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威 崔 鶴 尚 琦 宋丽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营口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脊髓损伤(SCI)作为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往往会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部位发生严重的运动障碍及反射亢进,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严重伤害,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1]。相关研究发现,每年SCI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20~40例/100万人,同时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伤及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增高,脊柱外伤合并有SCI的情况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因为脊髓的特殊生理位置与解剖结构,虽然在SCI急性期经过外科减压手术治疗,往往治疗与康复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对于SCI患者的早期干预性治疗方式的探讨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而在中医学中,SCI又可归属于“痿证”范畴,其病因形成较为复杂,可由于具体的致病因素不同,而分为多种证型,其中又以脉络瘀阻型证为常见[3],同时随着中医特色疗法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也逐渐被应用于更多的临床领域之中,而其中针灸与穴位注射疗法在SCI的早期治疗与后期恢复上就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4]。基于此种原因,笔者于2016年至2017年,开展针灸联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脊髓损伤后运动障碍及反射亢进临床疗效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神经病学(第7版)》[5]对于脊髓损伤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学》[3]对于脉络瘀阻型痿证的诊断。2)纳入标准:符合中医及西医的诊断及辨证标准;有相应部位的MRI及神经学检查支持;患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上,且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醒;近1周内未服用可影响实验结果的药物者;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加入本项临床试验。3)排除标准:经MRI检查发现属于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合并有机体内重要脏器损伤的患者;血压或血糖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者;先天性椎体畸形者;合并有明显的抑郁症或严重的嗜酒、吸毒、滥用精神性药物等精神状态异常的患者;合并有严重的感染或恶性肿瘤的患者;属于过敏性体质或多种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本院康复科脊髓损伤的住院患者86例,按就诊顺序分配选取的随机数字,再对随机数字进行处理分为联合组与基础组各43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脊髓损伤原因、脊髓损伤平面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1.3 治疗方法 1)基础组参照《“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评估、治疗与康复”专家共识》[6]给予患者单纯的西医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其中包括: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B族维生素神经营养疗法,单硝酸异山梨酩扩血管疗法,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性治疗,急性期与恢复期康复训练疗法。2)联合组:在除基础组的治疗外,给予电针灸疗法和药物穴位注射疗法进行治疗。(1)电针灸疗法:若上肢瘫痪者选双侧肩髃穴、臂臑穴、曲池穴、阳池穴、合谷穴;若下肢瘫痪者选双侧髀关穴、伏兔穴、足三里穴、丰隆穴、悬钟穴。电极置于曲池穴和阳池穴、足三里穴和悬钟穴,以连续波形选择适量电流刺激,以肌群随波形轻度运动为宜,20 min/次,每日1次。(2)药物穴位注射疗法:选取脊髓损伤段及相邻椎体夹脊穴,用75%酒精消毒后,于皮肤表面垂直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 (由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51020747),刺入深度约为3 cm左右,在回抽无血后将药物缓慢推入,每穴各注射药物0.5 mL,每日1次。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近期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设立1次随访,共4次随访。远期治疗:在完成近期治疗后,患者在每个月进行1个疗程的连续治疗,共5个疗程,在远期治疗前及完成全疗程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分别设立1次随访,共3次随访。
表1 两组病例临床资料比较
1.4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和分析治疗前后每个疗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1)近期疗效标准:脊髓残存分级变化(ASIS)[7]、运动及感觉功能检查[8]、临床疗效[9]、不良反应等。2)远期疗效标准:患者生活能力评分(MBI)[10]、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分(FIM)[11]。 血、尿、便常规检查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对脊髓损伤患者经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及对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结果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近期治疗前后ASIS评级比较 见表2。在完成近期全部疗程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联合组患者ASIS评级为C级与E级的病例数量有改善(P<0.05),而B级与D级的病例数量改善更显著(P<0.01)。联合组ASIS评级为D级的病例数量多于基础组(P<0.05)。
表2 两组近期治疗前后ASIS评级比较n(%)
2.2 两组近期治疗前后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的比较见表3。在运动功能、触觉功能、痛觉功能方面,在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患者在完成全部近期疗程的治疗后,基础组与治疗前相比有一定地提高(P<0.05),联合组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地提高(P<0.01),同时与基础组相比亦有一定地改善(P<0.05)。
表3 两组近期治疗前后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近期治疗前后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比较(分,±s)
组 别 时 间 痛觉功能运动功能 触觉功能联合组 治疗前 90.95±15.76(n=43) 治疗后 109.82±11.67**△对照组 治疗前 91.18±16.41 70.37±10.13 91.48±16.32 93.28±7.78**△ 118.44±12.14**△71.24±10.47 90.92±15.53(n=43) 治疗后 100.46±11.89*84.31±7.12* 104.63±11.23*
2.3 两组患者近期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在总有效率方面联合组高于基础组(P<0.05),且在显效例数方面联合组亦明显多于基础组(P<0.01)。
表4 两组近期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MBI评分及FIM评分的比较 见表5。在完成近期治疗后,联合组MBI评分及FIM评分的提升程度与基础组相比,有一定地提高(P<0.05);在完成远期治疗后,联合组MBI评分及FIM评分的提升程度与基础组相比,有显著地提高(P<0.01);在全部疗程后6个月时,联合组MBI评分及FIM评分的提升程度与基础组相比也有一定地提高(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MBI及FIM评分比较(分,±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MBI及FIM评分比较(分,±s)
与基础组同期比较,△P<0.05,△△P<0.01。
组 别 时 间 MBI FIM联合组 治疗前 33.54±12.42 49.32±9.13(n=43) 近期治疗完成后 57.67±12.29△ 72.43±6.82△远期治疗完成后 76.45±11.24△△ 95.52±5.43△△全部疗程后6个月 79.82±9.63△ 100.44±4.82△基础组 治疗前 32.91±11.37 50.72±8.82(n=43) 近期治疗完成后 46.24±10.22 60.68±7.31远期治疗完成后 55.41±11.38 73.77±5.76全部疗程后6个月 67.43±11.03 86.47±5.03
SCI的发病机制主要分为原发性损伤与继发性损伤,前者主要是由于外界暴力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髓本身所导致的,后者主要是在原发性损伤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诸如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兴奋性氨基酸过度释放等生理生化机制,导致局部病灶区域周围的正常组织发生自身破坏性病变,从而使损伤程度加深,损伤范围扩大[12]。而运动功能障碍与脊髓基本反射亢进(包括牵张反射、屈肌反射、血压反射、膀胱反射、排便反射、阴茎勃起反射)作为SCI后最为常见的继发性症状,不但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也会给其家属带来极大的负担[13]。而在中医学,SCI又可归属于“痿证”的范畴,可由外感温热邪毒、情志内伤、跌打损伤、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五脏受损,精津不足,气血亏耗,肌肉筋脉失养,终致肢体筋脉弛缓无力,不能随意运动,肌肉萎缩等表现,所以其治法应以活血行瘀、益气养营为主,再辅以续筋接骨、补益肝肾、健脾润肺、疏通督脉等法[3]。
在电针穴位的选择上,根据患者具体上下肢损伤的情况而定。若上肢瘫痪的患者,以双侧曲池穴和阳池穴为主穴,其中曲池穴作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可以通过其消肿止痛、调和气血、疏经通络等功效,来治疗手臂痹痛、上肢不遂、屈伸不利等症状;而阳池穴作为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可以通过其生发阳气、沟通表里等功效,与曲池穴配合治疗前臂麻木疼痛等症状;再辅以肩髃穴、臂臑穴、合谷穴三穴,可共达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生发阳气、沟通表里、推动气血之效。若上肢瘫痪的患者,以双侧足三里穴和悬钟穴为主穴,其中足三里穴作为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可以通过其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疏通经络的功效,来治疗膝痛、下肢痿、屈伸不利等症状;而悬钟穴即是足少阳胆经之穴,又是八会穴之髓会,可以通过其泄胆火、清髓热、舒筋脉的功效,来治疗半身不遂、腰腿疼痛、下肢瘫痪等症状;再辅以髀关穴、伏兔穴、丰隆穴三穴,可共达健脾燥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行气活血、舒肝益肾之效[14]。而电针灸疗法是传统针刺和现代电刺激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降低Ca2+含量、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可有效促进受损伤神经元的轴突再生,维护神经元的自我保护机制,恢复神经元兴奋性,从而使SCI患者的运动功能与基本神经反射得到恢复[15]。
在药物穴位注射穴位的选择上,根据患者具体的脊髓损伤部位选取损伤段及相邻椎体的夹脊穴,其作为经外奇穴之一,可以通过其调理上下肢阴阳平衡和疏通脏腑气血的作用,来治疗相对应的脏腑的病变,并可通过其对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来治疗与之相对应的上下肢功能不利等病证[14]。而复方当归注射液不仅具有补气生血、活血散瘀、调经止痛等作用,而且经过现代研究发现,其提取物阿魏酸钠可以通过清除超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脊髓局部微环境等方式,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聚集与分化,从而诱导SCI 后神经的再生[16]。
本观察中,联合组所采用的电针灸联合药物穴位注射疗法的治疗方式,在治疗SCI时,不管是从近期疗效标准中的ASIS分级变化 (可以准确反应SCI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情况的变化,评分等级越高疗效越明显,是对治疗有效性最为客观的评价之一)、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作为SCI病后影响最为明显的人体基本功能之一,其功能恢复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患者经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分析,还是从远期疗效标准中的MBI评分及FIM评分 (通过患者生活能力及独立性的评分,可以准确反应经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于家人和社会的依赖程度)的比较结果分析,均优于基础组。再加上针灸及中药穴位注射疗法对于机体损伤程度小、毒副作用少、操作规范、方法标准等优点,更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更说明了电针灸联合药物穴位注射疗法治疗SCI是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相较于单纯的西医治疗方式更具有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如辨证不清、针刺方法多样、电针波形种类繁多等问题,需要广大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继承创新和研究探索。
[1]Yu J,Zhao C,LUOX.The effectsofelectreacupunctureon th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l/2/P2X3signal pathway in the spinal cord of ratswith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J].Anesthesia&Analgesia,2013,116(1):239-246.
[2]Beattie MS,Farooqui AA,Bresnahan JC.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 for apoptosis after spina1 cord injury [J].JNeurotrau-ma,2000,17(10):915-925.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22.
[4]汤峥冬.药物穴位注射联合常规针灸改善脊髓损伤运动与感觉功能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11):166-168.
[5]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9-75.
[6]李建军,杨明亮,杨德刚,等.“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评估、治疗与康复”专家共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3):274-287.
[7]李建军,王方永.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年修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0):963-972.
[8]潘冉.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1):94-96.
[9]陈锡栋,陈凌云,吴开丽,等.针灸加中药外洗内服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外伤截瘫患者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1,7(2):119-120.
[10]兰静,张海兰,任杰.电针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56-57.
[11]Uk KW,Soo CS,Hyuk LJ,et al.Perineural pretreatment of bee venom attenuated the development of allodyma in the spinal nerve ligation in-jured neuropathie pain model;an experimental study[J].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mative medieine,2014,14(1):431.
[12]陈志刚,张烽.早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 32 例[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3):209-210.
[13]王瑾,王红星,王彤.运动对脊髓损伤功能改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8):753-755.
[14]沈学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5]杨拯,何彦芳,陈建敏,等.电针在脊髓损伤功能康复中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249-250.
[16]周琴,廖维靖,杨万同,等.阿魏酸钠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恢复和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3):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