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点穴”让庙池人过上“城市生活”

2018-05-31 01:29胡利娟
绿色中国 2018年14期
关键词:彭水夜校点穴

文 胡利娟

“出行难”“饮水难”“看病就医难”“农田灌溉难”“信息闭塞”“村民增收难”,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全村1907人中建卡贫困户有388人,在外务工人数900余名,无村级集体经济……

通畅公路、自来水、小型水库、高标准农田、互联网全覆盖、苗乡脆李、经济特色果林,人均纯收入达7800元,优先务工惠及贫困户168人,村级集体经济规模达185万元。

这就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庙池村,仅仅用了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破茧成蝶,”由昔日典型的“人走、楼空、地荒、村废”的偏远村庄,如今,通过精准“点穴”,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同时,还使沉睡的大山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为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做出了有益探索。

共建共享 成本低效率高

“让城市人享受田园生活,庙池人过上城市日子”。庙池人不光这样说,也是这么做的。

位于彭水东南部、距县城75公里的庙池村,既是贫困人口最多的村,也是乡村振兴中最硬的“骨头”,这里平均海拔700多米,全村有1907人,辖6个村民小组。

2015年,彭水将庙池村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示范点,紧抓“产业发展、文化振兴、科技支撑、机制创新和乡村治理”等关键环节,对其进行“点穴”式治理,从而凝聚涣散的民心,激活了沉寂的资源。

盈利模式和合作模式如何建立,这是乡村振兴中所面临的两道大难题。

然而,庙池在实施开发之中,坚持群众为主体,采用共营、共建、共治和共享的“四共一体”机制,却有效破解了这两大难题。

庙池村支部书记何文忠介绍说,从实践来看,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兼顾了各方利益,现在参与经营的土地面积为2300多亩,参与群众达到91%。项目区内所有基础设施占地,由群众内部调整,没有花一分钱。另一方面公开讨论集体决策,项目容易推进。与土地流转相比,每年节省了土地租金和劳动力工资200多万元,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运行。

贫困户付晓其的妻子说,正是按照群众参与和贫困户优先的原则,自己当了一名杂工,每月稳定收入2000元,“这份工作救了一家人”。

培训实践 既脱贫又致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白天务工、夜里听课,已成了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这得益于庙池创建的农民夜校。

投资400多万元改造成的农民夜校,可同时接纳200人培训。彭水县委书记钱建超亲自任夜校校长,并聘请了国内知名的教育专家做顾问、当教师,专门编制教材,制定培训计划。

惠民政策、人生经历、致富带头人、创业故事、观看纪录片,夜校上课形式灵活多样。除了课堂教学外,整个庙池还是一个实训基地,每一个项目都是实训课堂,大家可以全流程跟着技术员学习技术。

据了解,自2017年10月开课以来,参加培训的人数达到1000多人次。不仅如此,在庙池周边的群众,也慕名而来,每次讲课都座无虚席。

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培训,庙池人逐步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我能致富”转变。做过豆腐、豆豉、豆腐乳的庙池村民付尧元,利用自己的优势搞了一个豆制品加工厂。而他家对面的杀猪匠则开起了刨猪乐。打过鱼的刘洪准备开一家吃鱼为主的农家乐,还准备搞电商,通过互联网把庙池村的优质产品卖向全国……

“基础设施建设像针灸,穴位扎完,庙池就活了”。如今,在村里经常可以看到来耍的城里人,不仅吃、住、玩,走时还要再买一箱土特产。

相互融合 传统农业焕新生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除了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更要记得住乡愁。

而文化,是乡愁的载体。作为庙池文化的主题,他们将武陵山的地域文化、苗族文化和耕读传家文化相融合,并在文化乡土化的基础上,按照当代人的生活需求,设施现代化。同时,修建民间习俗与美食园、民间歌舞园、民间手工艺园、非遗传承与保护园。

专家表示:“文化生态的修复还原,就会形成庙池独特的气质和不可复制的品牌符号。”

“田园”变“乐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礼品”。庙池,正是利用良好的生态优势和山地立体气候特点,坚持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三大结构调整同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和产业换挡升级同时进行,着力构建新的现代山地农业体系,让传统农业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今,已建成采摘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1000多亩。

在彭水,庙池不是一个特例,各个村的条件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发展历程与庙池大致相同,发展逻辑也基本一致。庙池的实践告诉我们,乡村振兴,除了乡贤等人才是关键外,还应该由埋起头来搞发展向抬起头来搞发展转变,主动围绕市场需求、围绕城镇和城镇化来谋划。同时,必须循序渐进推进。否则,欲速则不达。

猜你喜欢
彭水夜校点穴
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彭水实践
《绿色中国大讲堂》彭水开讲
苗乡放歌须纵酒 彭水青山恰故乡
苗乡彭水邀约世界
四川省盐源县:星光下的农民夜校
葵花点穴手
看清“点穴减肥”的真相
建设“指尖微课堂” 促进农牧民夜校教育上台阶
夜校灯火
“葵花点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