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文浩
武汉市武昌实验寄宿小学美林校区秉承“大气优雅,探索超越”的实验精神,致力于实现“尽善尽美,杞梓之林”的办学愿景。对于美林校区来说,培养“杞梓之才”不是所谓的精英教育,而是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遇见最好的自我。通过家门口的国际化教育,享受多元的课程学习,收获丰富多彩的童年时光,播下美好人生的种子。
营造童真世界 追享“原味”童年
走进美林校区,仿佛走进了童话般的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个身着鲜艳服装的孩童雕塑,他们好似以昂首阔步的姿势向你走来;跷跷板、秋千、滑梯等玩具设施散布于学校各个区域。学生可以坐在图书阅览室柔软的凳子上阅读,也可以脱掉鞋子,爬到靠窗的榻榻米上面看书,更有趣的是,好多书藏在榻榻米下面圆形柜子里,伸手就可以拿到。
漫步美林,让你置身色彩斑斓的世界。“星星城”上,各种深浅不一的绿叶造型上,张贴着学校评比的小明星照片;教室的一排储物柜是一片湖蓝色,课桌则是一片深蓝色,走廊的墙壁是或深或浅的橙色。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更是养眼,尤其是校门口右边的一排樱花树,每到四月天,孩子们玩累了,抬头望望淡雅的樱花,也是有滋味的事情。
我们之所以把校园建成这样,是要让今天的教育拥有童真童趣,让学生有时间玩耍,有时间发呆。让校园所有的空间都散发出成长的气息,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这个天地是属于他们的,是自由的、惬意的。
搭建本真的课堂 可见的学习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身上蕴含着巨大的学习潜能。美林校区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实行问导式课堂教学。每节课都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问导式课堂促进了师生间的双边或多边互动,形成了更加民主的课堂生态。
在问导式课堂构建探索过程中,经过反复讨论,我们制定了学生语言模板应用于课堂交流分享环节。如,分享的开场白模板:“大家好,我们是××小组,下面由我们组为大家讲解……”;过渡语模板:“接下来,由我为大家讲解这一题。请大家随我把书翻到第×面……”;课堂评价模板:“我给你们组×××同学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你的……做得很好,还有……需要注意……”给予学生能够开口说的语言“拐杖”,使得大胆表达讲述成为可能,也使问导式课堂的具体实施能在良性预定轨道发展。
问导式课堂重视唤醒学生自学意识和觉悟,能对自我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的反思,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在合作学习时,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探讨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解题思路,分享学习收获,同时充分暴露问题、学习的重难点、疑惑点、易错点和生成点。教师可以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思维活动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鼓励学生说出来,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以此促进思维品质和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
構建未来课程 人人遇见真我
学校以双语教学为特色起步,语言教学成为学校的特色。为了使学生成为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未来眼光的新时代中国人,我们以双语作为工具,大胆求变,让课程变革直指能力发展,开始未来课程的探索与构建。
我们坚持自主研发为主、引进开发为辅的原则,不断拓宽思路,开设未来课程实验班,先后开发了英语数学、英语体育、英语美术、英语视听等校本课程,引进了《Everybody UP》课程。在体育课中创设专业体育课程,体育老师人人成为课程主角。一二年级开设乒乓球专业课,三四年级开设网球专业课,五六年级开设篮球、足球专业课。使学生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开设特色社团课程,有英语、电影、高尔夫、击剑、游泳、芭蕾、街舞、围棋、电子编曲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全人教育”为理念,让课程更具开放性,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设短期研习旅行课程,为学生搭建“行走中的课堂”。即:师生、家长共同自主确定课程主题、设计课程方案,利用学期中3-5天的时间,带孩子们走出去,体验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学以致用,在社会中学习、成长。几个学期来,学校师生、家长以“带着课本去旅行”为主题,一起访徽州古城,了解徽派建筑,开蒙学,接受人文历史教育,赏菊、晒菊,学竹编、草木染,亲手体验民间传统文化技艺;一起来到古城西安,参观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兵马俑、西安事变纪念馆、西安古城墙,寻访厚重城墙后的历史,品西安美食;一起研学桂林,泛舟漓江,探索溶洞,感知喀斯特地貌,亲近自然,观察南方植物;一起远赴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走进当地美术馆、博物馆上课,游历当地自然风景区,了解澳洲的历史发展,游学澳克雷文法学校,走进学校班级学习,接触当地的教育,和当地的老师学生交流,不仅增长见识,也留下两国同学间的珍贵友谊。
研习课程真正实现了从“围墙内的校园”走向“无疆界的社会”,从“知识的课堂”走进“实践的课堂”,从“书本的世界”走入“自然的世界”,让“东方的文化”联通“西方的文化”,放眼世界开门办学的主张,让每一个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成就真我。
心灵自由舒展 美好悄然绽放
“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校开展阅读升级活动。以班级、年级为单位,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个性化阅读方案,制作美轮美奂的阅读升级卡,开启个性化阅读升级历程。
语文教师把课内与课外打通,开展“将海量阅读引进课内的实施策略研究”。原有的逐篇课文备课的模式被打破,根据教学需要从单元整体出发,通盘考虑一个单元的课文教学、主题学习阅读内容、习作等,进行单元备课。探索出每个单元的“1+x+y”具体主题阅读操作模式:“1”是精选出一篇课文作为精读课例教学,x是其他若干篇作为略读课例教学,y是大量与本主题相关的内容阅读。
例如,在六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的教学中,备课组展开了“地球家园”这一主题的研讨。确定了以马丁·路德·金的讲话为点,以“拉谁的手,如何拉手,拉手的结果”三个问题为线条展开《黑孩子罗伯特》和《瑞恩的井》的学习,这就是阅读模式中的“1”。“x”是依托文章的关键词句引导其他文章的学习。“y”则通过多渠道的查找,整理编辑了围绕本单元内容的五万字海量的分类阅读。在大量阅读过后,再进行相关的练习和写作。由此,孩子走进广阔的书籍世界,享受阅读和文字的魅力,美好的一切自然生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