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红色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2018-05-30 11:45徐风爽
中文信息 2018年2期
关键词:保护现状利用

徐风爽

摘 要: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十分重视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韶关市现存有大量红色遗址,但是其保护和利用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总结归纳了韶关地区现存红色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利用建议,以便加强地方红色历史的研究,促进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红色遗址 现状 保护 利用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2-0-01

韶关这片红色土地上留下了许多红色印记,在许多重大的历史节点上,都有韶关的身影。总体而言,韶关的红色革命史可谓与中国革命史相伴始终。红色遗址是近代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有利于进一步继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有利于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还能够服务红色旅游,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韶关市红色遗址的保存和利用现状

通过韶关市博物馆2017年开展的红色军事文化调查发现,韶关市的红色遗址、遗迹有着以下三大特点:一是分布范围广,在韶关市三区七县均有分布;二是延续时间长,从1919年至今已有将近百年,且部分红色遗址原为清代府衙机构、村落建筑,存在时间达几百年;三是重要历史事件类及重要机构类别多。

1.保护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十分重视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韶关有一部分红色遗址得到了局部保护修缮。但是,韶关市境内部分红色遗址保存现状仍令人堪忧,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红色遗址没有明确的不可移动文物标识,导致对于红色遗址的区分不明确,周围群众也不知道遗址的具体情况。

二是大量遗址建筑主体残损,部分主体框架尚存,但外观及内部建构破损严重,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还有部分建筑仅余墙基或无存,更有甚至已经转作商铺、民居等他用,毫无红色遗址的痕迹。

三是红色遗址周边环境十分恶劣。此次调查中,许多遗址没有明确的建筑控制地带,与周边楼房等建筑距离过近,遗址周围布满杂草、垃圾,俨然一座废墟。

四是红色遗址的管理主体较为混乱,管理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管理机制。大部分红色遗址都处在偏远农村地区,真正进行管理的多为当地文化站或村委会。农村管理人员学历水平有限,对于文物保护、红色文化传播的认知也有限。

2.利用现状

红色遗址经过保护修缮之后,如何利用红色遗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革命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韶关市已充分认识到红色资源对于促进韶关市经济建设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在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做出许多重要部署。但是,韶关的红色资源的利用仍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陈列展览和讲解形式单一化,感染力和吸引力有待提高。部分纪念馆、陈列馆的文物、图片都比较单一,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大多变成一种强制性的教学参观任务。

二是旅游资源整合还有所欠缺,品牌不明确、游客兴趣不浓厚等问题困扰着旅游线路的设定。韶关的红色资源大部分都聚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资金不足、宣传不到位、开发程度不高都是制约其发展的问题。

红色遗址的利用效果好坏决定着红色资源能否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作为广东省重要的红色文化地之一,韶关必然要带头做好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二、红色遗址的保护建议

1.建立“红色档案系统”,将每一个红色遗址点做成可供检索的词条,介绍每个遗址的基本情况、现状照片、地址、路线图、全景图,做到对每一个遗址“心中有数”。同时方便党史研究人员和文博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2.根据红色遗址的格局、安全、环境和景观的需要,划出各等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按标准划分非建设地带、可保留平房地带、控制建筑高度地带等区域,从大环境上、整体上保护红色遗址。

3.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文物保护设计公司对部分重要的、亟需修缮的遗址进行现场拍照、测绘、考察,制作针对性的保护修缮的可行性报告,经由专家评估后,作出最终修缮保护规划设计方案并对建筑进行修缮。但必须注意的是红色文化遗产的修缮应遵守真实性原则和最少干预原则。

4.进一步明确管理和服务单位职责,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明确每一处红色遗址的管理单位,每个单位做到定时检查、及时汇报,以便随时了解红色遗址的保存情况,有利于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三、红色遗址的利用建议

根据红色遗址的性质和意义,可修建纪念馆等设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红色遗产的革命教科书作用。

1.准确提炼红色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广泛开展历史资料收集和藏品征集,深入挖掘红色遗址的红色历史,改变现状革命纪念馆陈列手段单一、藏品雷同的情况。建立红色历史陈列馆的原创性元素和标识系统,将建筑空间、文物、历史故事、场景有机结合起来,构筑属于韶关特有的“红色标志”。

2.打破省际壁垒,构建协同发展模式,设计规划红色旅游路线,提升线路上各遗址的知名度。

3.加强红色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并进行针对性教育。红色文化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红色文化的认识理解不同,儿童、少年、成年人、老年人,还有不同学历不同职务不同阅历的人,对于红色文化都有其特有的认知角度。

4.对于有红色遗产且偏远的农村地区,应大力加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教育,不仅进行红色教育,更要教会村民自己保护红色遗产,并保护好红色历史的见证人。对于部分红色建筑遗址,可以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建成图书阅览室、文化中心等机构,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并定期组织小型的红色文化宣讲,既可供人休息、阅读,又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结束语

从宏观上看,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不仅能加强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更能够直接地促进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创造出极为客观的经济价值。做好红色文化的保护则是开发红色文化的首要任务,避免因过于注重开发与发展,而失去了红色文化遗产的本质和内涵。同时,也要避免过度保护,从而无法展示其应有的历史价值;亦要避免过度开发,从而导致红色遗址失去原真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在保护好红色文化的同时,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大幅度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少科.红色遺址保护和利用的创新视野[J],江南论坛,2013.

[2]乔栋.吕梁地区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何乐,胡云.八一南昌起义遗址保护开发探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7.

猜你喜欢
保护现状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