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本刊编辑部
姚劲波58集团CEO
作为中国互联网生活服务领域的领导者,58集团致力于为用户解决招聘、房产、汽车、二手买卖、上门O2O等各个领域的生活服务需求。12年来,58集团通过业务的整合拓展,已经形成了58同城、安居客、赶集网、中华英才网、58到家、转转6大子品牌。如今的58集团已成为中国网民生活服务不可或缺的选择。58同城、赶集网、中华英才网每年为3亿人次用户提供了就业机会,每天在58同城、安居客、赶集网上有超过3000万人次的找房用户。围绕58集团业务战略升级以及互联网行业发展等主题,本刊编辑部近日与58集团CEO姚劲波进行了对话。
本刊编辑部:自2005年创立至今,58已经迎来第13个年头,请问58目前最重要的核心业务是什么?
姚劲波:房产和招聘一直是我们的两大核心业务。从2017年起,58集团进入比较“收”的一年。将注意力专注在下功夫把业务做深,把优势做出来,每年把一个行业做透。2018年是58同镇,2017年是转转,2016年是到家。生活服务平台模式不像商品的标准化,58集团致力于将平台服务做到比同行业标准更高,让用户的抱怨更少,让整个服务行业的现状变得更好、更有序。
58集团作为一个多品类的平台有天然的优势,我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接触客户,也可以同项做很多通用的聊天、在线沟通,各种各样的技术都能够分摊到各个品类去,大家会觉得我们的体验更好、更懂用户、更容易被用户接触到。
本刊编辑部:创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58创立以来,最让您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创业的过程中,什么让您最有成就感?
姚劲波:我1999年毕业,正好赶上中国的互联网机遇。我一共做了三件事(易域网,学大教育,58同城),这几个公司的规模、收入、利润、影响力越来越大,我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不过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我经历过特别难的时刻——发不出工资。但创业者最难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没钱,往往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刻是:公司不增长。所以我说“顺”,不是说我没有经历过特别难的时候,而是说我心里知道我做的事情是对的。
与赶集网合并,对58同城来说是最重要的节点,对我来说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这么难的事儿,竟然办成了。与赶集网合并的成就感,大概两倍于上市敲钟。
本刊编辑部:您怎么看待中国的二手交易市场?58在二手交易市场深耕细作多年,对未来中国二手交易市场的发展有什么期待?
姚劲波:每个人家里的抽屉里、床底下可能都塞着自己用不着但丢掉又可惜的东西,我们希望可以让这些东西“转”起来。二手市场规模会有多大?我觉得所有新品将来都有可能再流转一遍。只需要开发出来,这会是一个几十万亿的市场。
转转作为一个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连接想卖的人和想买的人,目标是让中国人能够放心地与另一端的用户进行二手交易。转转鼓励“阶段性拥有”的生活理念,通过多人阶段拥有的方式延长一个商品的生命周期,同时也致力于用更好的技术手段、商业模式让商品的周转效率更快、流转更加高效。我们也希望中国人能够养成让商品分享、流通的理念,减少社会无效耗能。
2005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汉江丹江口水库以上9.52万km2的区域普降大到暴雨、局部暴雨,面雨量达95 mm,产流量约 81亿 m3,最大7天洪量约78亿m3,约20年一遇。10月3日13时,丹江口水库最大出库流量14600m3/s;3日20时,最大入库流量30700m3/s;5日3时,最高库水位为156.95m,超汛限水位4.45m。
本刊编辑部:我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加速布局,您认为我国互联网企业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有哪些趋势?58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哪些尝试?
姚劲波:人工智能已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力。我们认为,下一个20年中国的服务业会迅速崛起,我们提出了“新服务业”的理念,即以数字化、品牌化、连锁化、资本化为特点,并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打造更充分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效率的服务业态。服务业正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帮助企业平台变得更加“智慧化”。通过共建共享新服务业大数据系统,重建消费安全秩序。最终助力服务业新兴业态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目前58同城有20%-30%的流量都来自于人工智能推荐。58集团从两年前开始关注人工智能,到现在从大数据和算法团队衍生出了人工智能团队,正通过强大的信息整合分发优势和不断升级的创新力,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智慧生活服务。
本刊编辑部:当下,互联网企业在争流量、抢用户方面各显身手,用户的切身体验更加受到关注,58作为国内知名的生活服务平台,在打造用户体验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姚劲波:上面我提到,下一个20年中国的服务业会迅速崛起。我们认为,和美国比,在新服务领域,中国市场在10亿到200亿美金的领域将有大量的投资和创业机会亟待挖掘。
58同城过去是打造信息平台,为每一个城市提供找工作、找房子、二手房、搬家、家政维修等各种服务。当我们看到机会从纯互联网转到互联网跟线下相结合,甚至纯线下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停止探索。过去两年58集团推出了两项服务,第一个是58到家,我们把58同城的家政板块拿出来,从之前单纯的信息连接直接变成了我们自己提供服务。今天,58到家已经有一二十万个阿姨,在这个平台上,直接通过58到家来匹配、派遣、定价,评价满意之后阿姨才能拿到钱。所以58到家的家政服务和口碑毫无疑问是第一的,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家政、小时工等等。这是我们的一个服务。
做了这两个服务以后,我们真实感受到,并且相信未来中国的服务业中的每一个细分行业都有这样被改造的机会。我们会为整个服务业提供平台,不管是招聘劳动者,还是需要在互联网上连接用户,还是需要各种SaaS软件、云服务,各种工具化的大数据产品,58集团都会提供。所以希望58集团的存在,能够让中国的服务变得更好,帮助大家实现美好生活,这个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环就是新服务业要变得更好。
本刊编辑部:今年您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请问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感受是什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对我国互联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哪些建议?
姚劲波:全国人大会议的流程非常严谨,希望我结合对行业的了解和大数据提出的建议能被政府采纳,推动立法及政策的完善,充分履行职责。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在今后的五年中,我将向社会征求多方意见,与基层劳动者进行深入交流,跟专家学者进行全面讨论,不断学习、多调研、多建言,积极督政议政,努力为民生经济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企业行业创新升级建言献策,充分履行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光荣职责。
我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4个建议,分别是《关于加强“三农”信息化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关于利用互联网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建议》、《关于优化产业环境培育新服务业成为社会发展新动能的建议》、《关于规范租房市场,保障“租”有所居的建议》。
关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认为目前全世界最好的创业机会就在中国。随着中国大量高成长、高估值的独角兽企业,逐步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生态,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多样化创新格局正在变革着整体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加速推进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创新转型发展的新动力。以移动互联网发展为例,随着创新优势不断凸显,已经呈现出在多方面超过欧美等国家的态势。以分享经济、新零售、新服务等为代表的中国特色商业趋势已经开始影响全球化经济发展。随着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逐步增强,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地位也将日益凸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
此外,互联网平台企业应注重“三农”领域,尤其不可忽视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全面对接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以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引导农民创业就业,在生产生活各方面为农民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进一步开发农村市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发挥市场力量,做好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纽带。
本刊编辑部:未来五年,58有哪些发展设想和布局?58持续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
姚劲波:我可以非常肯定,下一个20年中国服务业会迅速崛起。“新服务业”的理念,即以数字化、品牌化、连锁化、资本化为特点,并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将更充分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造提升效率的服务业态。人工智能已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力,服务业正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给人民带来更好的服务,帮助企业平台变得更加“智慧化”。通过共建共享新服务业大数据系统,重建消费安全秩序,最终助力服务业新兴业态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此外,未来两三年,农村互联网有大机会。2017年,我们把58同城的服务下沉到县乡一级,推出创新性业务58同镇。58同镇既是分类信息平台向广大农村的业务延伸,也是58同城响应中央“互联网+”发展战略,紧跟国家农村信息化建设号召,服务全国乡镇农村居民生活,全面解决乡镇信息闭塞问题,连接农村市场,实现全国性乡镇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开拓。
相对于农民用户,城市居民信息化的普及较早且全面,因此,在未来的数年中,我们将把以农民为代表的基层劳动者视为主要服务对象,针对这一群体提供更为便利、迅捷、精准的信息服务,施行就业帮扶等措施,以提升第一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惠及贫困群体,使其早日脱贫致富,共迈小康之路。
农村地区是中国数字化的最后一个堡垒,我们应该把过去十几年在城市中积累的经验和数据借鉴到农村数字化发展中,服务农村人口。随着很多互联网服务信息鸿沟的弥补,农村能够变得更宜居,很多人愿意住在农村。未来,农村能够协同发展一二三产业,有很好的互联网设施和各种服务的基础设施,实现信息的完全流通。
58集团成立12年以来,始终将“用户第一”放在首位,用户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服务,我们就把这个服务做好。我们一直希望58集团的存在,能够让中国的服务变得更好,帮助大家实现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