因其外表而得名“银鸡”。白腹锦鸡的繁殖期4~6月,通常是一雄多雌制。

雉类体态优美,雄鸟的羽色极为艳丽。在卧龙高山峡谷的森林和雪山之中,这些形态各异的雉类,千百年来生息繁衍着。

1963年卧龙自然保护区成立以后,促成了当地群众全民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机制,这些雉类的栖息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猜你喜欢
雄鸟卧龙灌丛
灌丛化对高寒草甸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
吉兰泰盐湖绿洲柽柳灌丛生长与沙堆形态特征的关系
卧龙记忆
为什么一般情况下雄鸟比雌鸟更美丽?
荒漠化草原锦鸡儿属灌丛扩增对牧草产量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内蒙古高原荒漠区垫状锦鸡儿灌丛的微气候特征
卧龙湾的夏天
麻雀能感知配偶是否“劈腿”
卧龙电气拟收购南阳防爆
恢复卧龙湖生态系统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