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明
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省深圳市 518045
一辆广汽本田缤智(年款:2015款 排量:1.8L;发动机型号R18Z7,配CVT无级变速箱,ReaL-Time AWD四驱系统)来到我店,车主反映该车近段时间以来经常出现AWD故障指示灯偶尔点亮,加速无力、上坡动力不足,重新启动车子后会熄灭,今日重新启动后仍然点亮。该车行驶1265Km,在正常保修范围内。
上车观察仪表系统,AWD故障灯点亮并有提示检查AWD系统,发动机故障灯、CVT指示灯没有亮,基本上确定发动机和变速箱系统没有故障码。
本田缤智配置的ReaL-Time AWD四驱系统,可通过判断前轮打滑造成的车轮转速变化,自动开启四驱系统,以确保在湿滑路况中,依然保持稳定的行驶性能。即便在雨雪天气,亦能自在出行。
AWD 差速器总成包含一个湿盘式离合器总成、差速器和液压系统。
传动轴传递的驱动力被传送到离合器导管和离合器片。在未产生机油压力时,因为离合器没有接合,传动轴不会驱动小齿轮。在这种情况下,驱动力不会被传送到后轮,后轮仅在车辆运动下转动。产生的液压使压力活塞顶住端板,进而压缩离合器盘。这个压缩降低了离合器盘 A 和离合器盘 B 之间的滑移,使离合器鼓与离合器毂一起旋转。离合器施加时,传递到传动轴的驱动力由离合器毂输出到驱动小齿轮、齿圈、差速器和后驱动轴。这种情况下,驱动力未被传送到后轮上。
另外,离合器鼓与离合器毂并未完全接触,但以最多 80% 的接触率相互连接。这种滑移减少了前后轮之间旋转差造成的摩擦。
通过控制差速器上的离合器施加量,来分配前后车轮的扭矩。油泵驱动电机和电磁阀产生油压,并控制离合器施加力。通过施加压力和减压控制,AWD 控制单元设置最优化压力水平,以配合行驶条件和路况条件。基本控制方法是通过电机为液压回路加压,此压力水平会接近(一般会超过)AWD 控制单元根据车辆条件和道路条件计算出来的目标压力。
根据车主对该车故障现象的描述,本人进行了就车检查,并使用广本专用电脑HDS检查:发现在AWD系统内有一个故障码无法消除,故障码为C1841-13差速器油液温度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根据诊断仪显示可能存在以下故障:机油温度故障、线束故障、ECU内部故障。
在查阅了维修手册相关检查方法和标准后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检查:
(1)诊断仪进行数据流的读取,发现数据有异常情况:后差速器油温数据为-40℃(图1)。
(2)查看线路图,测量后差速器油温传感器2针插接器1号端为接近5V(图2),2号端接地,正常。短接1、2号端,数据有明显变化,变为150℃,证明线束正常。
在检测完后准备装复插头时发现该插头有些许的水渍和泥浆的残留。
看到这里,似乎发现了该车的故障所在。对插头进行了清洁后安装复位,用诊断仪进行清码作业,故障码顺利清除。着车后仪表显示正常,处于节能状态。路试车子加速有力,发动机转速正常(图3)。
图1
图2
图3
车辆顺利交至质检员,本以为该车维修到此结束。没想到不多时质检就反馈:AWD故障指示灯还亮,故障尚未排除!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呢?带着疑问再次进行诊断,故障码依然是:C1841-13差速器油液温度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再次进行路试,车子明显加速无力,上坡时出现动力不足,发动机转速偏高,处于耗能状态。
回顾之前的诊断,线束已经检测过了没有问题,难道是传感器或AWD电脑故障?首先对后差速器油温传感器进行了检测,电阻1.460KΩ,处于标准值的500-2000Ω范围内(图4)。
图4
使用广本专用电脑HDS对AWD电脑进行检测,ECU通讯正常、数据流检测正常,不存在ECU内部故障。至此,故障诊断陷入僵局。在翻阅技术通报和咨询厂家技术指导均未能得到有效帮助后,再次依照诊断流程进行复查。对后差速器油温传感器的电阻进行检测,测得电阻为1.460KΩ,属于正常范围。为了彻底排除油温传感器本身的故障,本人进行了多次测量,在一次测量时手抖了一下,结果问题出来了,此时测得传感器电阻为∞。
更换后差速器油温传感器,清除故障码后进行路试,车辆一切正常。第二天交付质检员,车辆各系统均正常,故障再未出现。
结合该车本次的故障现象,表象为后差速器油温传感器插头带有少量水渍及泥浆使得该插接件短路造成的实则为该车后差速器油温传感器针脚内部接触不良造成AWD故障灯偶尔点亮,从而导致该车行驶时感觉加速无力、上坡动力不足的现象。
通过这一故障,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由于现代汽车机电系统的全面融合,使得故障诊断工作不能单一的只看表象。看似插接件短路故障,实质是油温传感器针脚内部接触不良导致的故障。
总之,现代汽车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电控系统都带有故障自诊功能,很多故障都能通过ECU的提示进行排除。但仍有很多故障ECU是检测不到的,或着ECU的提示与故障的实际有一定差异。因此,在维修查找故障中,不要全部依靠检测电脑维修查找故障,应全面的分析故障发生的时间、车速、路况。应该将传统的方法与现代的方法相互结合起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诊断方法,才易于找出引起故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