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丛雨
【摘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开始愈加受到重视,如何规范我国政治学理论,需要我国政治学派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寻找国际政治理论发展的新途径。本文分别从传统文化中的国际政治思路、中央领导集体国际政治思想以及我国国际政治思想的未来途径上进行分析探索,有利于对我国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知识。
【关键词】“中国特色” 国际政治 新途径
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基本与改革开放同步。中国从闭关锁国走向改革开放之时,正是其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在我国悄然兴起之际;中国逐步扩大改革开放之时,也是其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取得长足发展之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研究从单一的国家间关系研究扩展到几乎社会科学的所有研究领域。其间,中国国际政治学界深刻认识到,建设中国自己的国际政治理论体系不仅仅是理论发展的必然,也包含着现实的必要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际政治思想
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理论建构应基于中国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底蕴。在哲学理念上,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构成了中国传统国际政治思想的精神内核,塑造了中国传统国际政治思想包容共生的本质特征。以此为基础,中国形成了“德政”“中庸”等政治思想和以“和”为中心的外交哲学,并体现出“和而不同”的国际政治思维。
在政治理念上,中国传统文化追习之“天下大同”理想。这种理想塑造了中国传统国际政治思想开放包容的特质,反映了中国人对世界秩序和人类福祉的终极关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可相应地为国家行为的准则提供规范。
在利益观念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兼济天下”,反映了朴素的共同利益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平等互利”理念,到“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及最近倡导的正确“义利观”,均体现了共同利益在中国国际政治思想理论中的重要性。
在安全观念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协和万邦”,不强调武力征服,而是崇尚道德和文化感召的作用。
在战略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追习之“不战而胜”“以战止战”“上兵伐谋”的境界,统一、安定、和平始终是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主旋律。战略的底蕴和根基是思想文化,而道德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重要品格。
二、中共中央領导集体的国际政治思想
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国际政治思想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同时又有时代和国际的根据,是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又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演变,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理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现实典范。
第一,倡导和平思想。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和平发展是世界主题、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谐世界等战略思想,体现了对和平的一贯追求。毛泽东提出“和平为上”的主张,认为世界和平需要各国人民去争取、去斗争。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问题的科学判断,认为既要扩大国际合作,又要坚持必要的斗争。江泽民强调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运用到国际政治的实践领域。胡锦涛明确提出中国将矢志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要求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第二,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强调中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人类发展的潮流。中国尤其强调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同外部世界利益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高度重视国际合作,强调和衷共济、互利共赢成为中央领导集体国际政治思想理论的重要表述。第三,为国际社会作出中国的贡献。毛泽东强调中华民族要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邓小平指出,中国首先要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把中国发展好、建设好,显示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样才能更多地尽国际主义义务,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从过去专注于自身发展演进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人类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任重道远,各国应该共同推动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而中国愿意为世界和平、人类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中国国际政治理论探索的未来方向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体系理论、战争与和平理论、国家间关系理论的论述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值得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的价值应该得到更大的重视;熟练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国际政治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
第二,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充分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研究。将中国历史经验与国际政治理论更好地结合分析,更深入地挖掘西方理论无法解释的中国现象,促成中国理论范式的出现。同时,总结中国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并超越为现实政策寻找理论依据的阶段,凝练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主张,构建中国国际政治理论内核。
第三,处理好中与外的关系。积极借鉴外国理论,兼收并蓄、融合消化并努力超越,以开放的、建设性的心态看待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为建构更有解释力的中国国际政治理论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