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运效的城市轨道交通上下分流新型站台结构设计

2018-06-04 03:41石力王周鑫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数码世界 2018年5期
关键词:下层客流站台

石力王 周鑫 重庆交通大学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1.设计背景及意义

根据当前城市轨道站台布置形式,主要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和岛、侧混合式站台;根据乘客上下车形式,分为单上单下和中间下两边上两种基本形式;而根据法规,乘车秩序为先下后上。基于考虑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流动率较大、停站时间限制较高及高峰小时客流特征等因素,当前站台布置形式、上下车方式无法满足长远甚至目前交通运输要求。因站台人流密度超载,传统先下后上秩序要求及单侧门上下经常因乘客堵滞无法提高客流流动效率及速率,且易导致单侧车厢及站台因受力不均和常年受载不平衡而出现车厢晃动幅度较大、结构寿命降低等风险。因此改善轨道站台布置形式,提高运行运输效率是必要的解决方案。

2.设计方案

本设计主要基于传统侧式站台及侧混合式站台结构,所提出一种能实现快速、高效上下乘客、提高客流移动速率和平衡车辆及站台受载的新型站台建设及布置方案,结构如图1。其主要方案为:上、下层上下车站台分别位于轨道交通两边,类似于侧式站台(图1)。当车辆到达时,同时开启两方车门,一方为上车车门、另一方为下车车门,上下车乘客客流方向无交叉阻滞,不相互影响,提高上下车效率。

3.结构设计

空间上层站台布置结构主要独立位于交通公路网络或露天平面层上端空间,其主要由轨道交通线路系统、站台系统及地面交通系统组成。轨道交通线路系统由上、下层轨道交通构成,站台系统主要分为站台顶棚、空间第一层、空间第二层、空间第三层及站台电梯及行梯,空间第一层主要为乘客到达、安检、购票层及换乘层,空间第二层为下层轨道交通候车及上下车层,空间第三层为上层轨道交通候车及上下车层,上下层轨道交通运营方向相反。

本空间上层站台结构布置其创新点在于将上下车乘客分流,有效避免上下车乘客阻滞及因受力不平衡引致的车厢摇晃及站台寿命缩短现象,有效提高站点上下车效率及客流流动速率。如图1。

图1 空间上层新型站台结构布置示意图

[1]惠伦.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形式设计方案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8(06):167-173.

[2]王丽华.地铁车站站台设计[J].北方交通,2008(04):220-222.

[3]康亚舒.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控制方案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于芳.一种新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站厅站台一体化设计方案[J].中国市政工程,2015(01):103-104.

猜你喜欢
下层客流站台
客流增多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控制仿真与优化
新型有机玻璃在站台门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
折叠积雪
另类的公交站台
积雪
相遇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有借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