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产业结构 综合整治环境
——平塘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2018-06-01 05:01韦发荣蒲贤良李腾群袁绍阳
当代贵州 2018年17期
关键词:平塘县百香果贫困户

文_韦发荣 蒲贤良 李腾群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袁绍阳

(韦发荣、蒲贤良、李腾群单位 / 平塘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哈文丽)

平塘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精准发力,加大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生态良好、宜居宜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格局。

平塘县委、县政府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大抓特抓的重要工作。自2017年12月16日印发《“中国天眼”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创建方案》以来,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和黔南州委、州政府部署,以S315旅游公路沿线为主线,以塘边镇、克度镇为中心,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成立了以县委书记臧侃,县委副书记、县长莫君峰任双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镇党委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事关平塘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在2017年12月22日举行的“中国天眼”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启动会上,平塘县委书记臧侃如是说。

做透产业文章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平塘县克度镇光明茶场的百来位村民开始忙碌开来。

看到村民杨正明刚采摘完一箩筐茶尖,记者准备上前搭话。“不说了,不说了,就这样子吧。”杨正明显然不想耽搁太久,又拿着一个空箩筐匆匆下地。

“他们正忙着挣钱,哪有时间和你多说。”一旁的平塘县茶办副主任陈安明打趣道,采茶就跟比赛似的,快的半小时不到就能摘一筐,一天下来能拿到50至100元工钱。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至关重要。平塘县委、县政府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产业扶贫措施,启动实施“中国天眼”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平塘的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力。

截至2017年底,平塘县累计完成茶园建设20.86万亩,覆盖贫困户842户4215人;种植刺梨7.6万亩、百香果3000亩。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整合9900万元资金补助贫困户养殖黑毛猪5.12万头。完成食用菌种植215万棒、直接参与贫困户94户375人,带动贫困人口务工、土地流转、参与“三变”改革等534人。实施海花草、覆盆子等中药材种植1.73万亩,覆盖贫困户649户2561人。

夯实基础硬件

走进者密镇六硐河头景区,绿荫掩映下的房屋错落有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卫生大幅改善,景观景点雏形初显,旅游业态正在形成。

随着平塘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六硐焕发出勃勃生机。如今,“六硐河头”在平塘及周边区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曾经偏远落后的村落如今实现华丽转身。

2017年国庆、中秋黄金周期间,六硐河头景区共接待游客5000余人,直接受益群众585户2500余人,其中贫困户106户465人。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平塘致力将六硐坝区覆盖村寨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旅游观光型村寨,以农村元素为主,做足乡村旅游品味,大力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

风景不止这里独好。2018年,平塘“中国天眼”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将以省道S315为连接线,西起塘边镇新店村,东至克度镇金科村,共包括两镇14个连片村,打造一个又一个美丽乡村。

树立文明新风

2017年11月2日,塘边镇布依古乐艺术团非公党支部组建了一支16人的“八音弹唱”十九大精神宣传队,用通俗易懂的文艺表演形式让党之声音、国之政策进村入寨,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让地方特色民族文化、乡风文明不断得到传承和提升。

当前,平塘正以“民族文化”为切入点,立足于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传承布依族“八音弹唱”民族文化,积极营造浓厚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把乡村生态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结合,逐步铸就一把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的钥匙。

平塘县委书记臧侃(左三)在塘边镇蔬菜种植基地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平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与此同时,平塘县还利用独特的民族传统工艺,促进各乡镇经济发展。者密镇以刺绣产业结合民族文化推动文化扶贫产业,通过“合作社+公司”模式,生产的刺绣工艺产品销往200多个县市,年销量达80万件以上,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基层党建引领

“我觉得只要做好本职工作,把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脱贫致富上,村子里的矛盾会越来越少,村民们会越来越齐心。”谈及基层管理,克度镇金山村村支书吴邦学这样回答。

在金山村党组织的带动下,村里的百香果产业得到大力推广,如今已有“平塘县百香果第一村”之称。从谋划百香果种植到建立合作社,金山村党支部一直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起到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

如今,金山村已经形成“村党支部+合作社+精准扶贫户+一般农户+科研单位+订单农业公司”的产业扶贫模式,种植百香果140亩1万余株,带动精准贫困户82户,一般户25户95人。丰产期每亩每年可产百香果2000至3000斤,实现收益近20000元。

接下来,平塘将以村党组织、“组管委”阵地建设为载体,带动各村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基层组织建设指导组的指导下,发动各村民组组建“组管委”,使农村更加和谐团结。

“校农结合”帮扶

为解决贫困群众农产品的销路问题,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与平塘县共同探索出“校农结合”的帮扶模式,将学校食堂农产品的需求与贫困地区种植养殖产业对接,带动产业发展、农户增收,有效实现农户、村集体、学校三方利益共享。

3月7日,贵州绿色农产品流通控股有限公司到卡蒲毛南族乡集中收购“校农结合”农特产品,刚采摘的农产品马上过称装车,既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又让广大种植户吃了定心丸。

为做好“校农结合”工作,平塘组建了专班,围绕各乡镇学生食堂食品需求情况统计,精准识别大宗农产品品种和数量。同时,通过招商引资成立学生营养餐食品配送中心,引导贫困户加入“校农结合”合作社,通过财政经费补助、农牧部门技术支持、配送公司提供蔬菜种子肥料等方式对贫困户进行扶持,实现以“销”带“产”、以“产”促“销”,“校农结合”模式也成为平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最为有效的探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挑战,更是推动发展的重大机遇。”平塘县委副书记、县长莫君锋认为,平塘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用好“五步工作法”,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精准发力,加大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生态良好、宜居宜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格局,全面提高乡村群众的幸福指数。

猜你喜欢
平塘县百香果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平塘县老干部宣讲团到县第二中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落叶在跳舞
莫兰迪的夏天
会抒情的灰绿
五月的一抹新绿
平塘县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老干部意见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平塘县委离退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学习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