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意义及发展策略

2018-05-31 06:12胡朝霞
商情 2018年18期
关键词:党政干部国学干部

胡朝霞

【摘要】上下五千年的积淀,成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在这高深经典的国学文化中,必定蕴涵着修身齐家之道、知人善用之道、廉洁为民之道,以及治国齐天下的担当。所有的这些,都是祖先的思想馈赠,毫无疑问值得各级领导干部,怀着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加以整理、汲取,争取做到守正出新、古为今用,以国学精髓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本文落笔于国学教育在干部培训中的应用情况,体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国学教育

优秀的文化总是要经过岁月的沉淀才能显示出其本身的魅力和价值,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国的国学文化精髓历久弥香,其中以“孔子书院”为代表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走出国门。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尤其是各党政干部,更应该虔诚地接过这一历史的文化接力棒,认真学习国学文化,提高自我修养。在政事繁重的情况下,与国学文化相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党性自我教育,发扬清正为民的优良作风,提高整体的执政能力,以优秀的领导能力带领新时代的新青年为祖国建设奔走奋斗。

一、国学教育在干部教育培训活动中有待提高的地方

(一)国学教育质量得不到审查与保障

由于社会“国学热”的影响,应广大社会人士的呼吁,国学教育培训在广大党政干部中开展得如火如荼。肩上担任着繁杂的政务,迫于各项严格的政绩考察标准或是自身对职位与权力的热衷,大多数干部在国学教育与执政任务相冲突的时候都会舍弃后者,应为高一层管理者只是看重活动开展与否,并没有设立实际的监察组织,国学教育后的活动总结已经算是唯一的一项考察任务了,但是远远起不到审查培训结果,找出培训活动不足的作用。再加上大多数的学习总结也是敷衍了事,甚至互相抄袭,由秘书代为书写,导致最终的国学只是成为干部们的一项交差的任务,国学教育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二)国学教育的教学方法被接纳程度不高

虽然国学文化是我们的本土思想财富,但是将它作为一项专门的教育教学内容,并针对党政干部开展教学活动,对相关的每一位人员来说都是一种尝试与挑战。就目前状况来看,国学教育活动中,采用的方法多为传统的教育方法,由优秀教师中国学研究较深入的人员组成的师资团队中缺少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他们普遍循规蹈矩,不知变通。如今国学培训中的真实场景一般为:国学大师侃侃而谈,而台下的党政干部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不得不说,其过程实在是枯燥乏味,至于课后的自然就是收效甚微了。既浪费了广大干部宝贵的时间,也浪费了优秀的国学资源,耗时耗力,却对听者自身修养的提高起不到任何作用。总的来说,目前国学教育所采用的方法普遍不被广大干部接受,确实也存在着众多有待改善的地方。

(三)干部群体内部对国学教育不够重视

考虑到这一代成长起来的干部的教育背景,不可否認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接受程度是相对比较缺失的。正当这一代干部处于国学文化接触学习的中小学时期,那一时代的“文化大革命”从中央到地方无不传扬着对传统文化的抵触与摒弃。再后来改革开放的大潮,催人奋进,促使着那一时代的党政干部全身心地投入到推动经济建设中去了,所以传统文化学习与修养比较不足。因此,突然要在资历颇高的为官阶段开始重新认识国学,接纳国学,都多少少会有一些心理上的不了解。少数干部甚至认为,政绩才是干部考核的唯一标准完全没把国学文化的学习放在心上。

二、尽早改善针对我国党政干部的国学教育情况的发展策略

(一)将国学教育水平作为干部考核的部分参考

国学文化只有在积累中才会体现,而国学教育更是一个花费时间长、见效周期慢的系统工程。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国学教育只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开始,完成国学教育并不意味着国学教育的成果会喜人,至于干部文化素养的提高就更是需要后期考察与考核了,因此必须把国学教育与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相结合,并通过长效,系统化的机制,让国学学习成为党政干部的一种习惯,体现到日常与民交流的实际活动中去。其中比较有效的措施是,把国学学习情况作为考核衡量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与发展潜力的参考,直接与其职位的竞选挂钩,提高其对国学文化的重视程度,进一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让领导干部重新认识国学,认同国学。

(二)创新国学教育教学方法,使其尽可能多样化

教育者必须意识到,国学教育对象的文化水平与自身修养各不相同。针对对领导干部开展的国学教育,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是完全行不通的,必须切实了解到学习者的需求,灵活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巩固教育成果。如在正常教学培训活动开展顺利的情况下,可利用课余时间甚至课上时间,通过主题演讲、主题辩论赛、以文会友、书法切磋、角色扮演、主题班会等形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其变被动为主动,汲取国学知识,弘扬国学思想,让干部乐此不疲地置身国学教育之中,从而提升干部学员对国学文化探究的热情;也可以考虑组织干部学员到历史文化古迹丰富的地区和博物院实地参观考察,置身真实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根本上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组织干部学员到当地经济特困地区去实地考察,让参与者更加真实地体会到贫苦人民的不易,结合教学内容,就地让参与的学员进行讨论,这样既增强了学员脱贫致富的责任意识,也让国学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三)注重干部群体在思想上对国学教育的认识

态度决定一切,国学教育本身内涵丰富,包含面广泛,对党政干部来说可谓是一大重要的学习项目。所以,相关动员组织者要加强干部学者思想意识方面的交流,努力转变其原始观念,为后续的学习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例如定期开展学习总结交流会等,记录干部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改变,鼓励大家积极分享,在国学的接纳方面互相帮助,不断进步。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学文化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与保障,是我们优秀祖先留下博大深厚的精神家园。深入学习国学,有助于坚实领导干部为民为官的根基,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领导能力和修养。

参考文献:

[1]李中华.国学的核心价值及其基本精神[J].党政干部学刊,2012.

[2]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N].人民日报,2011-09-02.

猜你喜欢
党政干部国学干部
“垂”改成“掉”,好不好?
加强党政干部道德建设的意义与路径
新形势下党政干部法治思维养成的路径探析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当代中国官本位意识表现分析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