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原
摘要: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针对性,而且通常是专业决定职业,所以对专业的认同度也决定着他们未来对职业认同度。通过阅读有关专业认同度的文章,发现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是不同的。本文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专业认同的差异问题。
关键词:专业认同;差异原因;正确看待
前言:
高职院校中不同專业,不同年龄的学生存在专业认同差异,其中的原因要从多方面分析,不仅应该分析学生个人,其他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也尤为重要。我们要全面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而专业认同差异必然会对高职院校的学习产生影响,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专业认同差异问题也变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专业认同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高职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专业认同对学生产生的差异从个人方面来看一是因为个人爱好问题,例如对该专业本身就不喜欢,是被调剂过来的,这样对现今的专业认同感肯定是较低的,从心里对其产生排斥,而是更加向往自己错过的那个专业。除了爱好之外,还有可能是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并不了解,选择时是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而并未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深入了解。从一开始就以自己的固有印象去看待自己的专业,凭自己的直觉去判断自己专业未来就业的方向,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对自己的专业缺乏正确的了解。学生自身对专业认同产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二)外界因素造成的影响
外界因素会使学生开始评判自己的专业是好还是坏,是否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是否可以使自己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等一系列问题。一般情况下,热门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高于冷门专业的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度。这是因为周围人会给他们传递热门专业好赚钱,有前途,而冷门专业通常难找工作,前途堪忧。除此之外,高职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往往与周围人自己专业的认同度相关。周围人对自己的专业给予了较大的肯定,往往其自身会对自己的专业产生自豪感,开始想要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而如果周围人对自己的专业并没有认同,自己便会开始质疑自己的专业是不是真的好,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排斥。这样,有形无形中外界便对高职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学校造成的影响
就好像人对于自己的优点会进行表现一样,高职院校对于自己的较好专业也会进行夸扬,也会对自己的较好专业提高专注度,加大资金投入。这就使得一些高职学校的较好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通常比较高,而被学校本身就冷落的专业的学生会认同度比较低。除了资金和校方心血的投入,老师对高职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也多多少少有些影响。就好像小学时会因为老师而喜欢一门课程一样,老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是激起对专业不了解的同学对专业热爱的基础。学校方面对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是有影响的。
二、如何正确看待专业认同差异问题
(一)高职对专业的认同没有绝对的对错
高职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度也大概决定着对未来职业的认同度。但我们却不能说你对自己的专业认同,你就是对的,对自己的专业不认同就是错的。对于专业认同问题,我们应该在当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深入了解之后在考虑,对于一个并不了解的专业,只凭第一印象或是通过别人的话语来行判断自己是否认同该专业,这是对自己未来的不负责。专业认同在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真正的了解自己的专业,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再判断自己是否认同适合该专业。当然在考虑专业认同时,应考虑到自己是否适合该专业而不是自己是否喜欢该专业。通过正确的方法,判断自己对专业是否认同,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二)选择正确的方法减少专业认同差异
专业认同差异就是对专业认同与对专业不认同的差异。我们不能说专业认同是对还是错,但是我们可以说对专业是否认同的好坏。对专业认同是好的,只有对专业认同了才可以提高对以后的职业认同度,所以减少专业认同的差异要减少对专业的不认同。减少对专业的不认同首先要忽略外界的干扰,加强自己对该专业的了解,如果在了解之后依然该专业存在较低的认同度。就应该考虑是否要转向其他专业。如果转入其他专业时就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好自己的未来,真正了解自己要转入的那个专业。增加专业认同感是为了增加职业认同感,只有对职业认同了,才会努力工作,认真做事。所以减小专业认同差异可以使高职院校更好的培养职业针对型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
总结:
高职院校的专业认同差异在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人群中都是存在的,造成差异的原因除了自身还有外界的影响。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应该学会增加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该专业而不是单纯的喜爱。而对于外界的影响,应该注意审查,采纳对的,忽略错的。当然对专业是否认同不能够判断对错 ,但可以判断好坏。只有对自己的专业认同了,才可以对未来自己的职业更加认同。
参考文献:
[1]林孟龙,任舒杰.浅析艺术专业与普通高职学生创新思维的差异——以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7):36.
[2]王泽华.高职学生专业承诺与自我实现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27(02):96-99.
[3]段昌红.高职学生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调查——基于女性主义视角[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4(01):49-53.
基金项目: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16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重点研究项目(azjxh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