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综观目前农村语文教学,这一重要理念并未得到全面真正落实。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薄弱,农村教学环境自身也存在一些难以改变的客观条件,使得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和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的课改进程还比较缓慢,表现出种种不适应新课标的问题和弊端。针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更加希望学生在接受语言教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童年时期的幸福。由此,有了以下对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一、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实现阅读教学生活化
阅读教学生活化,不仅是构建大语文教学的需要,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把语文学习放到生活中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语文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发现,即使是新课文的学习,也可以融入生活实际。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我们广大农村教师要开动脑筋,语文教学一定会有趣味。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课文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了学生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在教学本课时,加强说话训练,说说你在周末的时候做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夏天下河游泳,秋天在田野里奔跑。”有的说:“爬树掏鸟蛋。”这都来源于生活,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说的欲望,且因学生们曾经置身于这样的活动中,才能体会大自然的迷人,从而理解法布尔的“着迷”和“迷恋”,不知不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古诗时,不能单纯地为教学而教学。多数古诗与农村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容易让他们展开想象。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诗中描写的农村早春风光与孩子的现实生活很近。我先让学生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找到与诗中事物的共同点,学生学起来也就更快乐了。
二、加强“听、说、读、写”,实现阅读教学有序化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能大包大揽。语文学习要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到喜闻乐见的生活中去。
1.让学生展示自己,展现生活。
农村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好,更要教活。农村学生在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机会太少,教师就得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展示自己。从低年级开始,语文教材就安排了“口语交际”这样一个综合性环节。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口语训练“我来当导游”时,就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来教学。分好小组,布置学生课前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与美景,开展一次“旅游节”活动,评选最佳导游。因为要展示的事和物都是农村学生比较熟悉的,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活动开展得很成功。通过这样的“口语交际”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小学的语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并不深奥,难点在于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理解语言的韵味,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真切体会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到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将抽象的文字变換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体会语言的温度。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小稻秧历险记》一课时,我根据课文的特点,借助孩子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将这篇课文改成课本剧,让学生来表演,生动的语言、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我们在教学中要借助于具体的情境,创设出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一文,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遇到的让人生气的事情,再播放“九一八”事件的视频,教师配以简单的说明,深入课文,体会作者如何来描写敌军的狼狈,我军的英勇,学生通过对比,自能体会我军的英勇顽强和侵略者的蛮横狼狈。这种情绪的波动非常重要,由于年代久远,通过视频激发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该有的对侵略者的愤怒,才能体会中国军人的奋起反抗,增强民族凝聚力。
学语文的重要意义是学会运用,如果我们只局限于一本书,只把学生圈在教室内,学生学习语文也将失去意义,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农村语文教学也出现了新转机。把农村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农村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蔡桥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