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斌
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三科,甘肃天水 741020
髓内钉内固定是临床上治疗骨折的常用手段,术后骨不连发生率较高,影响治疗效果。术后骨不连包括感染性骨不连及非感染性骨不连,在治疗时,应综合考虑发生部位、类型以及受损程度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1]。该文将选取2017年1—12月,到该院进行髓内钉固定治疗并术后出现非感染性骨不连的80例下肢骨干骨折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到该院进行髓内钉固定治疗并术后出现非感染性骨不连的80例下肢骨干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经过确诊,年龄20~65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高处坠伤、重物砸伤等。排除标准:①感染性骨不连患者;②病理性骨折患者;③存在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如泌尿系统、心脑血管等;④近期内使用过免疫抑制剂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等。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4.76±8.23)岁,平均骨不连时间(15.85±3.48)个月;A0/ASIF分型:32-A型19例,32-B型15例,32-C型6例;Judet分类:肥大型17例,营养不良型15例,萎缩型8例。对照组40例,男性2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4.64±8.47)岁,平均骨不连时间(15.71±3.56)个月;A0/ASIF分型:32-A型16例,32-B型17例,32-C型7例;Judet分类:肥大型17例,营养不良型16例,萎缩型7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更换髓内钉治疗,具体操作:麻醉后取健侧卧位,取出原髓内钉,根据髓腔内径、原髓内钉直径等,在 c臂 X线机辅助下,确定骨不连区域并进行扩髓操作,破坏封闭髓腔内骨折间隙中填充的纤维软骨及硬化骨,插入橄榄头导针逐步扩髓。严格控制扩髓直径,大于新插进的髓内钉直径1~3 mm为宜。避免过度近端扩髓,保证力学稳定性。选择适当的顺行、逆行髓内钉并更换、植入、加压、锁定。
观察组患者给予扩髓保留髓内钉联合附加侧板治疗,具体操作:麻醉后取健侧卧位,选择适当位置剥离患者骨膜,暴露骨折端外侧1/3~1/2。注意应尽量缩小剥离范围,避免过度破坏血运。清理骨折端纤维组织,咬除间隙中硬化骨,修平骨痂。选择合适的侧板置入骨干外侧或者前外侧,进行钻孔、锁定、固定等操作。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输悬浮红细胞量、骨愈合时间等。
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悬浮红细胞量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等指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输悬浮红细胞量(U)骨愈合时间(月)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611.35±304.63 308.46±91.47 6.023<0.05 165.35±96.65 85.76±47.83 4.668<0.05 3.48±1.58 1.41±0.83 7.335<0.05 8.14±1.56 5.65±0.74 9.121<0.05
在股骨和胫骨干骨折治疗中,髓内钉固定技术比较常见,但受髓内钉选择、手术操作等因素影响,患者术后可能出现骨不连,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实践发现,导致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原因主要包括:①胫骨中下段骨折,血供较差;②粉碎性骨折术中软组织剥离过度,骨外膜的血运破坏,引起萎缩性骨不连;③髓内钉选择不当,例如,主钉较短,骨折端存在不稳定危险因素;主钉过细,与骨折断端的上下皮质接触面不足,影响骨折稳定性;④远端锁钉数量较少,单平面锁定稳定性较差[2]。
更换髓内钉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从生物学效应上看,在进行扩髓时,能够形成具有良好的骨诱导与骨传导作用、富含骨生长因子的碎骨屑,在压力作用下,进入骨折间隙,促进骨折愈合。从力学效应上看,通过更换长度、粗细更适合的髓内钉,能够扩大髓内钉与髓腔内皮质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但研究发现[3],该方法不适用于严重粉碎股骨骨折,骨愈合率较低。保留髓内钉与附加侧板技术是指在原髓内钉基础上,使用侧板固定,其优势在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包括轴向和抗弯曲、旋转等。同时,采用自体骨移植方式,具有较高的成骨活性,骨诱导与骨传导良好,能够刺激骨折端成骨,骨愈合率较高[4]。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悬浮红细胞量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等指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治疗下肢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中,扩髓保留髓内钉联合附加侧板方案具有明显优势。在宁杰辉研究中[5],使用扩髓保留髓内钉联合附加侧板、更换髓内钉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10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相互印证。
综上所述,与单纯更换髓内钉对比,扩髓保留髓内钉联合附加侧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手术时间明显减少,骨愈合速度加快,是治疗下肢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有效手段。
[1] 罗斌,周安令,常继辉.下肢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原因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2):48-50.
[2] 马怀军.两种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对比[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3):2235.
[3] 丁超,张业祥.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感染性骨不连不同治疗方法效果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3299-3301.
[4] 黄振勇,黄振建.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感染性骨不连应用不同方法治疗的疗效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0):105.
[5] 宁杰辉.不同方法治疗下肢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效果[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44(4):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