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波
(文山学院 艺术学院,云南 文山663099)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南地区,处于哀牢山东麓,自然资源丰富,地理坐标为北纬23°39′~24°27′,东经101°17′~102°36′,属中亚热带气候。学术界称为花腰傣的族群主要是生活在元江和新平两县[1]。本文选取新平县嘎洒镇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进行了辐射范围点的田野调查。在当地,花腰傣居民能把竹子划成细如金丝的篾条和薄如蝉翼的篾片,用它编织出缀满流苏、花彩带和绒花的花秧箩和鸡枞斗笠,配戴在穿着盛装的花腰傣女子身后,伴着身上芝麻铃铛的阵阵响声,走起路来别具一番风情。
竹编是备受关注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非文字的、口传方式为主的、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形式流传下来[2]。
1.戛洒大槟榔园竹编产品的田野调查
访谈时间:2016年7月20日晚上21点
访谈人:任晓波(以下简称任)
报告人:白贵斌(以下简称白)
参与人:贾宁宁(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崔喆(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等。
访谈背景:晚饭后,听说村里的白贵斌是一位很有才的人,曾经做过村里领导,汉话也会说,所以决定去找白贵斌老师聊天,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任:白老师您是傣族么?
白:是的,我是傣族的傣洒。
任:您做竹编有多少年了?
白:有30多年了吧,也不是每天都做,闲的时候才做。
任:那您现在是什么时候才做,我看您家院子里放着竹条,屋子里也有很多半成品的竹编?
白:现在晚上有空才做,现在这些竹编都没有人用了,年轻人不愿意用,老年人买一个就够用好几年。
任:你家孩子愿意跟你学习竹编么?
白:不愿意学啊,他们在镇上开饭店,馆子里生意很好,做竹编挣不来钱。
任:你现在会在街天的时候拿出去卖这些竹编么?
白:不去,没时间去,每天要喂猪,还要给儿子的两个餐馆剥大蒜。
任:还有什么原因呢?我觉得你的这些竹编很漂亮很精致,拿出去应该会有人买吧。
白:哈哈,是很漂亮,我编的小盒子一般都是喜欢的人要我才编。好卖呢。
任:那您一般卖多少钱一个呢?
白:80元左右吧,有一次一个外国人来买了好多。
任:那您不能专门做这个么?这样一个月就可以编好多吧。
白:没有时间啊,做这个不能养家。不过现在儿子的生意好,虽说养家没问题,但是我不能就做这个什么都不做,不然老太婆、儿子和儿媳就不高兴了,老太婆平时在餐馆帮忙,儿媳怀着孩子还要带一个小孩,儿子管理一个大的餐馆,我要照顾家里的鸡鸭和猪,也帮着餐馆做一点事。
任:那您做一个小盒子要多久呢?
白:费时间呢,断断续续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做好一个,要分竹子、竹子片,费事呢。
任:那您要是一天不做农活能不能做好一个?
白:差不多吧,和老伴一起的话,速度快可以做两个。
任:在竹子的选择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白:这个竹子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老了就不好用了,嫩了也不能用。
任:白老师我想跟您学,您愿意教我吗?
白:哈哈,愿意,只能晚上有空教你,要先学片竹片,这个是最基本的。
任:您想过找几个徒弟来学么?
白:没有人愿意学的,挣不来钱。
任:谢谢白老师接受我的访谈,谢谢您。
2.戛洒平寨竹编产品的田野调查
访谈时间:2016年7月22日上午9点
访谈人:任晓波(以下简称任)
报告人:刀志兴(以下简称刀)
参与人:杨仕伟(云南省科技厅项目工作人员)
访谈背景:在刀志兴家门口的大葡萄树下,正好遇到省科技厅工作人员来平寨村拍摄花腰傣文化的传承纪录片,他本人正好在旁边坐着乘凉,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任:刀大爹,您好,我是文山学院的老师,从昆明过来,听说您做竹编有很多年了,我想看看您的这些宝贝。
刀:在家里堆着呢(随即拿出了一大肥料袋子的竹编)。
任:您平时都会在家里编么?
刀:会的,有空就拿起来编一下。
任:您从什么时候开始编这个?
刀:12岁吧,已经有51年了。
任:那您是从谁手里学的这个竹编手艺呢?
刀:自己喜欢,开始瞎编着玩也不会编,后来时间长了就会了。
任:没有人教过您么?
刀:没有。
任:大爹,您会编“达寥”(傣语,祭祀中用的一个简单的竹编,通常挂在门头和窗户口,寓意是网住小鬼,保护家人)么?
刀:会,这个简单了,我们家家户户都会编这个,平时都用。
任:我前天去土锅寨看到他们寨门口也挂着“达寥”,但是那个比你们这边的要大很多,你们这边有7个孔,那边有10多个孔呢,是为什么啊?
刀:那是在寨门上,公共场所的,是保护全村寨的,所以要大一些。
任:那几个孔有要求么?我看一般的都是7个孔。
刀:必须是7个孔,中间一个,旁边6个,像网一样,才能网住害人的小鬼。
任:我看您这些宝贝的种类很多,有小鱼、扇子、黄鳝笼、鱼笼、洗菜篮、米饭盒,那两个是什么?
刀:是放筷子的筒和放笔的笔筒。
任:这两个是您自己设计的吧,就是您自己想着编出来的。
刀:嗯。
任:我昨天去赶街,看到有人卖这些竹编,但是只有斗笠、撮箕、蒸米饭的蒸笼、黄鳝笼和鱼笼,别的都没有了,是不是因为这些好卖?
刀:对,这些好卖一些,我们傣族人经常用到这些,生活离不开。
任:您怎么不去街上卖这些呢?
刀:不好卖,也不赚钱,也没时间去卖。
任:我觉得您这个笔筒、筷子筒、小鱼、菜篮多好呀,肯定有很多人喜欢。
刀:喜欢的人多,但大家不会买,我之前也卖过一些,很少有人买。
任:这些东西您卖多少钱?
刀:大家怎么卖我也就怎么卖,一顶帽子差不多200元左右吧,这个卖得好,因为我们傣族女人每天下田干活都要戴。鱼笼现在用的人也少了,以前江里边有大鱼,现在少了,这些年矿藏的开采弄的环境也不好了,鱼笼不好卖了。
任:那您现在还编么?
刀:编着玩,呵呵。
任:您愿意教年轻人竹编么?
刀:愿意呢,只是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个。
任:为什么不愿意学呢,是因为这个不能养家么?
刀:是,有些年轻人在矿上工作,一个月能挣好多钱,前些年能挣到七八千元,这些年不行了也能挣到三千多元,有的更多。你说谁愿意来学这个养不了家的竹编呢?
任:那您觉得这个竹编工艺没有人来学了,可惜不可惜?
刀:可惜呢,我们傣族人生活离不开竹子。没人来学这个就没有了。
任:咱政府有没有给你们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做一些保护措施?
刀:刺绣有、汤锅有,好像我们编竹子的没有吧。
任:谢谢刀大爹和我聊天。
3.南碱竹编产品的田野调查
访谈时间:2016年7月23日上午11点
访谈人:任晓波(以下简称任)
报告人:刀正祥(以下简称刀)、白永新(以下简称白)
参与人:刀振生(南碱村组长)、刀杰(大槟榔园居民)、刀山城(大槟榔园居民,刚考上昆明理工大学)。
访谈背景:在狭窄的土掌房中,家徒四壁,一张长形的桌上摆放着几个很时尚的手提竹编包,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任:刀老师,您刚从田里回来?看您脚上还有泥巴。
刀:是呀,最近田里忙,要砍香蕉树。
白:还要砍芒果树,太高了要砍低一些。
任:听说刀老师和白老师两位都在做竹编,两位做这个多久了?
刀:一辈子咯。
白:我不会做,是我的老父亲在做,这几天他去我妹妹家了。
任:原来是这样,刀老师您做的这个竹编很时尚啊,手提包包、香烟盒、饭盒都很时尚嘛,肯定大家都喜欢。
刀:是的,大家喜欢呢,这些这东西不好编。
任:哪个卖的好呢?
刀:香烟盒和手提包包。
任:您一般卖多少钱?
刀:不好说,有的人觉得我老汉辛苦就给的多一些,有的呢也就给100块。
任:那您这些东西是要拿出去卖么?
刀:不去,都是他们过来买。
任:那您的名声大嘛。
刀振生:老汉去过美国,那边的人也喜欢竹编。
任:您去过美国哪里?为啥去美国呢?
刀:纽约和一个地方,讲不出了,是政府带我去的,去了就是表演编竹编。
任:我好喜欢你的这些竹编,我买几个吧。
刀:不能买,不能买。这两个是别人预订了的,卖不得。邮寄过去有点坏了人家送回来给我修一下,还没来取。
任:那我给您订金,您在年底之前做好给我吧,现在快递也方便。
刀:没得时间做,不能订。
刀振生:有钱也买不到,太忙了,不能保证做出来。
任:刀老师,我想学这个手艺,你能教我么?
刀:你没时间,你有时间我没时间啊。白天都要下田里干活,忙得很。
任:那就是只有晚上有空了吧,我一月份过来拜师学艺。
刀:那时过年,家家户户要杀年猪,每天晚上要去吃酒,没时间啊。
任:刀老师我是真的喜欢,我要来学你愿不愿意收我做徒弟?
刀:愿意呢。
任:刀老师你家孩子愿意跟你学么?大婶会不会编?
刀:不愿意,他不和我们一起住,他在外边打工,大婶也会编。
任:刀老师,你的竹编附加值很大,开发出来那就了不得,你看篮子里边装点咱们傣族的特色东西,一定可以提高价钱的,你只做这个肯定比种田划算。
刀:呵呵,这个嘛……
任:刀老师,让组长组织大家一起做这个嘛,老乡们会致富的。
刀振生:大家都太忙了,要种香蕉,种芒果。
任:这些竹编有的是绿色有的是黄色,这个是怎么弄的?
刀:黄色的是竹子里边弄下来的竹条,绿色的是竹子皮。
任:人们绿色的篮子要的多还是黄色的要的多。
刀:都差不多。
任:谢谢几位老师的访谈。
通过田野调查,现有的竹编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家用劳动用具(包括撮箕、箩筐、黄鳝鱼笼、鱼笼和斗笠等);生活用具(包括秧箩、方形篮子、笔筒、筷子盒、垃圾箩、洗菜篮、竹盘、土锅套和扇子等);祭祀用品(达寥等);时尚用品(烟盒、竹编手提包和纸巾盒等);孩童玩具(小鱼和竹马等,见图1~图6)。
在花腰傣居民的生活环境中,竹子不管是作为食物来享用还是作为建筑材料来建房,亦或做为劳动生产工具,都有着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社会属性。根据以上分类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每位竹编师傅所编制的产品不同,但是对于较常用较简单的秧箩、撮箕、黄鳝鱼笼、鱼笼和扇子大家都会编,究其原因,这些都是花腰傣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其不同在于有的竹编师傅会编制一些精美的收纳盒、笔筒和烟盒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又自觉形成了“户户有特色”的特点。
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新平嘎洒的竹编师傅居住比较分散、产品种类不够丰富。花腰傣民族主要居住在哀牢山山脉,地理位置偏僻,交通状况欠佳,而现代社会生活成本又逐渐增高,且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故单纯的家庭式、散客式、集会式销售竹编产品已经不能成为家庭的重要经济收入。同时,年轻人因竹编不能养家也不愿意学习竹编,造成工艺传承的断层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
图1 饭盒
图2 烟盒
图3 斗笠
图4 鱼笼
图5 收纳盒
图6 笔筒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民族的文化来源于其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花腰傣居住的滇南哀牢山河谷地带,因气候关系特别适合竹子的生长。特殊的地理环境,给花腰傣带来了特殊的文化意识。哪里有村寨,哪里就有优美挺拔的竹林,哪里有傣族,哪里就有竹子的栽培和利用[3]。考古人员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中就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就和人们的生活有了密切关系。宋代苏东坡就有“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羹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的翔实记录。在生活中书画家们经常把竹子的自然形态比作人物的风骨留下丹青,比如清代郑板桥的诗词中就有“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可见其对竹子的喜爱之情;音乐家们也用竹子做成各种乐器来演奏出令人心醉的曲子,竹乐器有笙、笛、筝和箫等。在食用方面,竹笋是极受人们喜爱的美味山珍,而在资料记载中也有:竹食是历代救荒的重要食物。竹文化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云南少数民族俗语中有这么一句:“离开老伴能过,离开竹子不成。”花腰傣正是验证这句俗语的一个少数民族。而花腰傣的竹编产品是自然条件、社会人文环境、民族传统观念和居民意识形态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保留在生活器具的实用功能之上,它还承载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习俗等诸多因素,是本民族文化发展见证的活化石。据考证,在人类历史早期就有居民在使用木质劳动工具,在花腰傣先民曾经生活过的区域,均有竹制产品留世,可见竹制及竹编产品在花腰傣居民生活中历史悠久,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承载着其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时光记忆。
在2009年《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竹产业发展效益评估》一文中记载,1995年新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27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为1849元,自实施退耕还林发展竹子以来2005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2360元,和2000年相比5年平均递增5%。现在,有的竹编产品仍然作为生产劳动工具出现在生活中,有的作为旅游产品出现在游客的手中,有的作为装饰用品出现在陈列室中,还有的被民间工艺爱好者视为民族瑰宝,由此可见新平戛洒竹产品的潜在价值之大。在全国的好多地方,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旨在弘扬竹文化、发展旅游业、促进经贸开拓市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竹文化活动。它是开展竹文化旅游和发展竹文化的一种有效的文化活动形式[4]。综上,新平戛洒竹编产品的价值在于它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和现代社会生活的“调味剂”。
根据竹编生存现状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这块历史活化石、生活“调味剂”面临着严峻的现实经济效益考验,因此我们今天对花腰傣竹编产品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据此,笔者从以下方面作出思考:
第一,建立专门的花腰傣竹编产品陈列馆。由政府部门统筹,征集收藏现有种类不同的竹编产品,产品入馆后进行有序陈列,多使用转台式的陈列手段,展厅播放竹编制作工艺过程,这样可以为观光者全方位身临其境的感受花腰傣竹编文化,只有在这种氛围下的感知,才可以让更多人明白花腰傣这种竹编物质文化下的非物质文化精髓。
第二,多部门合作出台有效的学习传承方案,使之常态化。多部门合作是指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根据当地大中小学课程的设置情况,适当的加入本民族文化课程,例如花腰傣的竹编、刺绣和土陶。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势必可以唤起本民族学生的保护意识和重视程度。邀请本民族的手工艺人进校园来传播这种文化的方式,在本省范围内做的较好的云南艺术学院已经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教学传承道路,可为借鉴经验提供范本。
第三,提高竹编产品的附加值和多渠道销售途径。就现有的竹编产品,其附加值普遍较低,政府主导的旅游产业,应更加注重旅游文化中民族文化的附着,让这些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附加在竹编产品中,使之具有“灵魂”,将竹编产品的制作更加精致,加入现代实用功能的设计,拓宽销售途经,以此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比如花腰傣的鱼笼在自身造型上趋向于花瓶,就此可以通过再设计加工装入一些干花,就是一件完美的家装饰物;再如花腰傣的斗笠,在云南十八怪中就有“斗笠当锅盖”这一说法,通过再设计我们可以将斗笠做为民族风情背景下酒店、餐厅、游乐场环境中的小品设计。
竹编工艺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体现了中国传统造物精神的精髓。提升其艺术价值,挖掘现代人的精神内涵,才能更好的传承下去[5]。花腰傣竹编产品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关系到其民族文化在当今浮躁社会背景下的生存,而且也关系到花腰傣民族传统工艺技能的香火延续。有且只有通过对其民族文化精髓的大力扶持和环境再造,才能抢救和保存我们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成果。保护民族传统工艺也是增强民族自豪感、凝聚力以及加强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 访谈内容均根据笔者采访录音整理。
[1] 李银兵.云南新平花腰傣花街节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2] 祖谈杰.竹编的艺术语言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7.
[3] 王慷林.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利用竹子的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1991(4):1-9.
[4] 田静.西双版纳傣族竹文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37-140.
[5] 刁婷婷.传承与衍生——由竹编试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造物方式[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